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养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教论坛 。 。 。。 。 ; 培养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 王昆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430073) 摘要: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 关键词:体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08)04(a)一0133—01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 很难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所以,应向学 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 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 生介绍具体生动的典型事例和清华大学总 对所学动作的兴趣。③保护帮助与场地器 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是学习积 结的“八减一大干八”的经验,以激发学生 材。合理的保护与帮助,不仅能增强学生 极性的源泉。学生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和 在沮丧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极为不 同的。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 为。因而,兴趣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结果,有 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人的神经、情感领域 也就无意识地产生了动力。兴趣,表现出 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 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 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 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 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 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 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 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 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 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 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 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想 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必 须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技术、竞 赛、游戏”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体育的 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 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 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 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 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 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 爱好,以致形成了一般来说,每学期新开 学的第一周体育课的内容是理论课。为了 把第一印象留给学生,教师都要做好充分 准备,包括体态大方、精神饱满,讲学内 容全面、准确、精练。为使学生认识到体 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还要经常参加社 会团体组织的各项比赛或组织工作,使学 生对体育产生一种倾向性情感,油然而生 的学习兴趣溶于自然之中。经常从事体育 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 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针对学生好奇、好 动、求知欲强,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对 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 恶。在组织教学上,应抓住重点教法是灵 活多样,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 1要使学生感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心理学认为:“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 要”。要使学生感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诱 导:①学习的需要。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的这种需要。②就业的需要。根据我国高 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同时,也能加速 校教育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能考入高等 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教师要注意合理的 学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仅占4%左右,绝大 站位,把握好帮助的时机和保护的手法, 部分的应届毕业生都面临一个就业的问 即不影响学生完成动作,又给学生以安全 题。然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就 感。平整而又宽敞的场地,整洁而又规范 业问题又难以马上全部解决,这样就业又 的器材、设备、清晰的线条,给学生一个 有一个先后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 良好的刺激 使学生产生良性反应,感到 设的需要,招工单位对招工对象又必须从 美的享受。学生愿意在优美的环境中从事 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在其他条 各种身体练习。④根据教材的性质。灵活 件相同的情况下,身体健康者就具有优先 地运用各种练习方法。特别是学生对所学 被录用的有利条件。③增强体质的需要。 的动作初步掌握以后,为了督促、检查教 健状的体魄不仅是学生将来从事各种脑力 学效果,充分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和体力劳动的需要,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 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对有些教材可 代的体质。这个浅显的道理,学生是容易 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方法。如学生在上武 理解和接受的。 术课时已经掌握了一些武术基本技术,这 时可让学生进行对抗游戏,竞赛规则等均 2开展体育活动,要选择有吸引力的 由学生自己来定。除此还可利用竞赛、表 项目和内容 演、测验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 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不总 手段,通过看录相、观摩比赛等。提高学 是从意识到需要才开始产生的”,而往往是 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⑤教师的感情要始 由于某些体育活动的项目和内容“在情绪 终溶洽在学生的情绪之中,假如教师力能 上的吸弓1力而自发地、无意识地产生出来 所及可以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比赛、 的”。这就象幼儿园的小朋友对“捉迷藏”, 学生的劲头会更大。如果有些活动力所不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跳猴皮筋”容易产生 及,教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而应把自己的感 兴趣一样,他们并不是首先从意识上感到 情,情绪溶于学生 之中。一起鼓掌、欢 需要,而仅仅是被这些活动本身所吸引,兴 笑,总之教师的情绪,态度要与学生保持 趣盎然地参加这些活动。当然,学生对某 一致性,这样学生学得活泼,对体育课的 一或几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相比较而存 兴趣就会更浓。 在的,它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可 以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 参考文献 因此,根据学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心 【1】马启伟,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 理特征,以及学校体育客观条件的不断改 育出版社,1 998. 善,通过一定的形式,是可以逐步扩大学生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 的兴趣的 教育出版社,1 999:(10). 【3 j卢闻君.探讨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3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 [1].体育教学,2002(5):17. 运动兴趣 【4】吴福新.浅谈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中 体育课,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 国学校体育学,2000(6):1 7~1 8. 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 习,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 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 术性。 ①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 的运动服、和蔼面孔,举止端庄大方,给 学生建立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 力。②教师的示范与语言。学生喜欢看老 师做动作。特别青年教师干净利落的示 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对所学 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Lion InnovaL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