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试题精选(1)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9秋•吴江区期末)如图是心脏四腔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右心房收缩,血液流向① B.①里流动的是动脉血
C.①里的血液是从肺部流回心脏的 D.①的壁最厚,心肌发达,收缩力量强
2.(2019秋•吴江区期末)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小沁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的图象,图中标注的管道3应该是( )
A.导管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3.(2019秋•镇江期末)在观察猪的心脏结构实验中,我们看到与肺动脉相连的部位是( ) A.右心房
B.左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室
4.(2019秋•海州区期末)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可以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都可能
5.(2019秋•海州区期末)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在血液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6.(2019秋•淮安区期末)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哪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较厚?(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室
7.(2019秋•淮安区期末)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8.(2019秋•淮安区期末)在心脏的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的作用是( )
1 / 24
A.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静脉 B.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C.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心房 D.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9.(2019秋•淮安区期末)某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划破了小腿,伤口红肿发炎。为了消炎防止感染,医生建议按处方口服消炎药。那么消炎药经过口腔到达伤口的途径是( ) A.只经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10.(2019秋•仪征市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人体血液成分中,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红细胞 B.人体血液成分中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C.人体血液成分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值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 D.观察血细胞涂片时,其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11.(2019秋•仪征市期末)如图为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①流的都是动脉血 B.①①①都是静脉 C.与左心室连接的血管是①
D.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12.(2019秋•仪征市期末)当尿液中发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
2 / 24
A.1
B.2
C.3
D.4
13.(2019秋•常熟市期末)下表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后能得出的结论是( )
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气体(%)
20.96 0.04 79.00
呼出气体(%)
16.40 4.10 79.50
A.吸气时只吸入氧气,呼气时可呼出多种气体 B.呼气时只呼出二氧化碳,不呼出氧气 C.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D.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比例低
14.(2019秋•清江浦区期末)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 ) A.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汗腺排出汗液
15.(2019秋•清江浦区期末)下列人体排出的废物中不属于排泄物的是( ) A.粪便
B.尿液
C.汗液
16.(2019秋•东海县期末)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流动脉血的血管就是动脉
B.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动脉 C.动脉的作用是将全身的血液回收到心脏 D.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动速度快
17.(2019秋•东海县期末)如图是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 / 24
A.图中1和4分别代表气管和膈
B.A图演示呼气,B图演示吸气 C.呼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小 D.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大
18.(2019秋•赣榆区期末)人体内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组成 B.血液经肾小球的滤过,即可形成尿液 C.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D.尿液中有大量蛋白质可能肾小管病变
19.(2019秋•赣榆区期末)人体的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①鼻毛 ①喉
①气管的内表面密布纤毛的黏膜 ①鼻黏膜 ①咽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20.(2019秋•盱眙县期末)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①的细胞内无细胞核
B.人体出现炎症时①的数量会增多 C.①的功能只能运输氧气
21.(2019秋•盱眙县期末)如图是截取人体的某部位的三种血管的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 24
) )
A.①是动脉 C.①是毛细血管
22.(2019秋•兴化市期末)毛细血管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特点不包括( ) A.分布最广
B.管壁最薄
C.管腔最大
D.血流最慢
B.①是静脉
23.(2019秋•邳州市期末)血管肺静脉中流动的是( ) A.静脉血
B.一半动脉血,一半静脉血 C.动脉血
D.大部分是动脉血,小部分是静脉血
24.(2019秋•仪征市期末)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 ml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输血时应先考虑万能血“O”型血 D.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5.(2019秋•淮安区期末)如表是原尿和尿液的3个样品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单位:g/100mL)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葡萄糖 ﹣ 0.10 ﹣
蛋白质 ﹣ ﹣ ++
无机盐 1.60 0.75 1.60
尿素 2.00 0.03 1.50
尿酸 0.000 0.002 0.020
红细胞 ﹣ ﹣ ++
白细胞 ﹣ ﹣ ++
表中样本C表示的是( ) A.正常人的尿液 C.正常人的原尿 二.解答题(共14小题)
26.(2019秋•镇江期末)图甲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乙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中血液由①出发,流经ABD再流回①的循环叫做 ;血液由①出发,流经CJIH或CEFG
5 / 24
B.不正常人的尿液 D.不正常人的原尿
再流回①的循环叫做 。
(2)甲图中①和①、①和①之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 。
(3)尿液的形成要经过两个过程,即乙图中的① 作用和① 作用。 (4)乙图中①内的液体成分中若含有血细胞,则此患者病变部位应该是 。
27.(2019秋•海州区期末)如图为人体血液的部分循环示意图,A、B、C分别代表心脏不同的腔,①、①分别代表不同的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中填字母,“___”上填结构名称) (1)根据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人体血液循环分为 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A]与[B]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 。
(3)肺循环的起点是在心脏的[ ] 。在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 。
28.(2019秋•铜山区期末)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为肾脏的纵剖面图,每个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内大约含有120万个乙图所示结构,我们把乙图所示结构叫做
(2)乙图为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A] 和[B] 两部分。
6 / 24
(3)丙图C肾小球中的血浆和D中原尿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D中液体是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形 成的。
29.(2019秋•铜山区期末)如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呼吸时的表现,膈顶部在下降,请据图回答: (1)此时进行的是 ( 填吸气、呼气),膈肌处于 (舒张、收缩)过程,肋骨 填上升”或“下降”)。 (2)此时胸廓在 (填增大,减小),肺内的气压在 (填增大 减小)。
30.(2019秋•铜山区期末)如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①①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①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注:O 2为氧气,CO 2为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经过过程 (填序号)含氧量会升高;当氧气进入 后,用于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过程①是指 的气体交换过程。
(2)请从下面ABCD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横线上。过程①是通过 实 现的,过程①通过 实现。 (A.呼吸作用B.扩散作用C.呼吸运动D.光合作用)
31.(2019秋•东海县期末)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 ]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 。
7 / 24
(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 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 。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 。(至少写出两条)
32.(2019秋•赣榆区期末)如图1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2是肺泡处气体交换模式图,图3是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人体的呼吸系统中【5】 是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填“呼吸运动”或“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3)呼气时,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b气体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出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此时血液中的b气体浓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肺泡内该气体的浓度。 33.(2019秋•徐州期末)如图是人的呼吸、泌尿与血液循环关系示意图,字母A﹣D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字母Ⅰ、Ⅱ表示相应器官或结构,数字表示相应的管腔。请据图回答问题: (1)Ⅰ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1和3、2和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 →动脉。
(2)肺循环的起点是 (填序号),经过B过程,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气体是 。 (3)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经过【C】 和【D】重吸收过程形成尿液。 (4)若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人体的 或肾小管出现了病变。
(5)某同学患急性肠炎,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作跟踪调查,可最先在心脏的 处(填序号)发现这种药物。
8 / 24
34.(2019秋•扬州期末)如图为人体肺泡内气体交换示意图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
(2)图中①表示 气体由血液进入肺泡,它是由细胞 作用产生的,①表示 气体由肺泡进入血液。
(3)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 (填“舒张”或“收缩”),胸廓容积变 ,气体进入。
35.(2019秋•兴化市期末)(1)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如图为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玻璃钟罩代表 。①是橡皮膜代表 。当①向上顶时,气球瘪了,这个过程就是 (填“吸气”或“呼气”);当①向下拉,这个过程就是 (填“吸气”或“呼气”)。
36.(2019秋•徐州期末)如图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9 / 24
(1)肺循环的起点是[ ] ;若某人感冒,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 。
(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
(3)若E处代表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则进食1小时后,流出小肠的血液与流入小肠血液相比较,其成分的变化是 。
(4)图中(二)表示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中的 的环节
(5)在人体中的毛细血管两端有同为动脉,同为静脉,分别为动脉、静脉三种情况,它们分别位于人体的 部位。
A.肺、肾小球、肝脏 B.肾小球、肺、肝脏 C.肝脏、肾小球、肺 D.肾小球、肝脏、肺
37.(2019秋•兴庆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和血细胞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心脏结构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和[ ] 。 (2)心脏有4个腔,其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 。
(3)血液从图中D出发流进b,最后汇集到c流回到A的过程叫 循环。 (4)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主要有 和 。
(5)写出乙图中字母代表的血液成分。A ,B ,C 。 (6)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 。
(7)当人受到轻伤流血时,伤口会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 的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保护人体健康的是 ,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 (8)下列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核的是 。
10 / 24
A.组织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白细胞 D.神经元 38.(2019秋•邳州市期末)根据呼吸系统的结构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
(2)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是[ ] 。有的人边饮食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误入 ,引起剧烈咳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平常所说的痰是由[ ] 和支气管形成的,因为痰中含有 ,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4)将人体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 。
39.(2019秋•徐州期末)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 ]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 。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 交换。
(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 气体含量增加。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 应处于 状态。
11 / 24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期末考试《人体内平衡的
维持》试题精选(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答案】B
【解答】解:A、①右心房收缩,①右心房与①右心室之间的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①右心室;A正确。 B、心脏的左半部分流动脉血、右半部分流静脉血,简称“左动右静”,①是右心室,内流静脉血;B错误。
C、血液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后,通过肺静脉流回心脏的①左心房;如下图:
因此C正确。
D、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各腔壁的厚薄是与输送血液的距离相适应的,①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壁最厚。D正确。 故选:B。 2.【答案】C
【解答】解:图中1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2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是毛细血管。图中3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 故选:C。 3.【答案】D
【解答】解:心脏各腔与血管的连接如图所示:即: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因此肺动脉与心脏相连的腔是右心室。
12 / 24
故选:D。 4.【答案】C
【解答】解:静脉与动脉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管壁厚,不适宜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处。 故选:C。 5.【答案】A
【解答】解:如图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但血浆所占的容积较二分之一多些,因此血液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血浆。 故选:A。
6.【答案】B
【解答】解: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13 / 24
故选:B。 7.【答案】A
【解答】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膀胱是储存尿液的作用,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其中肾脏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可见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因而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A。 8.【答案】D
【解答】解: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B
【解答】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口服消炎药后,经过消化道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后,经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头部处毛细血管→伤口部位(体循环),因此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途径是先进人体循环,接着进入肺循环,后又进人体循环。 故选:B。 10.【答案】A
【解答】解: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A错误; B、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B正确;
14 / 24
C、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形成贫血。C正确; D、观察血细胞涂片时,单位体积内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D正确。 故选:A。 11.【答案】A
【解答】解:A、与左心室连接的血管是①主动脉,其内流动脉血,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①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A错误;B、动脉与心室相连,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与心房相连,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输送回心脏。①与左心房相连,①①与右心房相连,所以都是静脉血管。B正确; C、与左心室连接的血管是①主动脉,其内流动脉血。C正确;
D、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血液在两条循环途径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正确。 故选:A。 12.【答案】B
【解答】解:由于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本来不能过滤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没有重吸收作用,因此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2肾小球。 故选:B。 13.【答案】D
【解答】解:A、由表格可知,吸气时不只吸入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错误; B、呼气时不只呼出二氧化碳,还有氧气和其他气体,错误;
C、吸气时不只吸入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呼气时不只呼出二氧化碳,还有氧气和其他气体,错误;
D、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正确。 故选:D。 14.【答案】B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选:B。 15.【答案】A
【解答】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A符合
15 / 24
题意。 故选:A。 16.【答案】D
【解答】解:A、在体循环中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但在肺循环中,动脉内流静脉血,静脉内流动脉血,故A说法错误;
B、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静脉,不是动脉,故B说法错误; C、动脉的功能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故C说法错误;
D、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解答】解:A、图中1塑料管模拟气管,2气球模拟肺,3玻璃钟罩模拟胸廓,4橡皮膜模拟膈肌,正确。
B、图A膈肌舒张,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B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正确。
C、呼气时,膈肌舒张,顶部升高,肺缩小,胸廓容积变小,错误。
D、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正确。 故选:C。 18.【答案】C
【解答】解:A、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A错误;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B错误;
C、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19.【答案】B
【解答】解: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①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①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①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因此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①鼻毛、①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①鼻黏膜。
16 / 24
故选:B。 20.【答案】C
【解答】解:A、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①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正确。 B、①是白细胞,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 ①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正确。 C、①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另外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C。 21.【答案】C
【解答】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①是动脉,①是静脉,①是毛细血管。 故选:C。 22.【答案】C
【解答】解: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23.【答案】C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静脉中流动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故选:C。 24.【答案】C
【解答】解:AB、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AB正确;
C、一般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是在没有同型血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D正确。 故选:C。 25.【答案】B
【解答】解:样品A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样品A是尿液。样品B中含有葡萄糖和不含有蛋白质,因此样品B是原尿;样品C中不含有葡萄糖,表明样品C是尿液,正常的尿液中不含有蛋白质,而样品C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因此样品C是不正常人的尿液。
17 / 24
故选:B。
二.解答题(共14小题) 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是指血液由①右心室流入A肺动脉,流经B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D肺静脉流回①左心房的循环。体循环是指血液由①左心室进入C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JE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GH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①右心房的循环。
(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图中①和①、①和①之间有房室瓣。
(3)尿的形成要经过①肾小球的滤过和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既乙图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4)若①肾小球发生病变,其通透性过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就能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部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并通过尿液排出,形成血尿。 故答案为:(1)肺循环;体循环 (2)房室瓣 (3)滤过; 重吸收 (4)肾小球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A右心房和B右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3)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 故答案为:(1)体; (2)防止血液倒流;
(3)B;右心室;肺部毛细血管网。 2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
18 / 24
(2)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B肾小管,其中肾小球、肾小囊合称为A肾小体。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和血浆相比,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1)肾单位 (2)肾小体;肾小管
(3)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过滤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2)图中箭头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压力减小→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故答案为:(1)吸气;收缩;上升 (2)增大;减小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通过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①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
(2)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式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故答案为:(1)①;组织细胞;组织间 (2)C;B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①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图乙表示人体内的两处气体交换,即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高的动脉血,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的结果由含氧高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含二氧化碳高的静脉血,因此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
19 / 24
(3)图乙中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B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A、B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4)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故答案为: (1)①肺 (2)二氧化碳 (3)气体扩散 (4)氧气 (5)呼吸作用
(6)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者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b 二氧化碳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1)肺; (2)扩散作用 (3)大于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Ⅰ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1右心房和3右心室、2左心房和4左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房室瓣,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
(2)肺循环途径是2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2左心房,图中A、B分别代表的生理活动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Ⅱ代表的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经
20 / 24
过C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D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若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脏的肾单位中的肾小管发生了病变。
(5)肌肉注射药物,药物被毛细血管吸收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1右心房→3右心室→肺动脉→…→患处,因此最先在心脏的1右心房发现这种药物。 故答案为:(1)心室; (2)3;氧气;
(3)肾脏;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 (4)胰岛素分泌不足; (5)1。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2)肺泡中①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①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所以①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①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故答案为:(1)扩散;
(2)二氧化碳; 呼吸; 氧气; (3)收缩; 大。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图中①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①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玻璃钟罩代表胸廓。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A中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B中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21 / 24
故答案为:
(1)呼吸道;肺;肺 (2)胸廓;膈肌;呼气;吸气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即药物最先到达A右心房。 如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3)若E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同时血液中的氧气被小肠中的组织细胞利用,因此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4)图中表示了呼吸的全过程(一)肺的通气、(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5)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的两端均为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前端是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后端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小肠流出后的血管叫肠静脉,肠静脉连通肝脏,肝脏的另一端连通肝静脉,所以肝脏的两端同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一端是肺动脉,另一端是肺静脉。 故答案为:(1)C右心室;A右心房; (2)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3)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4)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5)D
22 / 24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所以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B左心室和C右心房。
(2)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肌肉壁最厚是B左心室。(3)图中D为右心室,从此处开始的路线为肺循环,其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的各部分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所以,心脏的左侧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右侧流动的都是静脉血。所以流静脉血的血管有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b肺动脉。
(5)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乙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6)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 (7)在血液中,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8)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故答案为:(1)B; 左心室; C; 右心房; (2)B; 左心室; (3)肺;
(4)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顺序不限) (5)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6)红细胞;
(7)血小板; 白细胞; 红细胞; (8)B。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呼吸系统的起始器官是1鼻腔,其前部生有鼻毛;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2)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是2咽,有的人边饮食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
23 / 24
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4气管和支气管,因为痰中含有病菌,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将呼气的气体通入到石灰水中,会变浑浊。 故答案为: (1)6肺; (2)2咽;气管; (3)4气管;细菌和病毒; (4)浑浊。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图二中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a是二氧化碳,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吸气,此时①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故答案为:(1)1肺;2呼吸道;清洁 (2)一;气体 (3)二氧化碳;氧气 (4)膈肌;收缩
24 /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