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赈的拼音是:shī zhèn。
施赈的注音是:ㄕㄓㄣˋ。结构是:施(左右结构)赈(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1.亦作'施振'。2.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基础解释是:亦作/'施振/'。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施振”。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引《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賑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同恶成羣,汲引姦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而不能散錙銖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穷俭焉。”《新华日报》1938.7.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7、网络解释是:施赈施赈,读音shīzhèn,汉语词语,意思是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8、汉语大词典是:亦作“施振”。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同恶成群,汲引奸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而不能散锱铢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穷俭焉。”《新华日报》1938.7.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
施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施赈详细内容】
1.亦作'施振'。2.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
二、基础解释
亦作/'施振/'。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
三、综合释义
亦作“施振”。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賑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同恶成羣,汲引姦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而不能散錙銖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穷俭焉。”《新华日报》1938.7.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
四、汉语大词典
亦作“施振”。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同恶成群,汲引奸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而不能散锱铢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穷俭焉。”《新华日报》1938.7.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
五、关于施赈的词语
六、关于施赈的造句
1、每个月,崔德祺都会到赈济现场,协助同善堂派米施赈,并告诉身边的亲友,越是在喜庆日子,贫苦人士越需要社会的关怀。
2、彭玉麟的外祖父是个好心人,看到饥民这么多,便在家门口架了几口大锅煮粥施赈。
3、响应者众多,共募得银元计三万三千元,汇回长乐施赈,深得民众赞颂。
4、多年来,缅甸华侨华人慈善会致力于社会福利和救济事业,经常拨款赞助缅甸妇女儿童保健会等,参加缅甸红十字会的施赈救助活动。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