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小奈知识网


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各行各业的竞争力日益激烈,在这个背景下机械工程加工制造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即在提高加工生产效率的同时控制机械工程加工质量。因为机械工程加工制造业是系统的并且是复杂的,因此,机械工程企业要十分注重影响机械工程加工质量的因素,研发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加工制造工艺,提高机械加工的精确度,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动机械工程加工制造改革,促使机械工程加工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1、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

1.1内部因素

所谓的内部因素指的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机床设备自身误差所导致的零件精密度的因素,这种因素是影响零件精密度的核心因素,也是很难避免的因素。以常见的数控机床为例,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几何误差主要包括以下三点:①原始制造误差:原始制造误差指的是数控机床的各个零部件由于自身结构的偏差所造成的运动位移误差。其中机床控制系统误差和热变形误差属于原始制造误差中的常见几何误差,控制系统误差包括了机床轴系的轮廓跟随误差以及数控插补算法误差。热变形误差主要是机床的部件机构受热变形所造成的误差,受热变形主要由机床内部的热源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②作业时产生的误差:数控机床在进行正常作业时,主要发生切削负荷造成的工艺系统变形误差以及机床振动产生误差。切削负荷所造成的机床、切刀、工件以及工艺的误差又被称为“让刀”,这种误差会造成加工零件的变形,引发加工零件的质量问题。而机床在进行

作业时,由于系统工艺复杂,工序较多,工序较多工作状态不稳定时,就会出现振动现象,从而造成加工产品的几何形状误差,甚至影响到加工产品的质量。③检测系统误差:数控机床的检测系统通过对加工零件的实际位移量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反馈到机床的数控系统,进行调整控制。第一,当测量传感器制造过程产生误差或者安装不当所导致的系统本身的误差;第二,当测量传感器受到机床零件和机构使用误差的影响,导致反馈信息的失真所引起的检测误差[1]。

1.2热变因素

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因素主要是由于机床热变、磨具热变和零件变形导致的。其中零件受热变形是导致加工零件精密度降低重要因素,特别是当时用一些受热性能不好的材料时。例如,以磨削加工丝杠为例,当磨削加工一根长1m的丝杠时,没完成一次磨削,丝杠的温度都会上升4℃,丝杠的拉升程度都会增加0.04mm。当机床工作时,受到内部产生的热量和外部环境的温度影响,机床内部的部分零件温度变化,产生温度势差。由于机床的零件非常复杂也很精密,如果温度和温度势差过高,也会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密度[2]。

1.3受力因素

机械加工的本质是机床根据中央控制命令,精确地控制刀具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割、打磨等机械加工,这个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接触形式,导致材料出现受力变形。例如,一些材料的受力变形性能较差,在进行挤压加工时,零件就会产生一定尺寸上的变形,影响产品的精密度。此外,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产生的盈利和切削时产生的残余应力也会导致零件的精密度降低。

2、机械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问题

2.1机械的精度

机械的精度决定着机械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以及加工后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主要决定因素是各部分的协调和加工材料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精度,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但如果不注意精度,机器零件也会损坏,仍然难以保证机器的生产能达标。

2.2机械加工变形问题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切削和磨削技术是主要的技术,而这两种技术的使用,实际上是对零件的极大损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机床、道具、夹具等工件的不同部位都会发生较大的磨损。随着磨损程度的增加,接触零件的损耗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精度下降。另外,在工作过程中,工业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加工产品和加工机械都会受到影响。受到影响后,工具或道具会变形并产生误差。特别是在制造精密仪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热量。

2.3产品性能检测水平低

产品质量检测更为重要,而性能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在机械制造方面,由于产品性能检测已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企业认为只要制造工艺达到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达标,但是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有必要对产品进行定期检验,以避免生产后发现产品不符合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不能按时达到生产标准,而且造成

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成生产资源的损失。

3、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3.1遵循工艺顺序,建立加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加工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严格规范的遵循加工工艺顺序,通过执行相应的加工标准而保证机械工程加工质量,这一方法手段是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的一个根本的措施方法。一方面,加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从宏观和整体上标准加工的工艺水平,提高零部件精度,提升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帮助相关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减少在机械工程加工中的问题,提升机械工程加工质量。

3.2优化加工环境,减少外力对施工的干扰

在机械工程加工的过程中,施工环境中外力因素对于施工质量的干扰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机械加工中,原始的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方面降低外因因素导致的机械工程加工中的质量误差。减少外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首先需要优化施工的环境,维护和保养机械加工设备仪器,使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机械工程加工,从而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其次需要保证和维持在加工中温度、湿度等因素,从而保障在机械工程加工中每一部分的整理都是统一而符合标准的[3]。

3.3改进加工技术,不断提升加工质量水平

对于机械工程加工而言,其机械加工的技术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因此,对机械工程加工质量进行控制,需要从加工技术方向入手,不断优化和改进当前的主要机械工程加工技术,通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提高和更加方便科学的控制机械工程加工的质

量水平。在机械工程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加工选择相应的技术,从而保证其质量,做到对加工质量的合理控制。

3.4注重提高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养

机械工程加工制造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机械工程加工质量。因此,要高度重视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问题。如企业定期进行员工技术和素质培训,检查员工工作能力是否有降低;定期进行知识类笔试或口试测试,考验相关操作者的能力;不定时组织上层领导视察,促使工作人员端正工作态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工作。来提高机械工程加工质量。

3.5做好机械加工质量检测工作

为让机械工程加工质量受到外界影响降低,需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加工环境,制定合理策略,对机械工程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加工任务进行合理安排,让机械加工合理性、科学性得到保障,为机械工程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机械工程加工制造中,需要对机械工程加工制造工序的检查工作、控制工作力度予以增强。在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中,会涉及到多个环节,如铸造、锻造、加工、焊接等,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在检验过程中需要针对加工工序进行抽检和复检,以此来让机械工程加工制造精度对加工制造工艺要求予以满足,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机械零部件不合格,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加工,待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后续工序。在加工质量检测中,依照检测对象的不同可采用差异化的原则和专业测量仪器,如在长度检测时,就需要遵循阿贝原则,如在轴径测量时,就需要采用千分尺、卡尺、杠杆千分尺、卧式光学计等仪器,而在孔径测量时,就需要采用内径测微仪、内径百分表、一米测长机等仪器。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机械工程的需要不断增加,对机械工程加工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提高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的整体加工水平,对于我国其他行业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永泉.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8,16(26):64-65.

[2]韩兴勇,朱绍文.提升机械设备加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8,8(07):119-121.

[3]张建军.基于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时代农机,2018,45(02):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