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创新 China Education I一一:nnoveti .on He.==:ral!!d— ; 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万辉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1 331) 摘要:科技创新工作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高校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人才队伍 不稳定,科技经费投入偏低,学科建设薄弱等。为了解决问题,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地方高校应该立足地方,积极融入到 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去,同时要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特色学科,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 673-9 79 5(2011)08(a)一0009-02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play a decisive rele, but in the pr0cess of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soote problems,for instance the talented person troop unstable,the technical funds investment is somewhat low,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eak and so 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promote the local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well,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ca1. act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uilding ,Simultane0usly must 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rained the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strengthens the scientific innovation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 Problem,Approach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地 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现已成 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但是,地方高校相对于国家部属高校,在科 设和应对市场变化而逐步提高科技水平的 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根本 的解决办法。 政府资助的金额普遍偏低,并且还与地方 经济发展程度相关。 2.3学科建设比较薄弱 学科建设是承载大学人才培养 科学 2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 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是现代大 不够全面和完善,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存 问题 学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的建设工程。 技创新能力上相对较弱,科技创新体系还 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近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在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长期以来注重于教学研究,对学 年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针对地方高 社会建设和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中,所取 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认识不 校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 得的成绩和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 足,学科建设的学科群基础薄弱,重点学科 题的途径。 的,但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仍然存在 不突出,学科特点不明显,学科与地方经济 着一些制约因素。 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合点不明 1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举 2.1科研队伍不稳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 确。学校相应政策引导则是有利于个体独 足轻重的作用 有重要的作用 多数地方高校科研队伍不稳定,尽管 立性创新和学科单独发展,许多创新主体 优惠的引进人才政策,但并没有从总体上 形成长效而有突破的创新合力和集成局 1.1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在区域发展中具 近年来地方高校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 单打独斗,科研力量得不到有效整合,不能 地方高校一般是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 实现学校预订的发展目标。在一些地方高 面,不利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实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随地方需要 校中,一些高层次人才不断流失,严重阻碍 而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在区 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更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 撑作用。如重庆市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所省 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研力量,他们往往向各种条件要好很多,更 3推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 3.1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力 出现科研队伍不稳定,主要是一群科 途径 部共建高校,其它全部为地方院校。近年 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地区和部门流动。通过 量 要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地 来,随着两江新区的成立,重庆市的发展进 比较,一部分学历高,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人 一步提速。在西部崛起的战略进程中,重庆 员,认为地方高校所提供的平台较低,渐渐 方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就需要 地流向了部署重点院校。还有一些年轻科 搭建一定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平台为依托, 在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给地方高校更多的 关注与倾斜,也进一步促进了重庆市地方 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重庆市的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研人员,把地方高校当作一个跳板,等时机 大力培养选拔、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带 成熟后,到国外发展。 头人、科技骨干;积极开展人才柔性流动, 2.2地方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偏低 创新的主要问题。地方高校科研起步较晚, 基础相对较差,科研手段和设备都不及部 属高校,故在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大课题 大力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地方高校还需要 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确实掌握核心技 术的拔尖人才,给于特殊的政策激励。要做 到“不循常规吸引人才、不惜重金优待人 才、不遗余力留住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 1.2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经费少一直是困扰地方高校科技 建立对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对 经过不断发展,当今高校形成了培养 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这三 大职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大 时,竞争力不强,申报成功的机会非常小, 导致研究经费投入很难提升。 学的职能体系。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高校自身适应这种需 能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地方高校 面对区域社会经济和自身的发展,遇到了 区域的局限性,在追求不断发展的自身建 才”。 地方高校获得科技经费另一渠道是地 3.2服务地方经济,多方筹集资金 地方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 地方两级政府,由于地方高校在国家层面 集科研经费时,应立足于地方,通过服务地 (下转1 1页) 实力、科技水平比较了解,对科技水平较高 求所呈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三大职 方政府。地方政府部门对地方高校的科技 和学术氛围较浓的高校,容易获得地方政 的科研经费来源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在筹 围不浓的高校,就不容易获得资助。但地方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地方高校面对 府的资助;相反,对科技水平较低和学术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oation Innovation Herald 9 科教创新 学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培训和实习过程可以 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积累许多有关的创业理念和秘诀:身价在 着职业和工作过程中学以致用的方向不断 3.3健全创业教育培育的全套机制 锤炼,若能同时将实践中的感悟,及时提升 “10亿美元”以上的497名超级富豪中,竟有 237名是白手起家!没有资金,没有救世主, “制度决定行为”,只有在完善的制度 到新理论层面,这就形成了创新和新一轮 保障下才能实施有效、有序的创业教育。首 的技能应用创新。此外,技能的积淀,是越 全靠个人的热情和努力,自己掌握命运。懂 得把伟大创意发扬光大,要具备足够的定 力,拒绝短期利益的诱惑,抱紧核心资产, 有捡便宜货的独到眼光等。 先从国家角度出发,通过立法和国家政策 积越厚实,越练越娴熟,越久越神化,而且 支持来加强创业教育市场的培育,完善创 要有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反复提升、锤炼、 业教育。近十几年来美国颁布了数十个有 才会熟中生巧,才能成为经典性的创新技 关职业培训与创业教育的立法,通过这些 能。 通过创业教育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解放 法律,结合政府拨款的方式来调动地方政 从以上四个方面看来,高技能创新人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摆脱大学扩招 府、经济组织、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 才的培养就必须积极构建和拓展以行业企 前的就业观念的束缚,从现实出发,主动积 业职业教育,形成了很好的职教氛围、市场 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 极地树立起适应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 氛围和社会氛围,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 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社会化、 势、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理 念。 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社会认可。 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才能在人 3.2加强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若要完成全方位的创业创新教育培训 面,以实用性为主,以创业的实际需要为出 必须有一支校内外专职和兼职结合、互补 的多元化的优秀师资队伍做保障。专职教 师是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对全校创业教 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案例教学, 3.4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才培养方面取得成效。 在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方 参考文献 [1]周兆农.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 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8,12. 考[J].教育研究,2008,12. 重点探讨小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方面遭遇 的各种问题:如怎样应对创业之初来自社 【2】李俊飞.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思 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绩效考评,从 会各界的压力、如何拟定有竞争优势的经 事创业教育的基础教学、实践活动管理等 营策略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成功 [3】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 工作。但创业教育又特别偏重于实践与实 创业者所需具备的意识、个性、特征、核心 学,2003. 务,因此必须在构建专职教师队伍的基础 能力和综合知识结构系统地进行整合,从 【4】张巧萍.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J】. 上,创立一支实战能力强、素质过硬的企业 而培养学生能够在苛刻的资源限制与不确 家队伍。这支队伍中的成员可以是自行创 师,也可以是聘请的社会上的各行业企业 石油教育,2008,2. 思考和科学实践….江苏社会科学,2009 (S1). 定的环境下追求创业机会,从容应对创业 [5]刘凤云,王兆明.高职创业教育的理性 业的获取大量实际的经营实践经验的教 和企业成长的挑战。 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等,做兼职客座教授 4做好技能与创新的自如结合 在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做好实践感悟引 把被动认知,向自觉实践转化,而且是向思 [6】陶晓艳.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D].中南大学,2003. 为学生提供实战指导,还能为学生真正创 业拓展社会关系搭建平台,可以使学生在 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少走弯路,能大大提高 学生创业自信心。依靠这样一支结构优化 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创业教育与指导, 导工作,这种能力在工作中难能可贵。“要 【7]杨瑞敏.数学实践技能是自主创新的内 在核心构件….中国大学教学,2009,l1. 维实践和现实运用实践两个方向突围,才 能把认知转化成体系性技能”,这就需要, 创业教育才能得以切实有效地开展,并能 针对不同的专业知识认知产生后,一切朝 (上接9页) 培养特色学科。学科建设应在保持原有学 展,培养特色学科,形成科技创新的支撑力 科基础上创新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紧 量;最后,还要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它 密结合,瞄准地方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培 是全面提高地方高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 方来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通过服务地方经济,整合科技资源。利 有效保证。 用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资源为自身服 养特色学科。务,充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搭建起良好的 3.4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研平台,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解决基础 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影响着 参考文献 设施陈旧和科研条件相对落后的问题。 通过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高校成 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地方最常 1]党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性思考 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 程和结果。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 的创新氛围,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 [2】臧金灿.地方高校科研资助现状分析与 见的表现就是通过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为 就创新人才、作出创新性成果和实现可持 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l0,5. 地方解决科技难题,同时也使学校科研成 了科研经费的支撑。 3.3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特色学科 学科建设是科研工作在学科领域里的 纵向延伸和在新的学科领域里的集成和拓 展。依据现有学科基础条件,以优秀人才和 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全面提高 【3】沈弘.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深 果得到迅速转化,为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 地方高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入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7,3. [4]张峰林,何淑雅.地方高校科技服务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南华大学学报,2010,3. 5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 首先要立足地方,积极融入到地方经济和 社会建设中去,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最大 学术团队的培养和引进为重点,优化队伍 限度地拓展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以 学科建设为龙头,集中有限资源巩固和提 结构,不断提升学科水平。 在巩固和提升原有学科基础上,还要 升原有学科,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