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观察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36· 四川医学2002年5月第23卷(第5期)Sichuan. ̄4edical n 2002.Vd 23,Ⅳ。5 ,痛、乏力、嗜踵、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意识 模糊,重者癫痛发作、肢体活动障碍、帕金森综合征、浅 至深昏迷,少数患者有迟发性脑病。HbcO定性试验阳 性,脑电图均异常。人院后主要给予高流量吸氧、能量 合剂静滴等改善脑供氧、加强神经细胞营养的治疗,重 症加用地塞米松、速尿等,均治愈出院。 由前脉络膜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是血运的 薄弱区,故苍白球此处更易发生缺血缺氧,导致坏死、 软化,小脑和海马回则受损较轻 。故一氧化碳中毒后 患者脑CT表现具以下特点:①病变在脑内双侧苍白 球对称性出现低密度影,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性CT 表现;②脑白质区则为广泛对称性密度减低,小脑和海 1 2脑CT表现:20例中,18例在发病后3周内作头 颅CT平扫,8例在双侧苍白球或基底节区出现密度减 低影,10例脑白质出现广泛、对称性密度减低影,2例 在发病1周内作头颅CT平扫,无异常发现,1周后1例 复查发现双侧苍白球出现密度减低影。同时我们发现: 临床症状越重的患者头颅CT改变越广泛,随着临床 症 陡的好转复查头颅CT发现原低密度区范围也有缩 小 2讨一马回最不易受损;③临床症状越严重的患者其头颅CT 低密度区越广泛;④脑CT检查在发病后2周阳性率晟 高;⑤随着脑CT低密度区明显缩小,病人临床症状也 逐渐减轻。因此我们认为脑CT扫对本病的诊断及病 情转归有重要意义:CT扫描上述特点不仅有利于与 其他缺血性病病的鉴别,明确本病的诊断,而且能了解 损害部位和范围,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同时能判断预 后及转归。 参考文 献 中风 论 1 刘亢丁.一氧化碳中毒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CT、病理与临床与神经症病杂志.1995,12(4):218 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双侧苍白球 门急诊急-陛心肌梗死、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观察 魏育生,苗挺,杨俊芬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1 6)) 【关键词】心肌梗死 · 肌点 心肌醇 【中图分类号】R542.2 2 R542.2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501(2002)05—0536—02 我们对门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患者血清 GOT、CPK、I.DH进行测量,并与健康人做比较,现报 告如下。 表l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台■(U/L, 土 ) 1临床资料 1.1 对象: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且在发病后12小时内 来门诊急诊求治的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36例, 与对照组比:0P<0 05.②尸<0 001;与心肌毙组比@P<O.06 ④P<O 01 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 1.6岁;心肌炎组34例,男 2n捌,女14例,平均年龄40.4岁;健康对照组36例,男 20例.女1 6例,平均年龄5o.2岁。均经体检和实验室 检查排除了冠心病、高血压病、肝、肾及甲状腺疾病等 的健康人。 2讨论 本文所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急诊就诊患者。不做动 态追踪观察,旨在探讨血清心肌酶在急性心肌梗死和 心肌炎之间的差异,以便为门诊急诊医生早期鉴别急 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提供参考数据。血清心肌酶检测 早已成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1.2 方法:对患者或健康人抽血2ml,分离血清,用 RA ICO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GOT、CPK、LDH含 量。 i 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 ±s表示.采用f检验。 1.4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GOT、CPK、LDH较 般CPK在心肌梗死起病3~6小时即开始增高, 18小时达高峰,GOT在起病6~1 2小时开始增高,18 ~健康人,心肌炎患者显著增高(尸<0.O1或尸<0.05),而 心肌炎患者G0T、CPK含量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尸> 0.05),LDH则显著高于健康人(P<O.O1) 见表1。 36小时达高峰。I DH在起病12~24小时出现,3~6 天达高峰,尽管如此,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病12小 时之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不论是CPK,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网川医学2002年5月第23卷(第5期) s r …Mealie'e1.而 ha1.200g.v 23,Ⅳ。5 ·537· 还是GOT或I DH,其含量均显著高于心肌炎患者或 健康人.而心肌炎患者CPK、GOT含量与健康人无显 著差异,但I DH显著高于健康人。国内有学者报道,心 肌炎患者血清GOT、CPK、LDH均可较健康人高,但 增高程度没有心肌梗死患者明显,与本文研究结果是 基本一致的。 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I临床观察 王殿超 (攀钢密地职工医院,四川攀枝花61 7063) 【关键词】前列腺摘除末【中围分类号】R697 .3 硬膜外自控镇痛 间断给药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501(2002)05—0537一叭 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常有切口疼痛和膀胱痉挛 性收缩痛.一般镇痛方法效果差,并发症多,我院采用 硬膜外自控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长期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 反射亢进.发生率高达45.o ~85.8 ],前列腺摘除 术后由于手术刨伤,留置导尿管,前列腺窝内气囊压迫 及膀胱冲洗等,可产生膀胱痉挛,患者常有伤口疼痛, 肛门坠胀.部分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性收缩痛,导致术后 出血。以前肌注、静注镇痛药,硬膜外给吗啡等出现镇 1 1一般资料:对我院1 997年5月至2001年6月住院 患者100例行前列腺摘除术,ASA为I~Ⅱ级,年龄 为5O~76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前列腺增生96例, 前列腺癌4倒,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29例。 1.2方法:100例患者T一 或I ~。持续硬膜外麻醉,效 果佳.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A组5O例术后注人 0.25 布比卡因5m]作为负荷剂量,随后硬膜外导管 连接镇痛泵(PCA),预先在PCA专用药袋内配好药 量,用吗啡5rag,氟哌啶5mg.布比卡因100mg,生理盐 水100ml。调节PCA注药速度为1.8~2mt/h,并设定 痛效果差,并发症多的缺点。 对于硬膜外注人吗啡,吗啡渗透硬膜后作用脊髓 相应节段吗啡受体,起到镇痛作用,但可出现延迟性呼 吸抑制,胃肠功能恢复差,并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有作者报道。 将硬膜外间断给药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 效果良好,据我们观察,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易污染,给 药时间不易掌握,副作用多等缺点,不易被病人接受。 而实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微量持续给药,用药量小,无 副作用,对全身影响小;病人觉不适可自我追加给药, 镇痛效果确切,并且对病人心理方面也有治疗作用;利 于病人术后咳嗽,减少肺部感染,利于减少心血管并发 症,促进病人早日恢复。 病人自控镇痛(P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 追加量为2ml,锁定时间为3O分钟。B组 O例为吗啡 2mg,生理盐水10ml,术后给药,1天重复1次,两组硬 膜外导管均保留3~4天。 1.3统计学处理:计量f检验,以 ±s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x2检验。 1.4结果:两组患者切口痛,膀胱痉挛性收缩痛,拔尿 管的结果观察P<0.05,A、B两组恶心、呕吐、胃肠功 能恢复结果观察P<0.0l,A、B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 异,A组明显优于B组。 袁1 A、11两组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等情况比较n 法,其最大优点是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感受自行给药, 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恢复快。 参 考文献 1 帮观恩.等.硬膜外注药止痛法在前列腺摘除术后应用临床泌尿 外科杂志、1997.12‘1)}56 2李天佐,等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月]于前列腺摘际术后镇痛.中华 麻醉学杂志、1995.15(7):3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