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八上《七律长征》教案3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七律 长征

第一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起始课)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导入 想一想,红军长征的故事你了解吗?能否为大家讲一下。 1 学生活动 备注 . 思考 讲述 2 速读单元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本单元的5篇课文,各自从什么角度讲述长征的? (2)你能为大家至少写一个单元教学目标吗? . 思考 讨论 拟写 . 目的是初步了解课文,激发兴趣。 3 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依据单元提示、课文练习和自己的体会,大致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 参见单元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学目标 后集体讨论,做到基本一致。 教学 反思

第二课时 《七律 长征.》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1页 共3页

导入 (1)关于长征你知道哪些? (2)教师补充讲述长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写的《七律 长征》。 交流已有的资料,如长征经过了哪些省,行程多少里等。 通过老师的补充讲解,进一步加强对长征的了解。 1 朗读课文 (1)教师范度读全诗,正音正形。 听讲;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放声朗读; 2 3 (3)教师指导朗诵,介绍四字学掌握方法。 习 法——译、读、悟、诵 译:指疏通诗歌大意;读:反复诵读、揣摩品味;悟:理解诗歌内涵;诵: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作者的情感。 (“不怕”——革命英 研读课文 1.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这首诗雄主义;“更喜”——革命乐观主义。) 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2.“红军不怕远征难”,远征究(腾越五岭,疾跨乌蒙,竟“难”在何处?作者在这首诗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中描绘了几幅“征难图”? 喜踏岷山雪。) 3.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 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总分关系,颔联承“千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 山”,颈联承“万水” (总起与总收,革命英雄 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的统4.红军于1935年1月攻占遵义,一) 1935年5月抢夺泸定桥,强渡大 渡河,巧渡金沙江,1935年6月 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颔联腾五岭、跨乌 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为什 么颈联上下句不按时间顺序写 呢?颔联和颈联各运用了什么艺颔联.:夸张。颈联:纪实。 术手法? .5。1935年8月21日,以毛泽东 为首的右路军出发过草地,以张国焘为首的左路军却南下,另立“三军”一词的运用,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第2页 共3页

中央,以贺龙、关向应为首的二方面军还没有开始长征,这是历史事实,但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说成是“三军过后”呢? 二、四方面军 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拓展阅读 4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自由朗读,有兴趣的也可上的壮歌。毛泽东不但写下了《长以背诵、抄写。 征》来加以赞颂,而且在长征途中写下了许多诗。请读下面两首诗,让我们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用投影仪打出《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 反思

第3页 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