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汉语中“然”字的几种不同用法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代汉语中“然”字的几种不同用法

作者:薛维刚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3年第28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都很吃力,教师在教学时虽然花了大力气,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此,我将教学中碰到的“然”字的几种用法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然”用在词尾。这类用法的句子较多,现举出几种用法: 1、“……然”后面有谓语,并修饰这个谓语时,“然”译为“地”。如: 怡然称快——(我)高兴地拍手称快。(《童趣》) 欣然规往——(刘子冀)欣喜地计划前往。(《桃花源记》)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地表示赞同(愚公的意见)。(《愚公移山》)

2、“……然”后面虽有谓语,但“……然”和谓语的意义相同。“……然”对谓语不是修饰而是强调,要对它们分开处理,可译为“……的样子”。如: 豁然开朗——(忽然)变得开阔明亮了。(《桃花源记》)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非常满足。(《童趣》) 怡然自乐——精神愉快,自得其乐。(《桃花源记》)

3、“……然”后面有逗号或句号,后面没有谓语,“然”本身就上升为谓语。此时,要对“然”进行单独解释,也可理解为“……的样子”。如: 屋舍俨然——房屋整整齐齐的。(《桃花源记》) 满座寂然——在座的宾客寂静无声。(《口技》)

满目萧然——举目四望,眼前是一片萧索的景象。(《岳阳楼记》)

4、“……然”真正当“……样子”,“……似的”讲的情况不多,一般要同动词“若”、“如”、“似”等连用。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烨然若神人——光彩耀眼像神仙似的。《送东阳马生序》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的镜子忽然一道冷光从镜匣里散射出来。《满井游记》

娟然如拭——秀丽美好就像擦拭过一样。《满井游记》 二、“然”用在句首。这种用法也分几种情况: 1、用在“则”、“后”之前,可译为“这样”。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岳阳楼记》)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这样以后才感叹借书人用心是多么专一。(《黄生借书说》) 2、用在句首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然而”、“却”等。如: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可是禽鸟只知道在山林中的乐趣。(《醉翁亭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那些侍卫之臣在内毫不懈怠。(《出师表》)

当然,古汉语中“然”字的用法还不限于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更好把握文章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思想,从而领会文章的主旨;也才不会使教师和学生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