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韦文叶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2期
摘 要: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主体地位。但是作文教学却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更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原因出在哪呢?我们该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的写作能力呢?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写作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提到改作文就会觉得头疼,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老师叫苦不迭是因为批改作文费时多、效率低,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请每个学生轮流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年龄、家庭、爱好等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取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从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人人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二、多活动,多情境,让学生的写作素材垒起来
学生写作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一般,而沒有写作素材就如同没有坚实的地基,高楼大厦从何而来?因此在教学中,我觉得学生写作不能再受传统作文教学中条条款款的限制,而是应该课内外与校内外相互结合,引导学生捕捉素材与生活画面。我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物演示、扮演体验、活动体验等方式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维。通过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猜谜语”比赛、“讲故事”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提供学生生活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而作文就是生活的再现,在这些活动后,让学生进行作文,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也就有了思想和灵感的结晶。作文教学的改革,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乐趣,在活动后学生已经产生了表达的欲望,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以前的“要我写”已经转变成为“我要写”,学生乐于在作文中记述自己经历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乐于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农村广阔的天地是孩子们的乐园,更有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学中,我结合农村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植物、大自然的变化,写观察日记。根据季节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如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指导学生连续观察大地万物的变化,比如门前的小树的变化,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每天看,每天记录,一方面培养观察习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毅力。平时我也注意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记下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等,鼓励学生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三、让学生多看课外书,在读中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天长日久等到他们(她们)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我记得有个平时写作水平不怎么高的学生在写“我的理想”这篇作文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是:理想,不挂上风帆,是块无用的布;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我问她:“这句话是你自己写的吗?”她说:“是在课外书上看到以后摘抄在笔记本上,觉得在这里可以用上……”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也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图书室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课外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四、多赞赏鼓励,让学生的写作信心满起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被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欣赏。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我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蹲下来”看待学生的习作,强化其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在作文评价中多一点赞赏与鼓励,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我满足感,更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有时降低训练的难度,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降低习作的要求,让每个学生能从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中得到肯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批语中多用探讨性语句指出学生写作的不足。比如:“在我看来,如果你能……,是不是会更好”,“……,这些词句可不可以用更好的来替代”,“深入生活中去,再次仔细观察一下,好吗”,“对于……换个角度看看,我想会更好。你认为呢?”等等。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去发现学生多次修改作文的意志,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要倍加爱护,与学生分享喜悦。通过评价语言的情感化,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写作教学则是一个想办法应对这个复杂心理的过程。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位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面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自己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在不断提升自己写作教学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获得教学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经验[J].http://www.ruiwen.com/news/55001.htm. [2]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