减重是个永恒不衰的话题,导致体重增加的原因,祸首到底是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后简称“碳水”),数十年来也一直有争论,上世纪大家忌讳脂肪,近年来开始转向“惧”碳水了。网络上的路数也是一直在变,很多年前是什么七日瘦身汤、21天减肥法等比较极端的方法,前阵子是生酮饮食,近来又变成断糖低碳一类风格了。它们的逻辑是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迫使身体转而燃烧脂肪供能,以促进脂肪的分解。难道碳水真的是减重道理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吗?
壹.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碳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20%为目标。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为主,辅以适当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的饮食方案,是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一种特殊形式,开始是用来治疗严重癫痫的一种饮食,近年发展成4种主要模式,并将适用范围扩大肥胖等其它慢性病。网络上也有一些断糖、断碳的类似说法。
贰.
长期不吃碳水化合物的危害
国人传统的饮食模式,碳水化合物占据了半壁江山,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达到减少能量的摄入,确实能起到减重效果。但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物质,长期不(低)摄入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1.大脑思维、学习能力、记忆力及注意力下降;
2.心情变差,脾气一点就“爆”;
3.身体容易疲倦,没有精神,老想睡觉;
4. 皮肤变差,脱发,体力及抵抗力下降,肌肉丢失,肠道功能紊乱,月经出走;
5. 降低基础代谢,体重容易“反弹”;等等。
健康的“胖子”可以短期(不超过3-4月)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来减重(但极低碳、生酮饮食还是要谨慎)。孕妇、儿童、慢性病等特殊人群更需慎之又慎。
叁.
减重应如何选择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以分成单双糖、寡糖、复杂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单双糖主要来自砂糖、红糖、蜂蜜、含糖饮料等,它们容易吸收、升糖快,也容易过量摄入,不推荐简单糖摄入大于25g/天,减重人士应“断糖”。
寡糖是指含3-10个单糖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平常说的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益生元就属于此类,它们的热量(1-2kcal/g)更低(碳水化合物是4kcal/g),且具有益生元的调节肠道功能作用,对减重是有益处的,建议每日摄入3-10g。
剩下一大类是复杂碳水化合物,消化较慢,是提供能量及维持饱腹感的很重要的来源,精制米面类、全谷类、豆类、薯类等一大类都属于复杂碳水化合物。调节肠道、增强饱腹感、辅助调节血脂血糖的膳食纤维(推荐25-30g/天)也属于此类。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大脑、神经细胞、红细胞只能由葡萄糖供能,大脑每天至少需要100-150g的葡萄糖。其实,我们要控制的不是所有形式的碳水,而是精制碳水以及添加糖:
1. 控制总量,但不过分限制或戒断:
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天摄入200-300g,减重人群可适当降低至100-150g/天,最好不要低于100g/天,适当增加富含益生元、膳食纤维的食物。不摄入添加糖。
2. 合理选择:
✅ 优先选择: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豆类、薯类(带皮吃)、低糖水果(莓类、苹果)、含益生元(洋葱、菊苣、香蕉、酸奶、豆类)。
❌减少/避免摄入:精制糖(糖果、白糖、含糖饮料、蜂蜜、各种糖浆等)、精制谷物(白面包、白米饭、挂面等)。
3. 增加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
抗性淀粉:冷却的米饭、土豆、青香蕉(可降低热量吸收)。3-10g/天。
高纤维食物:奇亚籽、亚麻籽、西兰花、菌菇类。25-30g/天。
PS:抗性淀粉是什么?
抗性淀粉是一种不被小肠消化吸收、直接进入大肠发酵的淀粉,类似膳食纤维。隔夜/冷却的米饭、土豆、红薯、青香蕉、生燕麦、全谷物、豆类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总结
减重道路上不应该“不吃碳水”,而要吃对碳水!
- 不必完全戒碳水,但应选择优质碳水(全谷物、抗性淀粉、高纤维食物)。
- 控制添加糖和精制谷物。
- 结合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延长饱腹感,稳定代谢。
- 长期极低碳水可能有害,需谨慎!
希望大家在减重中,吃得健康、吃得科学,减重成功但不以健康为代价。
团队介绍
食养六君子团队是由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六位资深医师组成,旨在将传统中医精华、岭南煲汤文化、及现代营养学知识等相结合,与大家分享更多实用的食养知识。
郭丽娜
主任医师
何盈犀
主治医师
许欣筑
主治医师
林淑娴
主治医师
盛雯
医师
许素哗
医师
今日福利
周三
8:00-12:00
健康门诊——郭丽娜
(大德路总院)
增重、减重、肿瘤营养、术前术后营养、儿童及孕产营养、亚健康调理、慢性病营养治疗等
周四
8:30-12:00
营养门诊——郭丽娜
(大学城分院)
增重、减重、肿瘤营养、术前术后营养、儿童及孕产营养、亚健康调理、慢性病营养治疗等
周二
8:00-12:00
健康门诊——何盈犀
(大德路总院)
慢性病营养、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证调理
周五
8:30-12:00
健康门诊——盛雯
(大学城分院)
慢性病营养、亚健康、肿瘤营养及减重营养支持
聚说最营养
让我们在这里吃吃、喝喝
聊聊健康
撰稿:何盈犀
编辑:许素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