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有朋自远方来 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 ..(3)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 (4)三十而立 _______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温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 可以为(做)师矣 ..B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 不亦君子(有地位的人)乎 ...C 、三十而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困惑) ..D 、择(选择)其善(善良)者而从之 ..11写出二个出自《论语》六则中的常用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六则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六则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
②③
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有器座,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
有满而不覆者哉!”
注:①欹(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到一半。④恶(wù):哪里,怎么。
1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中复习之阅读理解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知之为知之。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4)满则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诲女知之乎!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乙】文谈的是学习 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 与 应该相结合。(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8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下车引之 .. (3)元方入门不顾 (4)未若柳絮因风起 ...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4.[甲]文中用 ,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气氛。 [乙]文中元方是从 和 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4分) 5.《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是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4分)
2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中复习之阅读理解
(四)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7分)
父爱的高度
⑴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⑵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儿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⑶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⑷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驾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
⑸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⑹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⑺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⑻“你不去?”
⑼“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⑽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格格的笑着。
⑾我不知怎么搞的,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⑿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⒀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⒁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⒂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腰,老了。
⒃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5、选文⑴—⑷自然段叙述了一件事情,请概括出来。(12字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第⑷自然段中“父亲”所说的“水漫金山”是什么意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中复习之阅读理解
17、文中第⒁段中,“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你能看到作者怎样的心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试比较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共13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1分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公欣然曰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吾日三省吾身( ) (4)四十而不惑 (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中复习之阅读理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内容上分析,孔子这三句话依次讲的是学习方法、 和 。 (六)阅读《不识字的老师》,完成文后12—15题。(9分)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2、第四段划线句“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老师情感变化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忘不了
1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路瑟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中复习之阅读理解
1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爱如茉莉》,完成文后16—20题。(10分)
爱如茉莉
映子
那是一个飘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读过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小说之后,我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出口说: “妈妈,你爱爸爸吗?” 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 我见从妈妈口中诱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说:“就像茉莉吧。” 我差点儿笑出声来,但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眼神,赶忙把很是轻视的一句话“这也叫爱”咽了回去。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上,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住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肚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给他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1)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和光泽里。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2)他睡眼惺忪地抬起了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爸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着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去买早点,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把茉莉花松松散散地插进空罐头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眼该多有诗意啊,转念又笑自己简直是不可救药地“耍”浪漫。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眼睛:“映儿,
6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中复习之阅读理解
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了?”我好生奇怪。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静静地流下泪来。泪眼朦胧中,那丛丛簇簇的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清香,袅袅娜娜地钻进我们的心中,萦萦而不去。
啊!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16、文章标题“爱如茉莉”,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1)处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8、文中(2)处划线句子是对爸爸的动作描写,写出来“爸爸”(描写的作用)(2分) 19、文中(3)处是写妈妈说的话,请你根据文中的意思,想一想,“妈妈”此时此刻最
有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幸福,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的真情。只要你用
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你会发现爱就在我们身边,对此你有什么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7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中复习之阅读理解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并请摘录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写作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下面两句话。(4分) (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