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新机场环评报告第二版(最新)

来源:小奈知识网


附件

成都新机场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评价单位: (简本)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五年九月

项目地理位置图 简 阳 市

拟建成都新机场

2

简阳市

3

目 录

地理位置图 工程与外环境关系图

一、建设项目概况 .............................................................................................................. 1 (一)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 1 (二)工程建设方案 ....................................................................................................... 1 (三)方案比选及建设项目符合性分析 ..................................................................... 12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18 (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 18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20 (三)评价范围内环境质量现状 ................................................................................. 20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22 (一)工程分析............................................................................................................. 22 (二)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 25 (三)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 25 (四)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 29 (五)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 29 (六)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 29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30

4

一、建设项目概况

(一)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地理位置

成都新机场场址位于四川省简阳市石板凳镇、草池镇和芦葭镇之间。场址距离成都市天府广场约50km,距简阳市约15km,距资阳市约25km。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

2、项目背景

2015 年1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建设成都新机场。项目建设对打造航空枢纽、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业主单位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成都新机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工程建设方案

项目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飞机起降量34万架次的目标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F。本期工程建设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航空公司基地等。其中供油工程另行委托环评。

1、机场工程

机场工程主要包括跑道及滑行系统,航站楼、站坪、货运站及其其它配套设施。主要建设内容介绍如下。

(1)飞行区工程

本期建设西一、东一、北一三条跑道:其中西一跑道长度为4000 米,等级4F;东一跑道长度3200 米,等级4E;北一跑道长度3800 米,等级4E。西一、东一跑道主降方向为Ⅲ类精密进近,次降方向为Ⅰ类精密进近。与跑道建设等级相适应,本期滑行道系统东区(东一跑道和北一跑道的滑行道系统)等级为4E、西区(西一跑道的滑行道系统)等级为4F。建设东一、西一跑道之间

1

中部和北部两组垂直联络滑行道,其中南侧位于中央航站区中部的垂直滑行道为等级4F,北部垂直滑行道等级为4E。共设置13 条平行滑行道、14 条快速出口滑行道以及4 组联络滑行道;防吹坪360m;机坪机位202 个;道桥7 处3759m;围场路31.3km;综合管线廊道6140m,以及防吹篱、围界89878m 等。

本期飞行区平面示意图

(2)航站区工程

航站区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4000 万人次,包括旅客航站楼(建筑总面积60万㎡)、特种车库、停车场、停车楼、综合换乘中心、道桥7014m、旅客捷运系统1.5km。

本期建设靠近成都市区的北航站区2 座单元式航站楼。T1 航站楼建筑面积31.8 万平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T2 航站楼建筑面积27.65 万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T1 为国际和部分国内航站楼,满足本期2025 年1800 万人次旅客需求(1200 万人次国际旅客、600 万人次国内旅客)。T2 为纯国内航站楼,满足2200 万人次需求。T1 航站楼国际位于中指廊、北指廊,国内位

2

于南指廊。T1、T2 航站楼的国内旅客指廊通过连廊联系成一个整体,便于运营中国内、国际的灵活调配。

本期航站区方案示意图

(3)货运区工程

货运区主要包括航空货运站及配套用房,货代仓储区的国际海关监管仓库及货运综合配套区内的货运综合配套用房等。本期新建西一跑道北端头12 个货机位、货运站及相应生产服务设施、空侧1号下穿通道,远期沿西一跑道沿线向南发展。机场货运总建筑面积约6.5 万㎡。

3

本期货运区方案示意图

(4)维修区工程

本期主要设施包括用于航线维修的航材库、工具间、附件维修间及业务用房等。本期机场机务维修设施总面积3500 ㎡。

结合机务维修需求,需在机务维修区建设维修机坪/试车坪,设置专门飞机试车机位、飞机清洗机位、隔离机位,并能按规范满足未来最大机型航空器的需要。

在缓压机位区北侧规划本期工程维修区,新建2 个试车机位、4个清洗机位,其他维修机坪与缓压机位调配使用。建设相应维修机库、配套区。机务维修区由东向西延北一跑道方向发展,满足机场代理及基地航空公司机务维修需求。

(5)净空处理区

净空区包括处理净空障碍物限制面内28 个主要障碍物,涉及面积39hm²。 (6)场内公用配套设施工程 ○1供水

新机场供水水源取自机场附近规划的三岔水厂及简阳水厂,两水厂距机场距离均约18Km。场外供水管线由地方政府配套建设。机场用地范围的西区建设一座供水站,以提供机场本期用地范围内的生产生活用水及陆侧区域的消防

4

用水。新机场在陆侧和空侧分别设有生活、生产及消防合一的环状供水管网,管网敷设以远期用水量为依据,本期建设考虑敷设两根DN900的给水总管,场内给水干线管网的规格为DN300~DN900。场内供水管网图如下图。

机场本期供水管网及消防管网规划图

○2供电工程

成都新机场110KV供电电源为三路,其中两路引自220KV 三岔站,线路路径总长约13公里,其中架空4 公里、电缆9 公里;一路引自220KV 棉丰站,线路路径总长约9 公里,其中架空2 公里、电缆7 公里。拟在机场北区建设1 座110/10kV 中心变电站,命名为1#中心变电站。由1#110/10KV中心变电站引出的10kV 电缆尽量沿场区内部综合管廊敷设,或以电缆沟、排管方式敷设。

○3供冷供热工程

场区内由机场为主体建设并运营两座集中供冷供热站,分别为1#供冷供热站、2#供冷供热站。1#供冷供热站采用三联供+燃气锅炉+水蓄冷方案,2#供冷供热站采用燃气锅炉+水蓄冷方案。

1#供冷供热站服务对象为航站楼(60 万平方米)、楼前综合换乘中心(8万平方米)、旅客过夜用房1(5.8 万平方米)、旅客过夜用房2(6 万平方米),服务面积共79.8 万平方米,夏季冷负荷110800kW,冬季热负荷60900kW;2#

5

供冷供热站服务对象为机场综合办公楼(34785 平方米)、机场运行公司办公楼(34780 平方米)、机场轮班宿舍(37800 平方米)、机场单身宿舍(42000 平方米)机场员工培训中心(32000 平方米)及生活服务中心(7000平方米)、职工食堂(15000 平方米)、急救中心及机场医院(10000平方米),合计服务面积21.3 万平方米,夏季冷负荷25700kW,冬季热负荷13900kW。本期场区内两个供冷供热站与服务对象间的管道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管材选用预制直埋保温管道,场区内供冷供热外线总长度约8 公里。

场内其他单体面积较大建筑或相对集中的同一驻场单位建筑(如空管小区内等)可自建供冷供热站,机场提供相关电力及燃气供应。场区内其他建筑面积较小的单体建筑可根据负荷特性采用分体空调、多联机空调或风冷冷水(热泵)机组等形式独立解决供冷供热需求。

○4供气工程

新机场拟选玉成乡斑竹村的中石油玉成清管站作为机场气源,从玉成清管站至机场敷设一条高压燃气专线至机场高中压调压站,高中压调压站设两组调压能力为35000Nm³/h 的调压设备,互为备用。为提高机场燃气保障能力,场区内中压燃气主干线按环线敷设,主要用气点或用气单位相对集中的位置设中低压调压站,燃气管线总长度约35 公里。在场区内设一座LNG 站,燃气储量为70000Nm³,当机场主气源发生故障时可作为应急备用气源向机场管网反向输气。

(7)雨污处理工程 ○1雨水处理

根据场外水系情况、场区地势及各地块分布情况,将机场本用地范围划分成七个排水分区:其中N1 及E1 排水分区采用蓄排模式进行排放;其余排水分区本期直排模式,排水区域划分详见下图。机场雨水管线随路敷设,沿路布置雨水口,雨水口间距30~40m,雨水管网最小管径DN300。雨水口为偏沟式,根据道路及道路红线宽度采用单箅和双箅两种形式。各地块内均预留雨水检查井,方便地块内雨水系统的接入。

6

机场本期排水区域划分图

○2污水工程

在机场西北角设置一座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场内各区域的污水,处理后的出水除用作再生水水源外,其余部分排至绛溪河,出水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 排放标准。

本期建设考虑敷设一根DN1000 的排污总管。场内排污干线管网的规格为DN300~DN900。为避免污水管道铺设距离长导致下游管道埋深过深,在沿途设置三座污水提升泵站,减小管道埋深。污水管网布置图见下图。

7

机场本期污水管网规划图

再生水处理设施设于污水处理厂内,根据机场内用户使用要求,再生水系统处理出水水质需要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GB18920-2002)中规定的标准,机场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再生水系统水源。再生水管道管道规格为DN300~DN900,管材采用优质给水塑料管。沿规划道路敷设环状管网,位置偏远区域可敷设为支状,在垂直联络道处预留2个DN500 的管道接口,为远期南区用户供应再生水。再生水管网图见下图。

8

机场再生水管网规划图

○3航空粪便处理

机上粪便需经药消后才可排入污水处理厂,本期建设考虑在机场站坪附近设2 座航空粪便接纳点。航空粪便处理点内设有消毒及冲洗设备,机上粪便经投药消毒后排入场内室外污水管网。

○4污物处理工程

生活及厨余垃圾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回收后,由垃圾车装车运往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处理,再由垃圾运输车送至简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机场产生的医疗垃圾及疫区航空垃圾可送至三岔湖区域垃圾焚烧厂处理。

2、空管工程

空管工程主要建设塔台、空管用房,以及通讯、导航、监视、气象等设施。同步建设成都终端管制中心。

1本场空管工程 ○

本场空管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塔台与航管工程、空管运行保障辅助视频系统工程、气象工程、通信工程、导航工程、监视工程、VHF地空通信遥控台工程。

2成都终端管制中心 ○

9

成都终端管制中心选址在三岔镇万福村。该场址位于成都双流机场、成都区管中心及成都新机场中间位置,距离新机场约8公里。项目定员502人。

成都终端管制中心地理位置示意图

成都终端管制中心工程本期建设内容包括航管工程、终端区运行辅助视频系统工程、通信工程、VHF遥控台工程、终端区土建配套工程等。土建工程总建设规模28150㎡,拟建设管制主楼,后勤保障用房,值班宿舍,动力中心,人防工程,污水处理站,垃圾站,门卫,围墙以及室外工程(园林绿化,地下管线,停车场,天线安装场地,VHF安装场地,道路广场)等,28150㎡中含地下建筑面积1300㎡,停车位200㎡(含地下),绿地面积约87300㎡,道路及广场面积26500㎡。

3、航空公司基地

包括中国国航西南分公司基地、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基地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基地、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航空公司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货运站及附属设施、机务维修工程、航空配餐工程、生产辅助用房等布置在工作区和货运区,布置在工作区和货运区。

○1国航基地

10

国航近期在成都新机场将投放飞机85 架,驻场各类工作人员共计约9926 人。机场红线内设施设施为国航运营紧密相关的设施,近期总建筑面积约56.07 万㎡(其中地上面积46.54 万㎡,地下面积9.52 万㎡),总占地面积74.70 公顷(约1120 亩),其中维修机坪及试车坪用地211 亩。机场红线外设施为国航生活区及临空产业用地。

○2川航基地

2025 年川航成都新机场旅客吞吐量16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8 万吨,飞机起降12.5 万架次。基地近期满足公司76 架客机停放及相关需求。近期总建筑面积约62.12 万㎡(其中地上面积54.03 万㎡,地下面积8.09 万㎡),总占地面积73.35 公顷(约1100 亩),其中维修机坪及试车坪用地(暂列)204 亩。

○3东航基地

2025 年东航成都新机场将投入飞机运力49 架。全服务航空公司达到年旅客吞吐量8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2 万吨,飞机起降6.8 万架次。低成本运力20 架,低成本航空公司达到年旅客吞吐量5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7 万吨。近期基地总建筑面积约25.0 万㎡(其中地下面积4 万㎡),总占地面积28 公顷(约420 亩,其中,飞行区机坪用地50 亩)。

○4祥鹏基地

成都新机场祥鹏航空基地近期规划建设目标年为2025 年,以海航集团为保障目标。根据初步估算和祥鹏航空发展规划,未来新机场将成为祥鹏航空发展的重心,预计2025 年海航集团成都新机场将投入飞机运力24架,达到年旅客吞吐量48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 万吨,飞机起降3.7 万架次。近期工程场内设施总建筑面积14.54 万㎡(其中地下面积1.92 万㎡),总占地面积16.31 公顷(约245 亩,其中,飞行区机坪用地37.5 亩)。

5、征地及土石方工程

新机场本期用地总面积约2107.84 h㎡。配套空管工程(含终端管制中心及场外台站)占地面积共13.3h㎡。本期机场工程用地拆迁涉及芦葭镇、草池镇、石板凳镇,共3 个乡镇21 个村117 个社。涉及拆迁农户约6023 户、拆迁人口约20474 人、拆迁农房面积约126.46 万㎡。本期机场工程用地按土地用途分类包含农用地25382 亩、建设用地2743 亩、未利用地111.75 亩。按耕地、非耕地分类包括耕地20669 亩、非耕地7567.75 亩,共计28236.75 亩。

11

本项目挖方总量10573.65 万m3(含剥离表土518.95万m3),填方总量10710.33 万m3(含表土回覆518.95 万m3),借方总量136.68万m3(借自场外配套供油工程)。土石方总量平衡。

8、项目总投资及建设进度

项目总投资731.02万元,其中机场工程531.14亿元、空管工程29.23亿元、国航基地建设工程60.85亿元、川航基地工程69.46亿元、东航基地工程24.49亿元、祥鹏航空基地工程15.85亿元。

成都新机场本期建设工程计划2015年试验段开工,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

(三)方案比选及建设项目符合性分析 1、场址方案比选

成都新机场选址最早始于2011年,受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承担了成都新机场选址工作。

选址单位通过对根据双流县境内籍田场址、广汉市境内广汉场址、中江县境内永兴场址、金堂县与简阳市境内平桥场址、简阳市境内芦葭场址等5 个初选场址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将芦葭场址和平桥场址作为预选场址。然后,对两个场址在技术经济、工程条件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比选,推荐将芦葭场址作为成都新机场的首选场址。

环评阶段,对芦葭场址与平桥场址进行环境比选,如下表所示。

成都新机场预选场址环境条件比选表

序号 项目 芦葭场址 场址处于简阳市以南农村地区,周边分布村庄较多,机场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分布有较多声环境敏感点,共包括538个村庄。 距场址最近城市为简阳市城区,场址位于简阳市区西南方向,跑道北端距简阳市区边界直线距离约7公里。主起飞航迹穿越简阳城区。预可研和可研阶段,设置了侧向跑道,大大分流了起飞经过简阳城区上空的飞行量。 12

平桥场址 场址处于简阳市以北农村地区。敏感点分布情况与芦葭场址相似,具体数量未调查。 距场址最近城市为简阳市城区,场址位于简阳市区东北方向,跑道南端距简阳市区边界直线距离约19公里,参考推荐场址飞行程序,主起飞航迹不经过城市上空。主降航迹穿越城市上空。 敏感点分布 1 声环境 与简阳城区关系

场址周边尚未城市化,多为农农业影响 田和村落分布。 场址及周边用地以农田为主,人类活动和干扰比较频繁,野生动物种类较少,场址所处区域区不属于四川地区的主要鸟类迁徙通道。 场址及周边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无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生态敏感区 园。,无国家、省保护的珍稀植物分布和名木古树集中分布。 3 4 地表水影响 地下水影响 机场自行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水量大,需深度处理后外排。 机场场址不占用水源保护区,对区域地下水影响较小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源为飞机尾气、汽车尾气等,机场由于吞吐量较大,将对区域环境空气造成一定影响。 各类固体废物均依托市政垃圾处理 同芦葭场址 同芦葭场址 同芦葭场址 同芦葭场址 对鸟类影响 2 生态影响 同芦葭场址 5 环境空气 同芦葭场址 6 固废处理 同芦葭场址 根据两个场址环境条件的比选结果,芦葭场址与平桥场址在地表水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固废影响以及声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方面,条件相当。在选址阶段,芦葭场址与平桥场址均存在航线以较低高度飞越城市上空等问题。预可研与可研阶段,由于芦葭场址对跑道构型进行了优化,设置了侧向跑道,大大减少了飞机飞越简阳城市上空的飞行量。因此,从环境角度综合比选分析,两场址环境条件基本相当。

2、场址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提出“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机衔接,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专栏7交通建设重点中明确指出“建设北京新机场,扩建广州、南京、长沙、海口哈尔滨、南宁、兰州、银川等机场,新建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研究建设成都、青岛、厦门等新机场。加快新一代空管系统建设”。成都新机场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13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简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简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进一步优化结构,改善布局,提高效益,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增强长远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努力建设高速公路大通道网络,中通道网络,旅游公路网络和农村小微通道网络,建成功能齐备,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公路运输场站网络,争取布局一个机场(成都第二机场),实施沱电枢纽建设,船闸改(扩)建,航道整治等体系,逐步将我市由交通节点型城市向交通枢纽型城市转变。”该纲要“第七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航空、水运和站点中提出“争取成都第二机场落地我市,填补我市航空交通的空白”。成都新机场建设符合简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民航“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运输机场是国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机场布局,加快机场建设,完善和提高机场保障能力。重点是缓解大型机场同容量饱和问题……”。

“全面落实《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实施枢纽战略,满足综合交通一体化需求。……西南机场群:强化成都、重庆、昆明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加快培育昆明机场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服务于云南桥头堡发展需要”。成都新机场的建设将大力提升区域枢纽功能,新机场的建设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4)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末,基本贯通国家《中长期综合交通网规划》“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四川段部分,加快融入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综合交通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畅通周边省市,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经济区的快捷运输通道,建成覆盖全省主要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主、次枢纽及重要节点城市枢纽功能明显增强,衔接顺畅、转换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开始显现,提供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基本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民航:新增支线

14

机场3个,国际航线22条以上,开工建设成都新机场,基本形成以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为中心,干支结合的民用机场布局网络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省际、国内干线和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成都新机场的建设符合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5) 简阳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

简阳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提出:以航空运输、高速公路、铁路、水运为研究重点,对简阳市综合交通体系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管理,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的合理布局,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成都第二国际机场给简阳市交通运输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成都第二国际机场落户简阳,将弥补简阳境内无航空运输体系的缺陷,从而使简阳市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水、陆、空、铁“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展现简阳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拉动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重要项目包括成都新机场高速、江阳新机场快线、贾家机场快速通道、资三快速通道机场段等相应机场线路。

由上述内容及规划图可知,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已布置了新机场位置,成都新机场的建设是简阳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的重点规划项目,同时围绕机场的建设,配套了相应的公路、轨道交通线路等。因此,新机场的建设符合简阳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

15

简阳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6)城市及周边区域总体规划

《简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前正在修编中,最新方案确定简阳市为五个组团(详见下图)。

中心城区:在现有基础上分别向西联系贾家、向南联系航空新城、向北联系龙简新城发展;

航空新城:以机场为核心,向北发展联系城区,在机场以南沿资三发展轴线向东西发展,并在东南部形成工业园区;

龙简新城:以养马和石盘为核心,向西和向南发展;

三岔新城:在三岔湖东西两岸形成两大片区,向北和向东发展; 贾家工业小城镇;沿318国道两侧发展。

16

简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最新方案)

由上图可知,新的简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已将机场纳入至城市总体规划中。 (7)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根据《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其规划目标为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保障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强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统筹管理城乡建设用地,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推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由土地利用规划图可知,土地利用规划中尚未规划机场位置。

17

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民航十二五规划,符合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简阳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简阳市正组织力量对简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成都新机场将纳入新的简阳市城市总规及土地利用规划。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与地质

简阳市处于大地构造四川东部地台区,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四川

18

沉降褶皱带中部偏西的川中褶皱带内,构造形迹展布方向为北偏东向属于龙泉山断褶带和威远辐射状构造特征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形态单一。

机场场地内以浅丘宽谷地貌为主,地势总体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场地高程大部分在420-470m之间米,相对高差在50 米以内,地形起伏不大,丘坡圆缓,缓坡地带多为旱地及荒坡,自然坡度10°~30°,植被茂密。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泥岩出露处形成缓坡,砂岩出露处常形成陡坎或陡崖。丘间槽谷宽缓平坦,多为荒地、耕地、农田、鱼塘等,人工灌溉渠纵横交错,村庄遍布,人烟密集。 (2)水文

周围水网密集,汇水方向大致延场址中部分别汇入东西两个方向,最终汇入南侧的沱江。场址地形成马鞍形,由龙泉山余脉延续此处,从场址外侧西北绕至场址东北向西南穿行而过,最终延续至沱江一级支流绛溪河。

场址所处地层均系“红层”(砂、泥岩)。场地范围内地下水总体较贫乏,根据含水介质类型主要分为裂隙水及层间裂隙水分布。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由于本区岩土的渗透能力不高,尽管降水比较丰富,大部分还是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流走了,直接获得大气降水的补给量是很少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微。

(3)气候与气象

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7℃,年均降雨量882.9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250.9小时,年均无霜期300天。

据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福田站)观测时段数据,小于3 米/秒的风占全年风速频率的 90.54%,3~5 米/秒的风占全年风速频率的 7.96%,5~7米/秒的风占全年风速频率的 1.09%,大于 7 米/秒的风仅占全年风速频率的 0.41%。

2、社会环境概况

成都现辖9 区4 市(县级市)6 县,全市面积12390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681 平方公里。根据《2014 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常住人口1442.8 万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56.6 亿元。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891.0亿元。

成都目前拥有双流国际机场。2014 年,成都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767.5 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4.5 万吨、年飞机起降量27.0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排名中列第5 位,货邮吞吐量列第5 位,飞行架次数量列第6

19

位。

简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素有“天府雄州”、“蜀都东来第一州”之美誉,东邻乐至县,南接资阳市雁江区,西连双流县和仁寿县,北倚成都市龙泉驿区和金堂县。全市面积2215平方公里,辖55个乡(镇)、841个村(居),总人口148万。简阳市距成都48公里,距重庆280公里,是接受成都向东向南扩展辐射的第一县(市)。未来几年,简阳将全面建成“四纵两横”高速公路、“四纵一横”高速铁路、“八纵七横”快速通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全面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特别是成都新机场建设,将为简阳带来格局性、革命性、历史性的变化,进一步奠定简阳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和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具体划分如下表: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 声环境 评价范围 沿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不低于12.0km,距主要航迹线两侧各2.5km,同时满足覆盖近期飞机噪声LWECPN70分贝以上区域。施工期噪声:施工场界及周边声敏感目标。 生态环境 项目永久用地周际外延5km范围内、临时用地。 环境空气 以机场规划中心点为圆心,半径为的25km区域。 地表水环境 机场周围河流。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项目建设、运营阶段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 (三)评价范围内环境质量现状 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评价区现状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人工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及河流生态系统。评价区现状以耕地为主,占评价区面积的55%,其次为林地、住宅用地。评价区植被类型按照功能用途划分主要包括: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灌草丛、农作物等,各植被类型中以农田栽培植被分布最广,评价区内没有发现自然生长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调查期间观察到的鸟类共计73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雀鹰),省重点保

20

护鸟类3种,为小鸊鷉、鹰鹃、普通鸬鹚。由于评价区以农田为主,人类活动和干扰比较频繁,其它野生动物种类较少,评价区不属于主要鸟类迁徙通道。土壤侵蚀现状以中度水力侵蚀为主。

2、声环境现状评价

评价范围内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的要求。

3、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场址附近水系主要有沱江、绛溪河、毛家河、望水河、永宁河、石板河,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沱江、降溪河、毛家河3个监测断面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石板河、永宁河、望水河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主要超标污染物为 CODCr、BOD5、 氨氮,超标原因主要为河流受上游场镇污染影响较大。

4、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评价区地下水主要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Q地层粉土与砂泥砾石层,裂隙水主要存在于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2中的砂岩、粉砂岩夹层。区域上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三岔湖,地下水总体上由中部分水岭向四周运移,由零星分布的地表水库、堰塘向沟谷处运移,排泄基准面为绛溪河、磉礅河、举人河等几条深切河流。

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地下水源地,但场区内及场区附近村民利用地下水情况较为普遍,主要采用打井取水的形式。

5、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表明,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

SO2、NO2、CO、TSP、PM10、PM2.5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小时平均浓度满足参考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2.0毫克/立方米要求,TVOC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满足《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0.60毫克/立方米限值要求。

21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一)工程分析

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工程永久占地使原有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施工过程中,土方填挖、施工机械、车辆和人员的活动等,对占地区原有地表植被、土壤及动物会造成扰动。同时地基处理、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使原有土壤结构发生改变,破坏原有植被,对土壤带来破坏和扰动,引起生物量损失和水土流失。

(2)施工噪声 ①施工机械噪声

机场建设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场地平整、建筑物基础施工噪声。经过有关施工现场调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场道施工时的主要机械噪声状况列于下表。由表可以看出,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冲击式打桩机,距离5m时噪声级达112 dB(A),50m处达到92 dB(A)。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 单位:dB(A)

设备 距离(5m) 设备 距离(5m) 轮式装载机 90 平地机 90 推土机 86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84 混凝土振捣机 84 冲击式钻井机 87 冲击式打桩机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泵 112 91 85 ②运输车辆噪声 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大型货运卡车及混凝土运输车,噪声可达87 dB(A)(测点距车行线7.5m,下同),自卸卡车在装卸石料等建筑材料时,噪声可达90dB(A)以上。

(3)施工扬尘及汽车尾气

施工期空气污染包括土石方挖运中产生的粉尘,车辆行驶中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以及各种燃烧烟尘等。施工废气主要产生于土石方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处,其中以车辆行驶引起的道路扬尘为主,占总扬尘的60%,污染因子为TSP。当持续高温、干燥、路况较差且车辆通过时,在行车道两侧扬尘的TSP浓度短期内可达8~10mg/m3。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会产生燃油废气

22

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CO、NO2和CmHn。

(4)施工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生产废水主要由于施工扰动,地表裸露,雨水冲刷等产生的高浊度含泥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各施工营地,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主要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场内施工区污水产生量72t/d,场外施工区4.8t/d。

(5)施工垃圾

施工垃圾包括建筑拆除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总量约为113.81万t,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3t/d。

2、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运营期根据飞行量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核算。运营期主要是飞机起降、滑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当地居民及文教卫生设施的影响。

1、噪声污染源

运营期主要噪声源来自机场场区飞机噪声以及场区各种机械设备噪声等。 ① 飞机噪声

机场主要机型性能及噪声值列于下表,其中噪声值依据FAA36部及ICAO附件16规定的方法测得的结果。

成都新机场主要机型性能及噪声值

发动机 飞机类别 飞机 型号 型号 ERJ145 B CRJ D328 A319 C A320

噪声值* 数量 起飞 降落 起飞全重 阶段 起飞/侧向/进场 83.7/84.2/92.6 89/94/98 距离 距离 (Kg) 1700 1300 19000 3 3 3 3 3 AE3007A CF34-3B1 PW119B CFM56-5A5 V2500.A1 2 2 2 2 2 1920 1480 24040 76.5/89.8/92.1 1292 1304 13990 87.5/93.1/94.8 84.0/93.0/96.6 23

2680 1960 1470 1490 75500 73500

发动机 飞机类别 飞机 型号 型号 A321 B738 A310 A300 D B763 B757 B767 A330 E A343 B747 B777 F CFM56-5B3 CFM56-7B CF6-80A3/JT9D- CF6-50A PW4056 PW2000 CF6-80 CF6-80 CFM56-5C2 RB211-524G PW4000 数量 2 2 2 2 2 2 2 2 4 4 2 4 4 噪声值* 起飞 降落 起飞全重 阶段 起飞/侧向/进场 89.8/97.5/96.6 88.6/92.1/96.5 91.2/96.3/98.6 92.2/97.7/101.7 84.0/95.0/95.2 87.1/95.9/101.6 89.9/96.5/96.8 95.0/94.7/97.2 距离 距离 (Kg) 2280 2256 2408 2270 2728 1798 2556 2865 1540 1600 83000 70535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1479 150000 1536 186880 2707 123600 1675 136080 - - 217000 271000 99.7/98.3/103.8 3383 2072 362875 85.2/95.5/98.9 94.3/95.3/98.0 2075 / - 1585 247210 / - 439985 569000 B747-8 GEnx-2B67 A380 GP7270 *美国联邦民航局制订的噪声适航条例所规定的起飞、侧向和进场噪声测量点的噪声值。

(2)场内固定设施噪声

机场及配套工程各种生产设备如制冷机组、供水泵、鼓风机、通风机、电动机等运行时产生噪声,高噪声设备噪声可以达到100~110 dB(A),如制冷机组、鼓风机等,有一部分泵类的噪声可以达到90~100 dB(A),大部分设备噪声在70~80 dB(A)。

2、大气污染源

机场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飞机尾气、场内车辆运行尾气、锅炉烟气、食堂油烟、加油设施燃料油挥发的无组织排放废气。成都新机场排放的SO2、

24

CO、非甲烷总烃、NOx、VOC、PM10、PM2.5分别为92.623、1209.917、136.269、1506.116、137.702、22.779、22.454t/a。

3、水污染源

机场建成后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机场航站楼及各生产办公区,生产废水包括机场配餐区产生的餐饮、食堂含油污水、急救及医疗区医疗废水。污水排放量16105.5t/a。

4、固体废物

机场场内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航空垃圾,生活垃圾,维修区的废污油与含油废物、喷漆固废,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以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蓄电池、废变压器油等固体废物。运营期产生生活垃圾21284t/a,航站楼垃圾8000t/a,航空垃圾12250t/a(含疫区垃圾3000t/a),配餐中心垃圾511t/a,污泥2600t/a,各类危险废物约120t/a,另有成都终端管制中心生活垃圾130t/a。

5、生态环境

运营期主要生态影响为机场飞机飞行活动对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影响。项目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机场占地区自然植被较少,机场建设将造成51914 t的植物生物量损失。

6、电磁环境

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空管监视系统、天气雷达、导航设施。 (二)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声环境 地表水 地下水 空气环境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范围内的居民、文教卫生建筑。 绛溪河、毛家河、望水河、永宁河、石板河、沱江等新机场周围的水体为。 评价范围内地下水水质,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村庄、学校、医院等。 生态保护目标主要包括生态评价范围内的植被、动物、耕地等。生态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和重要敏感区分布。 (三)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1、声环境影响评价与措施

25

(1)施工期

本次施工噪声控制距离可确定为征地边界外140m。施工期间,应在施工机械周边设置围挡,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

(2)运营期

近期2025年飞机噪声WECPNL70分贝线覆盖的区域面积为110.097km²。各声级范围覆盖面积详见下表。

运营期不同声级下覆盖面积 单位:km2

声级范围 2025年面积 70-75 62.484 75-80 27.051 80-85 12.215 85-90 4.805 >90 3.542 近期2025年超标居民住宅敏感目标共105个,共有约4180户超标,其中位于WECPNL75-80分贝范围的有2977户,位于WECPNL80-85分贝范围的有971户,位于WECPNL85-90分贝范围的有232户,没有位于以上WECPNL90分贝以上的居民住宅。超标学校共16个、超标医院1个。

居民住宅敏感目标超过80分贝采取搬迁措施,超过75分贝采取隔声窗措施;文教卫生敏感目标超过75分贝采取搬迁措施,超过70分贝采取隔声窗措施。

尽可能减少夜间飞越城市上空的航班。建设单位应结合远期飞机噪声等值线图,协助地方规划部门做好机场周围土地利用规划与控制。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将导致1537.74h㎡耕地变为机场建设用地,对评价区土地利用格局造成较大改变。项目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机场占地区自然植被较少,机场建设将造成51914 t的植物生物量损失;对评价区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的影响较小;由于人为干扰频繁,野生动物分布较少,机场建设与运营,对区域动物资源影响较小。

施工期要严格控制征占地面积,规范施工用地及作业方式。对于所需占用的各类土地,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土地征用手续。统筹解决好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问题。对场外区域用地要注意不得破坏其土壤层,尽最大可能维护其生态环境现状。施工前应先剥离和保存好占地区上层表土资源,单独剥离,单独贮存,待进行生态恢复时使用。对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需采

26

取临时防治措施与永久防治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水土流失彻底防治。

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与措施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雨季项目施工地表径流含泥沙雨水、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评价要求施工场地应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内,沉淀后上层清水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施工机械清洗等作业。施工人员生活区设置旱厕、隔油池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机场区各污水单元污水排放量共计16105.5m3/d,进入机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8366m3/d出水经过过滤、杀毒后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要求,回用于冲厕、绿化及道路浇洒;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剩余7739.5m3/d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入绛溪河。评价建议本机场污水处理厂采取既有双流机场污水处理厂类似工艺,其工艺流程为:进水→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巴歇尔槽→排放,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

控制终端区场内建设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场内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场内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剩余部分污水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与措施

本工程飞行区、航站区、场内公用配套设施区、场内交通道路地区地基拟采取集强夯、碎石桩以及在碎石桩顶部铺设粗粒土层、局部换填等措施的综合处理,并进行地面硬化、防渗。机场污废水均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水质。工程占地范围内的110口水井将失去其使用功能,但随着占地范围内居民的搬迁,水井失去使用功能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不会构成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废水按要求处置。栽种林木,涵养水源,施工完成后对临时占地范围进行植被恢复,在机场、建筑周围进行绿化。

27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与措施

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NO2、SO2、CO、非甲烷总烃、PM10、PM2.5、VOC的小时、日均及年最大贡献值浓度以及预测值浓度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且机场项目的废气排放对当地的PM10、PM2.5的贡献值较低。

施工期通过洒水、遮盖等措施控制施工扬尘,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运营期对汽车及特种车辆加油站设置油气回收系统,采用清洁燃料或能源、提高空管效率以及要求各航空公司选用尾气排放指标好的飞机进行航空运输等措施减少环境空气污染;制定大气环境监测计划,安装成都新机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与措施

项目施工产生的建筑废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将对环境产生影响,影响时间较短,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加强施工管理可有效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成机场的各种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来自疫区的航空垃圾不得拆包,封闭消毒后由成都洛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其余非疫区国际航空垃圾、国内航空垃圾、生活垃圾经分拣后,不可回收部分依托市政垃圾处理处置单位处置;污泥经脱水后依托市政垃圾处理处置单位处置。污油、含铬污泥、含漆废物等危险废物在场内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处理相应危险废物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处理相应危险废物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各类固体废物经上述处理后,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机场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7、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涉及的电磁设备投运后,其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地面的功率密度最大为3.91×10-2 W/m2,屋顶功率密度最大为4.21×10-2 W/m2,均小于本次评价确定评价限值。

根据空管工程电磁设备的电磁辐射特点,本项目拟采取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如下:

(1)划定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

本项目电磁设备无需设置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

(2)正确设置发射机设备各项参数,使其输出匹配,对操作人员需经过

28

严格的上岗培训,改进发射机屏蔽接地的效果,避免造成屏蔽体辐射泄露。

(3)定期检查天线馈线系统,防止馈线因老化、人为或其他原因造成破损而发生电磁辐射泄露。

(四)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的设施主要为污水处理站,但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建设事故池,收集消防废水、事故水。工程新建污水处理站,在污水处理站总排口处设置在线监测仪器,主要监测因子包括COD、氨氮、石油类,若出现处理后水质超标的事故,污水需排入中水池暂存,保证故事故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按环境保护部下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评估、备案和实施。

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油库区及污水处理站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操作,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以接受。

(五)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工程建设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影响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将对环境造成生态、污水、空气、噪声等环境影响及损失。在对种种不利的环境影响进行必要的综合治理后,会大大缓解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

但新机场建设,无论对打造航空枢纽、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都十分必要和迫切,新机场建设的正效益显著。

(六)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环境管理

对施工队伍实行环保职责管理,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应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对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提出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对施工过程中扬尘、噪声排放强度等的限制和措施。要求施工单位按环保要求施工,并对施工过程的环保措施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

机场环保工作要纳入机场全面工作之中,把环保工作贯穿到机场管理的各个部分。机场环保工作要合理布署、统一安排,使环境污染防患于未然,贯彻

29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机场的日常环境管理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和奖罚规定。环保管理机构要对环境保护统一管理,对各部门环保工作定期检查,并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督。

2、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包括施工期环境监测和运营期环境监测两部分。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可委托当地有资质单位进行,监测项目、频率和位置见下表。

机场运营期的环境监测

实施阶段 监测内容 环境空气 施工期 水环境 噪声 营运期 废水 噪声 污水站进出水 飞机噪声 监测时间及频率 2期/年,2天/期,2次/天,并在大风易发生扬尘季节增加不定期监测 1次/年 1天/季度,昼夜各一次,并增加不定期监测 2次/年 1次/年 监测地点 施工场界 绛溪河(项目所在区域河段) 施工区周围200m内敏感点 机场污水站出水口 监测项目 PM10等常规项目 pH、SS、COD、BOD5、氨氮、动植物油 等效A声级 流量(在线监测)COD、BOD、SS、氨氮、动植物油、石油类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机场周围敏感点 声级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符合民航十二五规划,符合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简阳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简阳市正组织力量对简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进行修编,成都新机场将纳入新的简阳市城市总规及土地利用规划。

从环境保护角度,选址是合理的。项目建设主要对声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等产生一定影响。在坚持“三同时”原则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要求,切实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是可行的。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