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美术_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小奈知识网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标志的概念、分类、表现形式与设计原则,了解一些经典的标志的内涵与象征意义。

2.技能:能够遵循设计原则与一定的方法设计制作标志,并清晰的表达标志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增强以设计改善周围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标志的表现形式与设计原则。

难点:能够遵循设计原则与一定的方法设计制作标志。 教法学法

教法:依据新课标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引导探究法,通过优秀标志的赏析,并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标志的表现形式与设计原则。另外以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过程。

学法: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通过观察、感受、思考与分析来感知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以学生最为熟悉的校徽,初步了解标志的概念,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标志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了解到标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导入增强学习积极性与同时点明本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了解标志的分类与表现形式

以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的方式,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设计:1.标志的分类是怎样的?请你给下列标志分类。 2.标志都有哪些表现形式?下列标志属于哪一种表现形式?

探究二:理解标志的设计原则 1.简洁明了,便于识别记忆

问题设计:从苹果标志的不断改进和变迁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定位准确,内涵深刻。

问题设计:里约奥运会会徽中都包含着哪些丰富的内涵? 3.新奇独特,富有创意

问题设计:观察新浪标志,你从中看到了哪些形象? 4.造型优美,细节考究

问题设计:中国铁路的标志如果直接用“工”字与火车外轮廓结合,你觉得好看吗? 5.具有较长的时效性

问题设计:你知道中国银行的标志诞生于那一年吗? 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问题设计:你都在那些地方见过中国银行的标志? [设计意图]

以优秀的标志设计范例为依据,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标志的设计原则。

探究三:了解标志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以一然生活用纸标志设计为例,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设计过程。用微视频的方式将这一过程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

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让学生亲切的感知,力求将这一过程简单明了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三)设计实践:

设计题目: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个班徽 设计要求:

1.灵活选择表现形式,遵循设计原则(简、深、奇、美、久、广),大胆发散思维;

2.可以结合班级文化、班级口号、班级人数等方面来设计 3.标志释义要表述清晰,内涵丰富。 (四)作品展示与点评

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让学生做一名小小的设计师,上台来解读自己的标志。

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标志的设计原则来评析学生作品,如作品的美观简洁程度,创意思维,意义内涵等方面来评析。鼓励为主,并提出改进方案。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美术评述的能力。 (五)收获与感想

让学生说说你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分享设计过程中的感想与经验。 (六)小结与拓展

1.标志不仅是一个视觉符号,它更是对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一种凝炼。我们可以通过标志了解社会,洞察万象。 2.推荐一些优秀的设计网站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标志,关心社会与身边的文化现象。

板书设计:

4.标志设计

一、分类与表现形式 二、设计原则

三、设计过程与方法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这些都为本课的开展奠定了条件。

湘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标志设计》效果分析

肥城市龙山中学仪阳校区 王维鹏

第一环节:以学生最为熟悉的校徽等生活中的标志导入本课。 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导入增强学习积极性与同时点明本课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第二环节:了解标志设计的相关知识。

学生理解了标志的设计原则。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让学生亲切的感知,学生简单明了的了解了标志设计的过程。

第三环节:设计实践

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标志设计传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或色彩表达自己的理念。

第四环节:作品展示与点评

学生能够上台来调理清晰的解读自己的标志,其他学生也能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去点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环节:收获与感想

总结了本课的内容,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第六环节:课外拓展

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标志,关心社会与身边的文化现象。

《标志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选择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范畴的标志设计的相关知识组织编写。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从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到标志的设计方法与运用,力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标志学习的意义,加强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从而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观评课记录表

肥城市龙山中学仪阳校区 王维鹏

七年级 科目 六班 授课内容 七年级上册《标志设计》 美术 课型 设计. 授课人 王维鹏 应用 时间 2018年4月 于鹏主任:由王老师执教的《标志设计》,从备课、教具、课件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多样的进行活动和组织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评 课 记 录 郑光芹老师:由学生所熟知的一些标志导入,从校徽,市标到国徽,再到社会中各类企业、团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微视频的制作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了标志设计的整个过程。 张彭老师: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在讲述设计原则部分标志案例精选精讲,每一个问题设置都进行了充分的思考,采用观察对比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标志设计评价标准的审美感知。其次,微视频的录制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另外教师语言表述的准确以及到位也充分的培养的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特别是在作品创意介绍和学生互评部分充分体现出来。 评测练习

练习:

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个班徽。 要求:

1.定位准确,造型考究,富有创意; 2.标志释义要表述清晰; 3.可以结合班级文化、班级口号、班级人数等方面来设计。

《标志设计》课后反思

本课是一堂设计方面的实践课程,依据新课标中“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引导探究法,在优秀标志的赏析中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标志的表现形式与设计原则。另外以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标志设计的过程。

《标志设计》课标分析

肥城市龙山中学仪阳校区 王维鹏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美术基本常识;了解平面设计基本常识,能够独立分析点评设计作品;了解一些著名的标志设计作品及作家。

2.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3.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标志的概念、分类、表现形式与设计原则,了解一些经典的标志的内涵与象征意义。

技能:能够遵循设计原则与一定的方法设计制作标志,并清晰的表达标志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增强以设计改善周围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