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一环。阅读教学的优劣,不仅关乎语文课教学的质量,更是关乎学生的语言能力,关乎学生素质发展,关乎学生未来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必然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方法无疑是落后的,其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应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变以前的被动读为主动读,苦读变为乐读。要让学生愉快地读,而这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为重要了。 兴趣是教学中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它能让学生在寻求知识、研究学问过程中产生稳定的倾向。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高阅读能力,离不开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阅读兴趣,阅读才能热情投入,才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个老话题,但在今天新课改课标的精神作用下,其应该赋予新的内涵,这其中的阅读情境创设一环尤为关键。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走人文本的兴趣?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社会的信息时代的条件,总结出几点: 一、看电视散文,酝酿情境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面临的这个社会已不再是单一或单纯,他们不一定都喜欢看书,但一定都喜欢看电视。因为电视能直观地展示音
响、形象及亮丽的画面的视听效果,这比单纯的文字吸引力要大得多,而且很容易使学生沉醉在这美好的视听混合效果中,忘乎所以。而要把学生们的兴趣从电视转移到文学中,有一种“电视散文”,能推进学生与文学的距离,它既有电视固有的声、形、色,又散发浓浓的儒雅书香。可以使人既享受到美感,又接受文学的熏陶,所以,我们老师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及多媒体教室的良好条件,精心下载并录制一些优美的雕饰散文,做好课件,配好音乐,利用早晚读时间播放,试着让学生从看散文到读散文。如我们选播了《大海与生命》《生活如歌》《花季中,我们成长》等优美散文,当电视画面上出现蓝天碧海,海燕飞翔、出现茫茫沙漠、绿洲如茵;出现小巷古井、出现小桥流水……当画面再传出深沉浑厚的男低音或甜润柔美的女中音时,学生们都被这种有形的美和无形的美所陶醉,甚至有时画面结束还意犹未尽,还闭上眼睛去与文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让自己的心灵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渐渐的 ,他们喜欢上散文、喜欢上书本,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 二、巧用故事创设情境
初中学生喜欢听故事,利用兴趣迁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巧用故事来创设意境,很容易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如在教《藤野先生》的时候,老师讲鲁迅的求学经历,讲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简述),或播放有关“九一八”事件的影视,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后在引出整体阅读课文的相关问题,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最终学生们也就理解了文中的民族感情与爱国主义精神。如教
《女娲补天》时,老师讲关于人类起源的东方神话故事,讲西方的伊田园的故事,再提出“人是从哪里来的?”……等有趣的问题,有效的故事情境立刻撩拨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进而认真读起文本来。引人入胜的故事对初中生有莫大的吸引力,巧用故事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运用多媒体教室平台,多方创设阅读情境
当今时代是阅读时代,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的诱惑能使大部分未经历什么世面的农村中学生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如果老师能引领得当,运用影视等众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对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有关于战争题材的课文,为了讲好这些课文,我们老师先播放一些战争视频,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战争的残酷……,进而了解今天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创设不错的感情情境,使他们能与课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心灵对话。另外,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利用电教媒体展示了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和迎春五幅春天的直观影像图景,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进而与老师一起好好地阅读、探讨课文,使文章的重点、难点的内容变得更直观、浅显、通俗易懂的感情材料,也使学生感到新奇而激情投入,创设了愉悦的情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同样的运用电教媒体中的音乐,也能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唤起学生与人物共鸣,如阅读《最后一课》高潮部分“我的朋友们啊……他说不下去。我们尽力把韩麦尔先生的影像、语言、
神态、动作制成电教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地播放,创设适合的情境,让学生走进韩麦尔先生,引导学生体会韩麦尔先生那难以言状的痛苦,那汹涌澎湃的爱国情感,学生就会积极地调动了兴趣,展开思维想象了。老师抓住关键词句来提出问题,学生经过仔细阅读思考后往往有一种感觉,这样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了。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动力与源泉,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具体文本的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考虑学生的阅读感受。
总之,多样化的情境创设能满足当今时代农村中学生的求知欲、审美欲、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体会、能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发现的快乐与自豪、体验到脑力劳动的成就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用多种方式,通过图片、音像、视频等媒体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走入文本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