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 学号 2008010243 分 类 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民族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学院、系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音乐系 专业名称 民族唱法 年 级 2008级 学生姓名 李 巩 指导教师 冯秋佳
2012年3月15日
浅谈民族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摘 要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现音乐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与理想的体现,而歌唱则是声乐艺术中最直接、最朴实地抒发思想感情的传统艺术。民族歌曲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它的产生和传播有着特殊性,在情感方面具有真挚自然,高度凝练的特点。因此,在民族歌曲演唱中,情感表达十分重要,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只有准确的把握歌唱的情感,才能真实的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本文通过对情感表达在民族演唱中的重要意义的讨论,结合自身学习,分别从充分熟悉与准确分析作品、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与风格特点、正确进行咬字吐字、融入演唱者的内心真情实感、以及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民族演唱中更好地表达情感,达到“声情并茂”。
关键词 民族歌曲,演唱,作品分析,情感表达,声情并茂
Emotions Expression in the National Singing
Auther:Li Gong
Tutor:Feng Qiujia
ABSTRACT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is through vocal music image to performance, communicate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art, is the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human wisdom and ideal to reflect, and singing is the most vocal music directly, to expres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most simple of traditional art. National song has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accumulate, is the result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Its emergence and spread has particularity in emotional nature with sincere, highly concise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in the national singing,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very important, is the soul of singing art, only accurate grasp of singing emotions, to express the author of the creation of the true inten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work of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create perfect artistic imag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national sing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discussion, according to its own study, separately from the full and accurate analysis work, familiar with the master works of background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the correct diction, into the singer heart real feelings, and strengthen their own culture art accomplish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o in the national singing better express emotion, to achieve \"with musical\".
Key words: National Song ,Singing ,Emotions Expression, Works analysis,With musical
目 录
绪论„„„„„„„„„„„„„„„„„„„„„„„„„„„„„„„„„ 1 一、关于“情感表达”与“民族演唱”„„„„„„„„„„„„„„2
(一)情感与情感表达 (二)民族演唱
(三) 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
二、情感表达在民族演唱中的作用与影响因素„„„„„„„„„„3
(一)情感表达在民族演唱中的作用 (二)影响民族演唱中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
三、民族演唱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情感表达„„„„„„„„„„„„„6
(一)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和内涵的理解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二)处理好作品的速度与力度变化是情感表达的关键 (三)正确地咬字吐字、美化音色是情感表达的枢纽
四、民族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实践应用„„„„„„„„„„„„„„„10
(一)情感表达力求亲切真实 (二)情感表达力求设身处地 (三)情感表达力求神形兼备 (四)情感表达力求融入个性
结论„„„„„„„„„„„„„„„„„„„„„„„„„„„„„„„„„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页
绪 论
歌唱是演唱者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运用动听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恰当地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的音乐艺术。它是一门能够最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情感的艺术形式。
我们说,歌曲仅仅是乐谱上的音符文字,要使它获得生命成为音乐,就需要演唱者去挖掘蕴藏在作品里的那些情感内容,词曲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写在纸上的歌谱事实上存在着差距,只有歌唱者有感情地演绎,才能弥补这种差距,使这种内在的精神记录具有生命意义。因为无论作者把歌词写得多么明确,曲作者把歌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无法表达歌词的情感内涵、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曾说过:“歌唱艺术的含义不仅是声音的技巧,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声音唱出来,那么充其量不过是技工匠人而已。”贝多芬说过:“音乐不是在曲谱上面,而是在曲谱外面”。那曲谱外面的东西,就是指感情。歌曲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性是歌曲的基本特征。歌曲的演唱始终要与情感相伴,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
民族音乐是我国灿烂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歌曲深植根于中国音乐文化土壤中,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它的产生和传播有着特殊性,在情感方面具有真挚自然,高度凝练的特点。由于民族歌曲的民族个性极为强烈,地方色彩十分鲜明,语言淳朴而生动,形式丰富多彩,所以深受大众喜爱。然而,好的民族作曲的传唱应当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形体动作大方,成为多种因素汇集于一体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表现形式。
歌声是心灵的呼唤,是情感的迸发,所以唱到欢乐时才会眉飞色舞,唱到幸福时才会如醉如痴,唱到悲伤时才会声泪俱下,这一切皆由情之所系。要完整地演唱好一首民族歌曲,除了歌唱者要拥有好的嗓音条件、好的演唱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歌曲的情感上下工夫,先让歌曲打动自己,再通过自己去感染别人。这就要求演唱者有着丰富的文学修养与音乐修养,在作品处理中能深入了解并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与风格特点,体会作品的创作内涵与表达情感,掌握歌曲演唱的速度和力度,用清晰的咬字吐字美化字、词的音色,选择恰当的呼吸点等方法来丰富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并融入演唱者内心的真情
2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2页
【1】
实感,真正实现“声情并茂”,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
的艺术效果。这是民族歌曲演唱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关于“情感表达”与“民族演唱”
(一)情感与情感表达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情感是人类的意向和意志中较为活泼热切的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情感性作为艺术审美本质的一种定性和审美特征的一种标志,不仅为古今中外丰富的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的客观事实所证明,也被古今中外许多有影响的美学,文艺学和其他学术著作所阐发。表达是人在记忆中根据对客观事物的理解,通过另一种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情感与表达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表达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而发展的。 (二)民族演唱
民族歌曲,泛指各个民族人民自己创作,并传唱的歌曲。民族歌曲通常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唱起来朗朗上口。“民族演唱”是以其自然、朴素和流畅的歌唱,充分表达本民族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的歌唱手段。我国有56 个民族,各民族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手段不一样,有的火热、有的含蓄、有的率直,都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韵味。民族演唱的用声方法总的来讲可分为三种:第一是抒情性用声,这种方法假声成分多,声音柔和,细腻委婉,但风格性不强,适合演唱民歌风格的歌曲及抒情歌曲。第二是风格性用声,这种用声方法真声成分多,音域较宽,声音纯真明亮,有很强的表现力,适合演唱例如《党的女儿》中国歌剧及风格性强的歌曲。第三是戏剧性用声,这种方法真假声混合用,声音深厚,圆润丰满,音域很宽,适合演唱例如《黄河怨》等中国艺术歌曲等民族综合类风格的作品。
(三) 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动,莫先于情”。这充分表明了万事“情”为先的道理。情
【1】
“声情并茂”出自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张玉秀》:“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跌包》一出,声情并
茂,不亚梨园能手。”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声情并茂”是我国声乐文化中传统的美学思想,它的实质是我国的声乐文化传统观点它代表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声乐美学思想。它要求歌唱艺术中把感情摆在第一位。
3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3页
在歌唱中起着统帅和主导的作用,是声音的灵魂和支柱。情感表达,是演唱者和观众互动引起共鸣的重要因素。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其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的听众为之倾倒,除了具有良好的嗓音和声音技巧以外,最主要的是他们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准确生动的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给予了观众情绪的感染,引起了听众内心的共鸣。一首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这一过程都是由情而生,由感而发的,是词曲作家动情而写、演唱者真情而唱,欣赏者感情而听的艺术表现过程。演唱者有多少情感体验,歌唱就会有多少感情表现。一位成功的演唱者必须会用情歌唱,要用情理解作品、用情感受作品、用情表现作品,只有这样才能用己之情感他人之心,只有加入情感的表现才能使演唱出来的作品动听、感人。
二、情感表达在民族演唱中的作用与影响因素
(一)情感表达在民族演唱中的作用
1.情感表达是民族歌唱艺术的精髓与灵魂
有俗语说:“气生于情而融于声”这是指歌唱的气息是由情而生的。声乐曲仅仅是乐谱上的音符文字,要使歌曲获得生命成为音乐,演唱者不仅要再现歌谱上的记录,更要挖掘蕴藏在作品里的情感内容。因为无论歌词作者把词写得多么明确,曲作者把歌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无法表达歌词的情感内涵,此外,歌唱者的情感具有感染性,人们之间的感情沟通正是由于情感的感染功能,才能以情动情。例如《我的祖国》,《长江之歌》等歌曲会使人们联想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起人们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民族歌唱者在舞台上表演的越投入,演唱就越具有感染力。只有通过歌唱者有感情的歌唱,才可能使这种内在的精神记录具有生命意义,所以说,情感表达是民族歌唱艺术的精髓与灵魂。
2.情感表达能赋予民族歌曲生命和活力
歌唱者在某种环境下演唱作品的特定感情完整准确的表现了的歌曲,其效果远远超出他平时没有掌握感情时的水平,为演唱作品注入了生命和活力。所以,发自内心的情感在民族演唱中是极具魅力的。反之,如果表演的时候在意的是歌唱的技巧,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只有生硬的音符。比如,歌曲《黄河怨》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满腔愤怒的悲惨。不能为了让观众感动而去寻找情感,而是要充分的把握歌曲的旋律、歌词、时代以及社会背景的前提下融入歌曲的情感,从而为你所演唱的歌曲注入生命和活力。或者说,民族演唱中情感的表达要控制好发挥的“度”,不能太夸张,也不能太拘谨。情感表达要
4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4页
协调与平衡,情绪转变要自然、贴切和合理。
3.情感表达是演唱达到最佳状态所必需条件
每个人在演唱时都会有自己的情感特色,虽然演唱者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时候通常被限定在作品特定的年代、人物、社会背景下,但终究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对于演唱者来说,运用正确的思想感情以及选择恰当的音色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是非常重要的。但正确选择音色的先决条件是能够准确体会歌曲的情感,和歌唱者正确的发声技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意大利歌曲《祝酒歌》和中国民歌《祝酒歌》,两首歌虽然名字一样,表达情感也基本相同,但由于意大利人热情豪放,情感外露,中国人讲究含蓄,温文尔雅,使得两首歌曲要选择截然相反的音色来演唱。在演唱时首先从不同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和作品不同的情感来考虑,才能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确定不同的音色和演唱技巧。
4.情感表达是演唱者在演唱中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方式
“用你的心去歌唱。”这句话是已故德国女歌唱家汉姆波尔在一次访谈中所说的。这句话说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带着感情去歌唱。如果有人要问“什么是歌唱艺术?”我想不应该从歌唱的技巧去回答。汉姆波尔给这个问题一个完美的答案。她说:“那是一种感动观众的才能。”怎样才能感动?虚假的东西肯定不能。只要你把真心呈现在观众面前,用你真实的感情去和观众交流,使观众看到,感受到你所描述的人或事物,就必须把你的心交给观众。用你的情感表现去感染每一位观众。 (二)影响民族演唱中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
1.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要素
当我们拿到一个作品,首先要根据所要求的节奏节拍等进行视谱演唱。不同的因素贯穿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在节奏节拍方面:较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一种急促、不安的情绪,较慢的节奏表现悠闲、平静的气氛;通常3/4拍的歌曲有着舞蹈性、歌唱性的气质,4/4拍烘托一种舒缓、悠长的气氛。旋律的感情色彩尤为丰富,如下行的小二度表现叹息、释然的表情,纯四度坚毅、稳重,八度激昂、跳跃„„每一首歌里不同的因素渗透着同样的思想感情。另外,伴奏类型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我爱你,塞北的雪》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伴奏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可替代的,丰富了演唱者的表情内涵,使演唱者被陶醉、被感染、从而达到动人的效果。在引子部分,钢琴伴奏的流畅、轻盈的设计,结合右手高音区十六分音符的跳音奏法,生动的刻画了洁白轻盈
5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5页
的雪花纷纷扬扬飘下的情景。左手则显得浑厚、深沉,两个声部相互融合,相互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塞北之雪的无比深情与热爱。到了中间部分,伴奏型变为节奏型的织体,增加了歌曲的语气感,刻画出作曲家对白雪如痴如醉的赞美。
2.演唱者的心理因素
演唱者(尤其是初学者)在演出或考试的时候,经常会有紧张的情况,以致出现走调、声音颤抖、忘词等不正常现象。结果,不但会影响演唱水平的发挥,还可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演唱心理障碍。演唱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与排除心理障碍是演唱者应该具备的两个基本的心理素质。前者要求演唱者调动自己的全部神经,集中全部精力,全神贯注的倾注于歌唱表演。如果演唱者在歌唱演唱时还在考虑声音位置如何安放,气息如何运用等技巧,就会“走神”,跳出了所应该表现的歌曲中的情与景,使歌声失去情感的真实性,变得苍白乏味。因此,要想使自己在歌唱表演时全神贯注,就应在平时训练中把所获得的体验与心得,都融化为歌唱的潜意识和潜能,来支配自己进行歌唱表演创造。后者演唱者主要表现是精神紧张,有的甚至出现胆怯现象。这是在歌唱表演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就需从以下几点来锻炼自己:以平常心态对待歌唱表演;多唱,多演,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只要坚持训练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态去适应各种变化的演唱环境,定会克服因紧张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
3.演唱者的音乐修养
演唱者要把自己掌握的声乐技巧同作者塑造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必须借助丰富的音乐修养。演唱者在民族演唱中想要有感人真实的表情,仅仅简单的描述事件或摹仿音乐形象是不够的,而是要进入事件去中,赋予音乐形象鲜活的生命和色彩。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音乐修养、生活经验、灵活的想象力。然后运用它们来引起对所唱声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获得深刻的感触。演唱者的音乐修养,是文化,心理素质达到一个较高层次的外在体现。有一些歌唱者就是因为缺乏音乐修养,而使得表演索然无味,在歌唱艺术上止步徘徊。我们也看到有的歌唱者演唱也很出力,似乎也很有激情,但就是激发不起听众的共鸣,这说明只有演唱者拥有丰富的艺术情感,做到情真意切,才能在艺术审美过程中触动听众的心灵。因此,演唱者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积累,多学习,有一个热情饱满的生活态度,虚心进取,多思勤练,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素养,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民
6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6页
族作品中,使我们的情感表达有了依据,演唱中的表情才会自然、真实,从而深刻的感动听众。
三、民族演唱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情感表达
(一)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和内涵的理解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民族演唱时要做到 “声情并茂,以情带声”,就必须在演唱歌曲前,就要对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理解其思想内涵及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图。
1.深入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一首好的作品即是作者对现实的真实感受,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我们拿到一首作品后,不要急于去视唱乐谱,而首先要对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该作品的写作时期和历史社会背景,分析作品中感情的基调、情绪的起伏、发展和转折的脉络。以张寒晖的《松花江上》为例,作品创作于1936年11月,当时我国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日本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作者见到如此惨景时,耳边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可见,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对作者的音乐创作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要想深刻地了解作品,就必须先了解作品的时代和创作背景。
2.理智分析歌曲的深刻内涵
声乐作品的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每首歌曲都蕴藏着词、曲作者的深情厚意,凝聚着强烈感情。如何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把握好民族演唱情感的关键。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地精读词曲,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的内涵,歌唱者理解得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情感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只有在广泛了解民族声乐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用真实情感去表达音乐。比如演唱《我的祖国》,我们知道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歌曲采用抒情与激情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战士们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部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是以抒情为主的女高音演唱形式出现,思乡之情涌来,仿佛使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河山是多么美丽。后一部分音区与速度改变,与前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副歌性质,在演唱时应该怀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歌词和优
7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7页
美的旋律展示主题,使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最好的表现。
3.准确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风格”主要是指作者由于各自的经历,个性,立场观点的不同,在处理题材,体裁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形成的不同特色,这种“特点”往往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民族,阶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准确把握作品中体现的情感风格是重要的。此外,不同的地区或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这种“不同”在音乐上则表现为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或本民族特有的音调。例如:彭丽媛演唱《在中国大地上》时热情、奔放,有活力,把鲜明的节奏感唱出来了,高音唱得飘洒有力, 气息一直拖到底。《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民歌,蒙古族世代居住在草原,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蒙古族人的性格豪放,直爽,具有大草原般辽阔宽广的胸怀,这首歌充分地体现出了这个民族的气质和性格特点。它的曲调悠扬辽阔,节奏自由,尾音拖长,情绪热烈奔放,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要想唱好一首歌,一定要对它的风格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演唱的气质,格调,情感等方面才能处理好。
(二)处理好作品的速度与力度变化是情感表达的关键
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演唱中情感表达更加深刻、音乐形象和人物感情更加突出的有效方法,因而演唱者要注意歌谱中各种速度、力度及表情记号。
1.速度的有效把握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时节拍的相对快慢程度。在音乐表现中,速度的准确与否是至关重要的。速度对一首歌曲来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有时由于感情表现上的需要,也有松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很微妙的内心感觉的松紧变化,是动中求静,静中有动的微小变化。如:《长城谣》“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歌曲唱到“奸淫掳掠”处,由于触景生情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形成感情上的小波澜,因而产生了静中有动的变化,节拍稍有“紧”的趋势。当唱到苦难当的“苦”和“当”字时,则是动中求静,节拍上要稍“松”一些,速度上“撤”一点,这样处理后,歌曲苍凉悲壮、人民群众家破人亡、离井背乡的痛苦生活就表现的更加到位,从而表达出人民对敌人的仇恨,激发起人民团结一心,筑成新的长城的爱国主义情怀。
2.力度的有效把握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时音量相对的强弱程度。力度的强弱变化有助于表达音乐中某种
8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8页
性格和表情。歌唱中力度的强弱变化,首先是根据情感的需要和作品的要求,按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来处理,同时又要结合语言逻辑的重音来处理。如:《黄水谣》中“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其中“麦、肥、豆、香”处在节拍重音位置,而“肥”“香”又是强调的逻辑重音,演唱时应予以突出强调。有时,力度的强弱变化要根据歌曲的需要整体布局。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整首歌曲采用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处理手法,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由远处而来,又由近远去,直到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景。
总的来说,欢快、昂扬情绪的歌曲,速度快、力度强一些;抒情的歌曲,速度平稳、力度一般;恬静或压抑情绪的歌曲,速度慢、力度弱一些。当然,这都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歌曲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分析,灵活处理。 (三)正确地咬字吐字、美化音色是情感表达的枢纽
民族声乐是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的艺术,完美的民族歌唱作品,一定是词、曲、声、情四者的完美结合。用正确的咬字、清晰的吐字传达歌曲的意境,做到“字里传情”,美化音色,是民族演唱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1.演唱要“字正腔圆”,实现“声情并茂”
民族演唱中,声音和情感必须是一个完美整体,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歌唱艺术。演唱时当然先要字正腔圆【1】,每一句都要清晰质朴。其次,要使声音和歌曲表达情绪相互交融的良好状态,即“声情并茂”才是歌唱的最佳表现效果。例如,《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首歌其中的一段,描绘小芹以洗衣服为由,背着母亲到村口河边去等小二黑归来的纯朴可爱的形象。“清粼粼的水来,蓝个莹莹的天”,音乐清澈飘逸优美,仿佛进入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山乡村落。此时歌唱者声音应明亮、亲切、柔媚,表现小芹那似山泉般纯净可爱的心灵。为了突出民族风格,在声音位置、气息的动作和咬字、吐字方面需要调整,声音位置比较靠前,共鸣相对清淡,声音在口咽腔着力点移到软口盖和硬口盖的交接处,中声区面罩部位共鸣感觉多一些,唱高音时只需要将声音“作狭、作细、作锐、作深”像宝塔一样,越到上面点越小,充分表现我国语言的韵律美。
2.根据曲风的不同处理咬字,实现“情感升华”
【1】
“字正“就是要把歌唱中的语言表达清楚,发音吐字要准确真切,合乎四呼五声的规律;“腔圆” 就是要使发
出的声音通畅圆润。“字正” 和“腔圆” 二者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在歌唱中要得到通畅圆润的声音就一定要将字音表达清楚。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声乐的最高审美标准,也是歌唱者必须掌握的技术问题。
9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9页
民族演唱者只做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还不完美,还应该运用科学的演唱技巧
和表现方法,唱出作品特有的风格和韵味。在演唱雄壮有力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情绪较激昂的歌曲或句子时,归韵快,咬字、吐字的喷弹力较强,结实有力,声音以“刚”为主。如: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演唱情绪欢快热情奔放的歌曲时,口腔的动作小而灵利,字词发音的全过程较快,以轻快、有弹性色彩较明亮为基调。演唱情感内在而含蓄,速度较慢而深情的抒情歌曲时,字词的润色最丰富,字词发音的全过程比较慢,收韵也较慢,声音以“柔”为主。如:《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中“妈妈我想对你说„„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妈”字唱时应先哼呜,在唱出字头并强调延长后再归韵。
3.准确把握衬词的演唱,实现“点缀主题”
在民族演唱的歌曲中大都有衬词,虽然其没有实际的语义,但是在歌曲中它既能反映出民族的特点又能巧妙地推动情感的表达,起到点缀主题的作用,做到以字传情。例如:藏族歌曲中经常出现的“呀拉索”,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中的“罗儿”“欧朗罗”“朗朗扯”“匡扯”等是其典型的衬词特点。在《谁不说俺家乡好》第一句中的“山”字和倒数第二句的“得儿”演唱时在下面加上一个小三度的装饰音听起来就乡土风味十足了。
4.斟字酌句把握语调的变化,实现“画龙点睛”
就字而言,它有四种声调:阳平、阴平、上声、去声,而且都有不同的调值,作曲家往往是根据调值来确定旋律走势的。在许多民歌中由于受到地方语言的语调影响,会使民歌旋律带有地方特色。另外,对于很有情绪的特点表达可以在某一句中的某字进行特殊的处理,以寻求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例如《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中“来”和“天”字,为了表现小芹的心灵像泉水一般纯净,在演唱中可将字的头腹尾连接过程放慢,近似于“拼读”式的演唱,从而体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5.恰当处理呼吸方式,实现“一气呵成”
在民族演唱中,气息和情感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演唱者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情感,演唱就是一种情感的表露,是真情的宣泄,歌唱者自身情感表达方式由自身的歌声而发,而歌声的支持者就是与情感相融合的呼吸。歌曲演唱时,一般应在休止和歌词的“句结”
【1】
【1】
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
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常用的衬词有:啊、哎、吧、哪、噢、啦、呀、嘿、嗬、哟、呵、唉、嗯等。
10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0页
(一句完结)处吸气。一个乐句有时可以分成两旬唱,有时绝对不能分成两句,这就是音乐上的“句逗”,在歌唱上又叫“气口”。如:《祖国颂》分节歌部分中“你看那石油滚滚流成海。”可在“你看哪”后吸气,或直接到“流”字前稍有留顿抢吸一点气,这样既可夸张表现石油滚滚奔流而出的气势,又给后面饱满的歌唱填充气息。也有时把两句或部分歌词连接起来一口气唱完,可以获得特定的效果。如:《黄水谣》第三段“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此处虽然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但与第一段要有明显的区别,情绪是痛苦而深沉的,要表现出在日寇蹂躏下人民遭受苦难的情绪,因此演唱时,可将“妻”字分配到前面一口气唱完,这样处理情绪会更到位。
四、民族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实践应用
每首歌曲都有各自的情感表达,是深情赞颂还是亲切自豪,是欢快热情还是庄严雄伟,是明朗开阔还是真挚自然,或是哀婉伤感,歌曲所表达情感的交流都是通过许多的手段来体现的。想要唱好一首出色的民族歌曲,在唱曲的同时一定要唱出情感,关键在于以情带声,只有把感情融入歌中,歌曲才会更完美。 (一)情感表达力求亲切真实
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抛弃那些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的东西, 使演唱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恰到好处。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好演唱的情感表达分寸; 要分清喜怒哀乐的情感,挖掘人物的内在性格、心境。无论任何感情都需要动之于心,只有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感情才是真实的,在演唱中灌注真情实感,用心体会歌曲,使内心感受和歌曲融为一体。正如俗话言“景入浓时才好看,情到深处才动人”。 (二)情感表达力求设身处地
演唱时应把歌中的角色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例如山西民歌《走西口》,它的背景是一对新婚夫妇,为生活所迫,丈夫决定到关外谋生时,妻子依依惜别的动人故事。在演唱这首歌时,演唱者应深刻体会亲人间在背井离乡,生死离别的凄婉和依恋之情,尽量设身处地的去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置身于歌曲的角色中,从而能更好的演绎出这首民歌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三)情感表达力求神形兼备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有很多歌曲、歌剧,感情起伏、复杂,仅靠声音是不能把
11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1页
作品内涵表现得细腻透彻的,更加需要形体的表现及借助眼神,才能更传神达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艺术表演的一部分。如我们要学习戏曲中眼神的运用,目不空发,手不虚指,要使观众看到你所唱的内容在眼神里反映出来,适当的手势表现出来,眼到手到。要将气、声、形、神富于情、景、意、境之中,头脑里也有丰富地旋律音响及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样的表情才自然得体。 (四)情感表达力求融入个性
对于同一首歌,由于演唱者自己的喜爱和个性特点以审美意识、观点、情趣、习惯、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形成了在感受、反映、理解和好恶上的千差万别。演唱者必须借助对人和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去突破一般人的心理定势,在声乐作品情感的激发下,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融入独特的艺术特色,实现二度创作【1】。例如,著名歌唱家卡拉斯和萨瑟兰在演唱唐尼·采蒂的歌剧《拉梅儿穆的露琪娅》时,就有不同的情感处理,卡拉斯倾心于激情的表现,使露琪娅这一角色有气魄和激昂的表现;而萨瑟兰创造的形象比较抒情、温柔,两位歌唱家独具个性的演唱,使同一个音乐作品产生了迥然不同的情感,使我们感受到演唱所具有的魅力。
结 论
歌唱是表演的艺术,是一门融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一门精益求精的艺术。在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乐记》就提出了“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的观点, 可见情感的表达在音乐艺术中的份量之重。演唱者的最高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唱得悦耳动听,还要唱得发人深思、感人至深。所以, 演唱的生命在于传达音乐中丰富的内涵及人类的情感,在歌曲演唱中所有的创作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使作品的思想感情得以完美的再现。
在民族演唱中,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是做到“声情并茂”的根本。要表现好一个民族音乐作品,就要置身于作品的情景当中,去深入体验,为其感动,受其感染,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或者声音上的包袱,以充满激情而又放松的状态进行演唱。当演唱者以真挚的情感发声,并把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民族性感情特色与自己的演唱风格和音色特征融为一体时,歌曲的感染力、感受力、传唱力才能发挥到极致,“声情并茂”、“个性鲜明”才能完美呈现。
【1】
二度创作是指歌唱家把作曲家的作品在演唱前再一次进行处理,也就是怎第表现作曲家的思想感情的
创作。词、曲作者写出一首作品,叫第一创作。那么二度创作要靠歌手自己来完成。
12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2页
要处理好民族歌曲演唱的情感表达,就要善于透彻地分析作品的情绪色彩和风格
韵味,选择合适的速度和力度,注重咬字吐字、美化音色,恰当地把握呼吸,运用这各种手段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才能使听众达到悠然神往,回味无穷的效果。提高民族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努力提高声音技巧和文学艺术修养, 增强对作品的把握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情感表达的能力, 充分发挥情感表达的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演绎那有思想感情的民族声乐作品。
13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3页
致 谢
四年一个轮回,四年前,我们怀揣梦想、带着希望走进我们理想中的大学,而四年后的如今天就要离开,满是不舍与依恋却注定要走。毕业论文正代表着大学的终结,完成它既有一种收获感,又有一种失落感,可无论如何它代表着我四年的努力,代表了我四年的历程。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教师冯秋佳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的选题与构思到资料的收集、论文修改,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冯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冯秋佳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的青山绿水,感谢音乐系教导过我的老师们,你们的人格魅力永记我心间。感谢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你们,我的大学才算完整;感谢寝室的密友,光辉岁月中不管成败,友情最可贵;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由于资料的缺乏,这篇论文中不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笔者也将认真的接受各位专家教授给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14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4页
参考文献
[1]吉莱斯波.乔治·克拉姆.一位作曲家的简介[J].音乐研究,1989(1). [2]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 [3]赵元任:《赵元任音乐论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 [4]杜晓慧.略谈声乐演唱中语言的情感体现[J].中国音乐.1999(4). [5]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6. [6]孙玉文.浅谈歌唱的情感表达[J].大连大学学报.2001(1). [7]汪琦.美声模唱名师指点[M].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1. [8]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朱榕端.音乐演唱中情感与情绪的关系[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7(1). [10]张艳丽.音乐艺术教学与民族情感教育[J].艺术教育.2007(4). [11] 周基蓉.浅谈歌唱中情感的运用[J].教育广角.2008(2).
[12]王健.浅论歌唱情感表达的三要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5). [13]任莉.民族歌曲演唱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