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Q 生 !旦箜 鲞筮 期Chin J Mod Drug ApplNov 2010。V01.4.N。.21 ,细胞计数和体温等指标不能及时反映机体炎性反应改变,表 现出症状体征与病情不相符,容易延误诊断,致使患者未能 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随着穿孔时间的延长,腹膜炎也由 化学性腹膜炎发展为化脓性腹膜炎,尤其饱餐后穿孔的患者 高,特别是x线检查阴性而血淀粉酶升高者应引起注意。但 是笔者认为,只要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休克,无主要脏器病 变,穿孔时间在36 h以内,即使是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的患者仍可行一期胃大部切除手术。 参考文献 [1]洪云,谢志荣,郭兢津,等.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外 科治疗(附89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7(12): 494-496. 更甚。由此产生的腹腔脓肿、器官功能紊乱、脓毒性休克等 并发症也增多。有资料表明,发病至治疗时间超过12 h者, 其死亡率大大增加,而超过24 h者,死亡率将增加7~8 倍 。对于x线检查未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者可结合腹部 CT、超声检查或腹腔穿刺。部分患者血淀粉酶出现反应性升 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 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魏继征 【摘要】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共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吸氧,丹参 注射液,能量合剂静脉点滴,1次/d,7 d一疗程,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200 mg/(kg・d)和维生素C 200 mg/(kg・d)静脉点滴,7 d为一疗程。结果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磷酸肌酸钠 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一种缺氧 心率、心律未恢复正常,血清CK—MB下降不明显。 1.4统计学方法2结果 缺血性心肌损害,与宫内窘迫和窒息等围产期损害有密切关 系。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后并发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 达20%~51% ,其中9%~21%的病例发展为心力衰 竭 ,已逐步引起儿科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采用磷酸肌酸 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满 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7.812,P=0.020),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1.1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儿科共收 3讨论 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69例,诊断均符合虞人杰等 提 出的窒息并心肌损害参考依据。男39例,女30例;早产儿9 例,足月6O例;出生体重<2 500 g 8例,2 500—4 000 g 54 例,>4 000 g 7例。宫内窘迫35例,生后呼吸不规则31例, 呼吸暂停3例,心动过缓或过速42例,心律不齐9例,原始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可引起中枢神经、心脏、肾 脏、胃肠道等多器官损害,心脏是受损重的脏器之一_4j。新 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国外报告为65.5% ,如 发展成心肌坏死则为不可逆的,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J。正 反射减弱9例,消失5例,肌张力下降39例,激惹16例,惊厥 28例。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7例, 对照组32例,两组在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缺氧程度、 心肌酶谱增高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有可比性。 常情况下心肌糖代谢是以有氧代谢为主,表明心肌细胞对缺 氧非常敏感。心肌缺氧缺血时,ATP耗竭,导致心肌损害,同 时持续缺氧可导致肺循环压力和阻力增高,右心室后负荷增 加,加重心肌缺血 J。另外,缺氧使体内正常氧化过程不能 进行,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过剩,形成大量的氧自由基, 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常规吸氧、镇静、纠正酸碱失 衡、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照组按传统应用药,如辅酶 A、三磷酸腺苷、肌苷、维生素B 等。治疗组应用磷酸肌酸钠 200 mg/(kg・d),30 min内静脉滴注;维生素C 200 mg/kg加 入10%葡萄糖注射液2O ml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 疗程。 1.3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音有力,心率、心律 恢复正常,心电图正常,血清CK.MB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 状消失,心音有力,心率、心律恢复正常,心电图基本正常,血 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同时缺氧使心肌细胞的生物膜受损,心 肌酶逸出,导致血清心肌酶的活性升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 损害的临床表现为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严重者可引起心源性休克,由于新生儿期修复和再生能力均 较强,早期损害尚属可逆,如果及时治疗,受损心肌可恢复正 常或完全代偿。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 机制是它作为一种能量的缓冲剂及组织内的能量载体,提供 外源性磷酸肌酸钠,不仅可以在细胞遭受缺氧缺血时为其提 清CK—MB明显下降,但未完全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好转, 作者单位:476400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儿科 供能量,维持ATP水平,还有抗过氧化的特性,增加膜稳定 性,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侵袭,还可以透过 细胞膜抑制膜通透性,改变孔道的开放保护线粒体,减少细 2010年11月第4卷第21期Chin J Mod Drug Appl,Nov 2010,Vo1.4,No.21 ・61・ 胞凋亡。同时对缺血心肌收缩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使收缩 力得到充分恢复和舒张压迅速下降。维生素c具有清除自 由基,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释放,静脉滴注大剂量维生素C 儿科杂志,2002,17(4):204 ̄06. [3] 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复苏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临床儿科杂 志,2002,17(5):198. 能抑制氧自由基对脂质中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攻击,抑制炎 症细胞释放超氧化物自由基,减轻对心肌破坏,并能降低毛 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微循环,利于心肌 修复 。 本研究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 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能改善预 『4] 吴本清.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疗进展.实用儿科I临床杂 志,2003,18(1):9-i0. [5] 杨慧明.窒息后新生儿心肌线粒体损害.国外医学・妇幼保健 分册,2002,13(2):89-91. [6] 黄国英,宁寿葆,林其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 和心电图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儿科杂志,1992,30 (2):91. 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00 03. [7]陈维忠,黄银娟,薛敏芳,等.引进斯利安项目降低出生缺陷 率.江苏卫生保健,2005,7(4):44. [8] 李白恩,陈赛珍,骆纯才.大剂量维生素c、参麦注射液治疗102 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1临床儿科杂志,1998,16(3). [2] 张乾忠,马沛然,王俐,等.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中国实用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李春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缩短神经恢复时限。方法 根据神经损伤后的不同时期分别采用营养神经和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和作业训练。结果月,29例患者中,优良26例。结论【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结果 周围神经损伤损伤后,由于神经再生速度较慢,神经支 配的肌肉萎缩和退行性改变,以及神经组织粘连等,都给神 经损伤的最终疗效带来一定影响。作者对29例周围神经损 3讨论 随访6~21个 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分不同阶段康复治疗是神经恢复的有效方法。 闭合性神经损伤或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早期均有水肿、 菌性炎症,均影响神经的恢复和再生。给予微热量超短波 伤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小剂量)或微波治疗,可使局部微血管持久性扩张,血流加 快,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水肿消退、炎性产物吸收和改善局 部营养状况有利于神经神经再生l2 J。神经损伤本身损伤周 围组织均可产生瘢痕组织,导致神经粘连和被瘢痕组织压 1.1一般资料1998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们收治周围 神经损伤患者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3~69岁,平均 35岁。其中切割伤15例,牵拉伤6例,顿挫伤4例,压迫伤4 例。正中神经损伤6例,尺神经损伤14例,桡神经损伤9 例。手术21例,保守治疗8例。病程3 d一3个月。 1.2方法早期手术(损伤或术后2周内):①保护血管药 物及营养神经药物:地巴唑、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l、维生素 迫。在神经损伤和手术早期,适时的给予超声波治疗,利用 其交变声对细胞起到“微细按摩”作用。 周围神经对超声吸收值比较高 J,可起到温热效益。故 本组病例利用上述超声特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提高代 谢,使结缔组织变软,减少瘢痕组织对神经的粘连和压迫,以 促进神经的再生 j。本组所使用的超声波属小剂量脉冲移 动式,不宜使用大剂量固定式超声治疗,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在神经手术中有时发现神经尚能缝合,而神经支配的肌 肉已萎缩,甚至纤维化,故即使缝合的神经能再生,其神经功 能恢复不理想。所以,在神经尚未恢复,肌肉不能主动收缩 之前,给予肌肉电刺激给予被动收缩是非常必要的。本组使 用的点体操,低频脉冲电刺激尺神经支配的肌肉以引起肌肉 以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 。电体操可以改变周围神经支配 B。:等;②肢体置于功能位固定,患肢抬高;③超声波:浅部神 经用双极并置法,深部神经用双极对置法。剂量用无热量或 微热量,15 min/次,1次/d;④轻柔向心性按摩和适当关节被 动运动。中、后期损伤(损伤或术后两周以上):①继续营养 神经治疗;②物理疗法:超声波治疗选用Sonomedp型超声治 疗机,频率1MHz,强度1W/cm 脉冲超声移动式,15 min/次; ③电体操治疗:即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20 min/次,1 次/d;④运动疗法:当瘫痪肌肉尚不能主动运动时,给予上述 低频脉冲电刺激并适当做被动活动;⑤作业训练:根据损伤 神经功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尺神经选用夹纸 训练,正中神经选用夹捏动作训练等。 1.3疗效评定标准 M0・1S。 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淋巴回流,防止肌肉大量失水,维 持肌肉正常代谢,从而延缓周围神经肌肉的废用、萎缩、纤维 化,为肌肉迎接神经再支配创造条件。周围神经支配的肌肉 在第一个月萎缩最快,故应及早进行电刺激。晚期进行电体 操治疗,虽不一定能延缓肌肉萎缩的进程,但对预防肌肉纤 优:M4S4.良:M3S3.中:M2S2.差: 2结果 维化有一定的效果,所以要坚持治疗,直至再生恢复,进入支 配肌肉并具有主动收缩后,开始主动收缩训练。横纹肌肥大 的速度和程度与抗阻运动的大小成正比,所以抗阻练习是增 强肌力的有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损伤神经,选择相应的作业 对本组29例6—21个月的随访,疗效优2l例,良5例, 中2例,差1例。 作者单位:132013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 治疗,可提高肌力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