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 11 讲 《转移阻抗及其求法》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11讲 《转移阻抗及其求法》

一、教学目标

掌握求转移阻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求转移阻抗的几个方法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内容和要点

《内容和要点》 (一)、转移阻抗(转移电抗)计算

首先明确转移阻抗(转移电抗)的概念。依据电路原理,此处转移阻抗即是任意两个接点间的等值阻抗。

求上式中的转移阻抗的方法:

一是采用将短路系统中除电源节点及短路节点外的其它节点全部消去。消去运算采用串──并联、星形──角形互换等网络变换方法。求得的电源至短路点支路的阻抗即是电源至短路点的转移阻抗(不计电阻即是转移电抗)。

二是用单位电流法进行计算。单位电流法计算转移阻抗,首先计算出各支路的阻抗。令各电势接地。再设距短路点最远一条支路的电流为单位电流。然后按下图7-5 所示例图的计算步骤计算。 如等值电路,各支路电抗、X1、X2、X3、X4、X5已知,设发电机G1为

单位电流,即I1=1。

a点电压 Ua ==I1X1=X1

UaX1

X2支路电流 I2==

X2X2X4支路电流 I4=I1+I2 =1+

X1

X2

求b点电压 Ub=Ua+I4X4 =1+(1+

X1

)X4 X2

X3支路电流 I3=

X1Ub

==[1+1+)X4]/X3

X2X3

X1X1)X4]/X3+(1+) X2X2

X1X1X1

)X4+{[1+1+)X4]/X3+(1+)}X5 X2X2X2

X5支路电流 I5=I3+I4 =[1+1+

求c点电压 Uc=Ub+I5X5=1+(1+

由于c点电压已知,各电源电流I1 、 I2 、I3已知 ,可求得各电源至短路点的转移电抗 X1k =

UcUcUc

, X2k=, X3k = I1I2I3

(二)、电流分布系数法

如图7-5(b),若各电源的短路电流为 I1 、 I2 、I3及短路回路短路电流为I5,电流分布系数概念如下: C1=

I1I2I3

, C2=, C3= , I5I5I5

Ii

。依据叠加原理,假定所有电源电势Ik

即为电源支路的短路电流与短路回路总电之比Ci=

相等,电流分布系数近似表为=Ci

Xkk

。其中Zkk是输入阻抗,Zik是转移阻抗。 Xik

若利用单位电流法求得等值Xkk输入阻抗和电流分布系数,可利用求下式求转移电抗

Xk∑

(7-65) Xik=Ci

(三)、等效电源法。用戴维南定理求短路系统的等值电势、等值阻抗,把短路系统简化 。简化时,一种是把全部短路系统简化成仅有一个等值电势、一个等值电抗的最简单电路。用该等值电势、等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另一种是把短路系统的部分系统简化成一个等值电势、一个等值电抗,然后再用叠加原理或分布系数法计算短路电流。为了计算等值电势、等值电抗,要运用串、并联,星形──角形(或网状)网络互换等方法简化网络。 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法等):讲述法 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仪器、投影、幻灯等):板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