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搭建相应的模型,并设置频率范围。CST 自带的网格生成器以最大频率为参考进行网格剖分,这里我们将Fmax 设置为3GHz。
通过 Mesh→Global Mesh Properties…打开全局网格属性对话框。
Mesh type:网格类型,对于时域仿真只能使用六面体网格Hexahedral。
Lines per wavelength:每波长至少10 个网格点,波长由最大频率Fmax 决定,主要应用于电尺寸大于1 时的仿真模型。该项数值越大网格越密。
Lower mesh limit:表示模型最短对角线上的最少网格数,主要在仿真模型为电尺寸小于1 时起作用。该项数值越大网格越密。
Mesh line ratio limit:模型最大网格与最小网格之比,主要用来限制最小网格步长。
Smallest mesh step:强制限制最小网格步长。
Min. mesh step:最小网格步长d,该值越小,仿真时间t 越长,d 与t 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t~1/d。
Max. mesh step:最大网格步长。
Meshcells:总网格数。
选择 Mesh→Mesh View 进入网格视图查看CST 剖分后的网格模型,查看模型中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若通过观察,没有发现网格划分所导致短路的话,即可启动仿真。
若一个网格中含有 5 layers(Air / PEC / Air / PEC / Air),则该网格将完全被PEC 填充,并导致短路。此时就可增大全局网格属性对话框中的Lines per wavelength 或是Lower mesh limit 来加密网格或是设置局部加密。
如果全局网格不能完成去除短路的话,则可以通过网格的局部加密来进行设置。选中该物体,右键→ LocalMesh Properties...打开局部加密对话框。
如此加密即可避免短路,从而顺利进行仿真。以上这种短路现象是由于网格无法分辨精细结构所造成的。我们通常将此称为CC 短路现象(Critical cel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