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速公路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惠双权
陕西高速集团
摘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我国的各个企业在其中还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与我国各个企业发展情况的好坏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总会因为管理模式处理不当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生产和经营模式发生改变。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可以借助科学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控制。本篇文章就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进行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高速公路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建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全面预算管理被各个企业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尤其是得到了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广泛应用。在进行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管理时,在管理工作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高速公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分配和安排,同时也提高整个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水平。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缺乏、企业的预算管理缺乏一定的组织保障、企业预算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等,这样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高速公路企业今后的发展。为此,为了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自身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在高速公路企业中顺利的开展,同时有效提升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增加了高速公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主要指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全员性;第二个是全程性;第三个是全方位。所谓全员性主要是指在进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企业的全体员工一同参与,紧密配合,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存在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工作受到影响;所谓全程性主要是指在进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运行时,无论是编制过程,还是执行过程,各个环节都要进行预算管理;所谓全方位主要是指进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其中涉及的经营预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统筹预算管理以及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特点主要是指通过预算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管理,进而实现预算成为一种管理方式。预算管理主要是以市场作为标准,通过全面的机制来讲市场的需求考虑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中的权力控制管理的方式,更是一种管理体系的安排,始终秉持着权、责、利同等的原则,进而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性
所谓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性,主要是说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时,管理框架必须要围绕着企业的运行情况开展,同时还要全面符合战略要求,进而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顺利的实施。
二、高速公路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速公路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缺乏
虽然我国有一部分的高速公路企业已经采用了相关的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预算编制、资金预算管理等工作存在问题,进而给给后续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高速公路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缺乏,使得工作重心偏向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上,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片面性,就会直接影响全面预算管理不可以在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高速公路企业的预算管理缺乏一定的组织保障
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上建立的,这也就导致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只是帮助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甚至会有人误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主要的工作职能就是实现企业财务的支出和规划。这种现象的存在,会给我国高速公路企业造成了误导,进而导致高速公路企业的预算管理出现缺乏组织保障的问题。一部分高速公路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即使有的高速公路企业建立了相关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但是由于缺少一定的组织保障,进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自身的作用得不到全面的发挥,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如同摆设。
(三)高速公路企业预算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
导致高速公路企业预算信息化管理存在滞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该项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成本,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购买;第二个是高速公路企业具备相似的管理设备;第三个是一部分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符合管理需求,再加上在应用这项设备时,就需要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接受培训就需要支付出一大笔的培训费用。
三、对高速公路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一)健全预算编制基础资料和数据
预算编制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时,就需要得到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这些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由于,全面预算正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没有得到完善的数据资料,这就给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得到这些数据的支持,就要第一时间和各个部门做好沟通。并做好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这样可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而对高速公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策略进行完善。
(二)加强内部交流与沟通
在进行高速公路企业预算编制时,要秉持着纵向和横向的交流原则,也就是说总企业与子企业之间、总企业部门与子企业部门之间、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做到友好交流。站在某种角度上来看,友好的交流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开展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纵向和横向的交流。第一是知识方面的交流。对于跨部门的企业来说,在进行管理培训时,要实现总企业与子企业之间、总企业部门与子企业部门之间做到知识的分享和交流。第二个是会议制度交流。总企业与子企业之间、总企业部门与子企业部门之间、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要进行定期会议的召开,通过之间的交流,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改进。
-54-
企业管理/环球市场
(三)建立健全公司行政负责人责任制
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企业中可以顺利的开展,建立完善公司行政负责人责任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企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预算情况和企业的实际业绩进行对比,进而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将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改正和监控。因此,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好的落实,除了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之外,还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并选择一个专业的人员进行监管,落实措施。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让我们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了全面认识,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中来,不仅可以将高速公路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同时也可以提升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通过本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阐述,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高速公路企业管理中来,不仅可以实现高速公路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同时也给我国高速公路企
业的今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 浅谈高速公路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 商业经济,2010,11:65-66.
[2]金莉. 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全面预算的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6,14:106.
[3]杨冰.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实践[J]. 财经界(学术版),2012,03:94.
[4]刘志福. 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企业中的运用研究[J]. 商业会计,2015,04:61-62.
[5]胡艳秋. 基于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对策探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5,07:212.
[6]陈永平. 浅谈高速公路全面预算管理[J]. 会计师,2013,20:77-78.作者简介:惠双权(1981.7–),男,陕西咸阳,汉,本科,中级经济师,经济管理,单位:陕西高速集团西汉分公司,处级,研究方向:交通经济,计划经营科。
上接(第53页)
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3.3拓展人才招聘渠道
就目前而言,企业的招聘大致可以分为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两大类,前者能够在提升人力资源储备,拓展人才队伍的同时,使得企业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而且新的员工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后者则可以将招聘成本控制到最低,而且可以对企业本身的员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于中小企业本身而言,应该将多种不同的人才招聘渠道相互结合起来,立足岗位需求进行招聘渠道的选择,充分考虑经营规模、业务需求、员工结构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优秀人才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确保招聘工作的有效展开。
3.4注重招聘效果评估
应该认识到,招聘环节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还应该做好招聘效果的评估工作,从整个招聘环节中总结经验教训。对此,中小企业在开展人才招聘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招聘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招聘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评估最佳的招聘渠道和招聘手段,为后续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3.5强调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一种微观文化,同时也是企业发展中的一张无形资产[7]。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作为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可靠手段,其能够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应该在招聘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使得应聘者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念,并且在了解的过程中产生对于企业价值取向的认同,从而更好的融入到企业中,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保证良好的招聘效果。
3.6规范人才招聘流程
首先,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各部门提供的招聘计划书进行收集和总结,明确需要招聘的人员数量、岗位任职需求以及到岗时间等信息,对其审批签字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需要进行招聘需求的理性分析,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采取不同的招聘渠道,确保招聘工作的有序展开。然后,应该对人才的招聘流程进行规范,不同的岗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招聘流程,以保证良好的招聘效率。例如,对于一些高技术需求的岗位,可以通过简历分析、面试、笔试
[6]
等进行逐层筛选,对于一些不需要较高专业技术的岗位,则可以适当简化招聘流程[8]。
3.7优化企业门槛设定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在明确岗位需求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与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对岗位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既不能随意制定虚高的岗位门槛,影响应聘者的积极性,也不能随意降低岗位标准,影响人才招聘的效果。应该避免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回归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将目光更多的放在人才的能力和态度,而不是学历方面,在充分保证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应聘者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考虑,而不应该局限在某一个恒定的标准上。
4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完善,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力量,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招聘的方式,拓展人才队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招聘工作的重要性,强调招聘的每一个细节,提升招聘的有效性,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武辉芳.中小企业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29-30.
[2]王慧芳.中小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78,89.
[3]杨启斐.浅谈中小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48.
[4]尹沛东.中小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0):92-93.
[5]涂思圆.中小企业员工招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3,(13):29-30.
[6]万琼.中小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2):44-46.
[7]孙庆凯.中小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3):30-31.
[8]高翼.我国中小企业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智富时代,2014,(10):72.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