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维修工作总结(3篇)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修工作总结

  本人在多年的工作中,根据变电所实际情况,发现各变电所的缺陷及整改之处,注意到有不少故障是各种低压电器经期使用其元件老化并缺乏经常性维护而产生的,维修电工工作总结。以下是通过本人在检修工作中的一些实例来说明低压电器的故障检修及要领。1 d/ q. ]+ i7 t1 a8 a

  一、常用电压电器故障的几个检修实例

  _ v( o3 h+ l6 w: q- m& ]# j1、电压断路器故障

  1 \" @/ v# b3i触头过热,可闻到配电控制柜有味道,经过检查是动触头没有完全插入静触头,触点压力不够,导致开关容量下降,引起触头过热。此时要调整操作机构,使动触头完全插入静触头。6 g_ d/ h0 s' n% h5 _

  通电时闪弧爆响,经检查是负载长期过重,触头松动接触不良所引起的。检修此故障一定要注意安全,严防电弧对人和设备的危害。检修完负载和触头后,先空载通电正常后,才能带负载检查运行情况,直至正常。此故障一定要注意用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0 \- `6 d# h& a) v v$ u! _8 w2 v1 k2、接触器的故障

  ; __ h4 ( j6 b热继电器“不”动作。这种故障通常是电流整定值偏大,以致过载很久仍不动作,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调整整定电流。

  ' a- q0 c, b. ?% p2g热继电器使用日久,应该定期校验它的动作可靠性。当热继电器动作脱扣时,应待双金属片冷却后再复位。按复位按钮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损坏操作机构。 $ i; l4e3 b- }

  二、常用电压电器的故障检修及其要领

  0 ]! w+ s_ s4 s; _+ o1 o凡有触点动作的电压电器主要由触点系统、电磁系统、灭孤装置三部分组成。也是检修中的重点。 ; s) _6y. `6 e; b1 c9 p) h

  1、触点的故障检修 y, _+ l; ~+ u/ c

  触点的故障一般有触点过热、熔焊等。触点过热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压力不够、表面氧化或不清洁和容量不够;触点熔焊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在闭合时产生较大电弧,及触点严重跳动所致。

  : ^0 u7 o_ f s检查触点表面氧化情况和有无污垢。触点有污垢,已用汽油清洗干净。

  / \6 y) k, p! c6 }- v! t' g8 i4 y2 k2i银触点的氧化层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在使用中还会还原成金属银,所以可不作修理。 7 f$ p2 y! g: v! d6 t, u, j! t

  铜质触点如有氧化层,可用油光锉锉平或用小刀轻轻地刮去其表面的氧化层。 / h0 s3 j& y_ k! o& g

  观察触点表面有无灼伤烧毛,铜触点烧毛可用油光锉或小刀整修毛,工作总结《维修电工工作总结》。整修触点表面不必过分光滑,不允许用砂布来整修,以免残留砂粒在触点闭合时嵌在触点上造成接触不良。但银触点烧毛可不必整修。

  : o' p0 g3 ~( b触点如有熔焊,应更换触点。若因触点容量不够而造成,更换时应选容量大一级的电器。

  # ~% ]$ o1 ]( \2 ? @3 t+`检查触点有无松动,如有应加以紧固,以防触点跳动。检查触点有无机械损伤使弹簧变形,造成触点压力不够。若有,应调整压力,使触点接触良好。触点压力的经验测量方法如下:初压力的测量,在支架和动触点之间放置一张纸条约0.1mm其宽度比触头宽些,纸条在弹簧作用下被压紧,这时用一手拉纸条.当纸条可拉出而且有力感时,可认为初压力比较合适.终压力的测量,将纸条夹在动、静触点之间,当触点在电器通电吸合后,用同样方法拉纸条。当纸条可拉出的,可认为终压力比较合适。对于大容量的电器,如100a以上当用同样方法拉纸条,当纸条拉出时有撕裂现象可认为初、终压力比较合适。

  0 z9 }8 u$ i% l. o& z#}以上触点压力的测量方在多次修理试验中效果不错。都能正常进行,如测量压力值不能经过调整弹簧恢复时,必须更换弹簧或触点。 2 u! a3 _4 s/ l( j;i8 l+ o% o

  2、电磁系统的故障检修 ; w: f8 r7 c7 d

  由于动、静铁心的端面接触不良或铁心歪斜、短路环损坏、电压太低等,都会使衔铁噪声大,甚至线圈过热或烧毁。 y_ c, j8 s) d. f" ___

  (1)衔铁噪声大。修理时、应拆下线圈,检查、静铁心之间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在无油污。若不平整应锉平或磨平;如有油污要用汽油进行清洗。

  9 c/ |! t- j5 w# c若动铁心歪斜或松动,应加以校正或紧固。 $ f9 n" m2 w( q& y/ n$ i, t1w

  检查短路环有无断裂,如断裂应按原尺寸用铜板制好换止,或将粗铜丝敲打成方截面,按原尺寸做好装上。 7 \# q4 t" w: a8 d3 d

  (2)电磁线圈断电后衔铁不立即释放。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运动部分被卡住; : v5 q. g. c1 f8 e3 k+ w% q( i

  铁心气隙大小,剩磁太大;弹簧疲劳变形,弹力不够和铁心接触面有油污。可通过拆卸后整修,使铁心中柱端面与底端面间留有0.02—0.03mm的气隙,或更换弹簧。& `6 r+ e5 q+ l

  (3)线圈故障检修。线圈的主要故障 是由于所通过的电流过大,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 q3 j' y: t2 g! w0 c7 m

  这类故障通常是由于线圈 绝缘损坏、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心接触不紧密,也都能使线圈电流过大,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6 e4 p$ @! }3 n2 r$ n! k5g线圈若因短路烧毁,均应重绕时可以从烧坏的线圈中测得导线线径和匝数。也可从铭牌或手册上查出线圈的线径和匝数。按铁心中柱截面制作线模,线圈绕好后先放在105——110℃

  # v: }: j1 @4 n' p6 ^- s3 ~3 l6c的烘箱中3小时,冷却至60-70℃浸1010沥青漆,也可以用其他绝缘漆。滴尽余漆后在温度为110——120℃的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常温后即可使用。

  , i6 ~( y; u2 o5 c. m& v& _9 z3p如果线圈短路的匝数不多。短路点又在接近线圈的用头处,其余部分完好,应正即切断电源,以免线圈被烧毁。 _ v$ o3 t6 t4 \_ @: m6 `

  若线圈通电后无振动力学噪声,要检查线圈引出线连接处又无脱落,用万用表检查线圈是否断线或烧毁;通电后如有振动和噪声,应检查活动部分是否被卡住,静、动铁心之间是否有导物,电源电压是否过低。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

  p$ \- c9 f5 k3、灭火装置的检修 : 8 c( |: i_e本人84年参加工作,04年调入运行班以来,先后参加了9个110kv变电所的投产及验收工作和多座的35kv变电所投产工作,以上为本人的工作总结。

维修工作总结

  自20xx年12月31日工作以来,在投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后,我也开始了新的工作――设备故障预处理。我认真完成工作,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工作能力逐步提高。

  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时,为了更快的掌握液体包装设备的维修技巧,向车间职工及车间领导学习,为了确保旺季设备的正常运转,为了能够及时的掌握设备的性能及知识,摸排设备的学习资料,为将来旺季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及时快速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是一边学习一边维修,又做了一些工作上的总结。

  包括设备的熟悉程度和维修技能上的改进,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在淡季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保养,包括对设备的运转出加注润滑油,对轴承清洗,对存在问题的轴承进行更换,长期存在问题及时根除,清理设备内部的油污,检查线路,更换坏掉螺丝等,这些工作使自己更加熟练掌握的设备的性能,通过对设备的全面维护,对包装设备有了更深的的了解,使自己对设备有了更加感官上的认识。

  喷码机厂家来维修,使自己学习到了更多的有关喷码机的维修知识,更加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为了确保每一个设备的及时正常使用,使每一位职工在同样的时间里工作的效率更高,我努力学习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能够胜任新的工作,此外由于刚到新的工作环境,无论从维修能力,还是从思想上都存在许多的不足。在这些方面我都得到了部门领导及本部门的老员工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使我在工作能力提高,方向明确,态度端正。从而,对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维修工作总结

  转眼20_年已经到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各位领导及师傅们的大力支持下,轻松的度过了精彩的一年,在经历了很多难忘的事情后,让我也变得比以前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回顾过去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在思想上,一方面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在领导的细心指导和各位老师傅的热情帮助下,有计划的进行着理论知识和车工技术的学习。认真做好分内工作。

  2、在工作上,能遵章守纪、踏实肯干,塑造自身形象始终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团结协作,切实增强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使自身能力全面提高。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华友的一名仪表车工在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的同时,在努力补充相关车工的知识从识图到加工,每一个微小的步骤我都仔细斟酌,选择精快好省的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遇到不会或不懂的时候我就虚心的像老师傅请教,直到弄清弄懂为止。

  3.在安全上,要给自己挂上一个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生命无价、安全为天”安全是职工最大的幸福,高高兴兴上岗,平平安安回家。回首过去,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但也还有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有所欠缺,成长的还比较慢,离领导的期望还有差距,自身综合素质还需要更进一步提高。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