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模具工人理论考试试卷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1年下学期《塑料成型模具》期中考试试题

分值: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座位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塑料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 合成树脂 ,第二部分是 添加剂 ; 其中第二部分又包含填充剂 、稳定剂 、增塑剂 、着色剂 、润滑剂 、固化剂。

2、根据成型工艺性能,塑料可分为 热塑性塑料 和 热固性塑料 。 3、塑件成型收缩的形式:塑件的线性尺寸收缩、收缩的方向性、后收缩、热处理收缩。

4、影响收缩率变化的因素包括:塑料品种、塑件特征、模具结构、成型工艺参数

5、塑料制品结构的设计包括 壁厚 、 脱模斜度 、加强筋 、支承面、圆角 、孔的结构设计、塑件的表面形状等方面。

6、制订塑件成型的工艺规程包括:确定成型 工艺过程 以及成型 工艺条件 ,合理设计 塑料模具 以及选择 成型设备 。

7、机动抽芯按结构可分为斜导柱、弯销、斜导槽、斜滑块、齿轮齿条、弹簧等多种抽芯形式。

8、塑料模的合模导向装置主要有: 导柱导向 和 锥面定位 ,通常用 导柱导向 。

9、塑料模在成型过程中所受的力有: 锁模力 、注射力 、成型压力等。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 F;每题一分,共22分)

1、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或上模上。( F ) 2、塑料模具中,凹、凸模镶块有些部分是相互碰在一起,一般将没有脱模斜度的相碰称为“碰穿”,而有脱模斜度的相碰称为“插穿”。 ( T )

3、在设计塑件时应尽可能避免侧向凹凸而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侧向抽芯,以简化模具结构。 ( T )

4、冷却回路应有力于减小冷却水进、出口水温的差值。( T ) 5、一副模具只有一个分型面。 ( F )

6、注射模的结构是由注射机的形式、制品的复杂程度以及模具内的型腔数目所决定的。( T )

7、大型塑件需侧向分型时,一般应将投影面积大的分型面设在垂直于合模方向上。(T)

8、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是以模塑聚苯乙烯为标准而规定的,由于各种塑料的密度和压缩比不同,因而实际最大注射量是随塑料不同而不同的。 ( T ) 9、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等于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大厚度。( F ) 若注射压力小,保压时间短,则抽拔力大。( T )

10、同一台液压合模机构的注射机对于单分型模具和双分型模具,其开模行程是相同的。( T )

11、分流道设计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横截面的分流道,既要考虑各种塑料注射成型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制造的难易程度。 ( T )

12、排气槽的深度与塑料品种的流动性、注射压力、注射温度有关。( T ) 13、为了减少分流道对熔体流动的阻力,分流道表面必须修得光滑。( T ) 14、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分型面或模具零件配合间隙自然排气。当需要设排气槽时,

通常在分型面的凹模一侧开设排气槽。( T )

15、塑件留在动模上可以使模具的推出机构简单,故应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上。( T )

16、为了确保塑件质量与顺利脱模,推杆数量应尽量地多。 ( F ) 17、二级推出机构即为顺序推出机构。( T )

18、浇口的数量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使熔体很快充满型腔。( F ) 19、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填充及补料。( T ) 浇口的截面尺寸越小越好。 ( T )

20、脱模机构的作用包括塑件等的脱出、取出两个动作。( T ) 21、压注成型又称传递成型或挤塑成型。( T )

22、压注模按型腔数目可分为单型腔和多型腔压注模。( T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注射成型时,型腔内熔体压力大小及其分布与很多因素有关。在工程实际中,

用 C 来校核。

A、注射机柱塞或螺杆加于塑料上的压力 B、锁模力 C、模内平均压力 2、将注射模具分为单分型面注射模、双分型面注射模等是按 C 分类的。

A、 按所使用的注射机的形式B、按成型材料C、按注射模的总体特征 D、按模具的型腔数目

3、压注模与注射模的结构共同之处是都有(B),与压缩模主要区别在于压注模有(D )。

A、成型零件 加料室 B、导向机构 温控系统

C、加料室 支承零部件 D、浇注系统

4、压注成型之前塑料必须加入到( D )内,进行(B ) ( C ) ,才能压注成型。

A、型腔B、预热C、加压D、加料室E、干燥

四、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

1、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凹模和凸模直接构成型腔的尺寸,它通常包括凹模和凸模的径向尺寸、凹模和凸模的高度尺寸以及位置(中心距)尺寸等。

2、脱模机构的定义以及设计原则:

在注射成型的每一偱环中,都必须使塑件从模具凹模中或型芯上脱出,模具中这种脱出塑件的机构称为脱模机构。其设计原则为: (1)塑件滞留于动模; (2)保证塑件不变形损坏; (3)力求良好的塑件外观;

3、简述注射模排气的几种方式以及常见的引气方式。

采用的排气方式有:利用模具分型面或配合间隙自然排气、采用开设排气槽排气以及镶嵌烧结金属块排气等方式。常见的引气方式有:镶拼式侧隙排气、气阀式引气。

4、注射模侧向抽芯机构的定义以及按侧向抽芯机构的动力源其可分为哪几种类

型?

在注射模设计中,当塑件上具有与开模方向不一致的孔或侧壁有凹凸形状时,一般都必须将成型侧孔或侧凹的零件做成可活动的结构,在塑件脱模前,一般都需要侧向分型和抽芯才能取出塑件,完成侧向活动型芯的抽出和复位的这种机构就叫做侧向抽芯机构。

按侧向抽芯机构的动力源其可分为: 1、手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2、液压、气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3、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5、简述压注成型与压缩成型相比,其成型工艺条件有何不同?

压注成型与压缩成型相比,其成型工艺条件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压注成型压力 由于经过浇注系统的压力损失,所以压注成型压力比压缩成型压力大,一般为压缩成型的2-3 倍。

2) 模具温度 压注成型的模具温度通常比压缩成型低15 ~ 30℃,一般为130 ~190℃,这是由于熔体经过浇注系统时能从中获取一部分摩擦热所至。 3) 成型周期 与压缩成型相比,压注成型的保压时间可以减少一些,因为塑料通过小横截面浇口时压力大,加热迅速而均匀,塑料交联反应也较均匀,所以当塑料进入型腔时已临近树脂固化的最后温度。 6、简述压缩模的两种分类方法以及压缩模的选用原则。

压缩模的两种分类方法是按模具在压力机上的固定方式进行分类以及按模具的加料室形式进行分类。

压缩模的选用原则是:

1) 塑件批量大,选用固定式模具;批量中等,选用半固定式或固定式模具;小批量或试生产时选用移动式模具。

2) 水平分型面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优先选用,只要塑件结构许可,应尽量避免选用垂直分型面模具。

3) 对流动性差的塑料,且塑件形状复杂时可选不溢(封闭)式模具;当塑件高度尺寸要求高,且带有小型嵌件时,可选用半溢式模具;当外形简单,且大而扁平的盘形塑件可选用溢式模具。 五、分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分析下图所示零件A、B类尺寸,哪类尺寸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哪类不受影响?

答:A类尺寸受影响,B类尺寸不受影响。 (2)下图所示零件壁厚设计有不妥之处,请改进

改进前 (3)下图所示零件壁厚设计有不妥之处,请改进

t1 < t2 t1 > t2

改进前

(4)下图所示加强筋设计有不妥之处,请改进

改进后 改进后

改进前 改进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