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3 10:29:00) 转载 标签: 分类:国学学习
杂谈
针灸的使用时机
以下情况不用针灸(总而言之:体力不够,元气很虚):1、病人气血大
虚(没有元气);2、刚行完房事;3、激烈运动大汗;4、酒后大醉。
艾——性:药力向下找水、温热、纯阳
采用艾草找到水:将艾草收集堆在一起燃烧,方圆五里的距离查看有烟冒出
的地方就有水。
隔姜灸(最普遍):将新鲜的生姜切成铜钱大小的片,用牙签出几个洞;艾草拿
一撮放在手掌心用力搓成条状,揪一小段(一个单位为壮),将一壮的艾草放在生姜上;用火点燃,病人会感觉温热,生姜干了就换一片。灸单不灸双(灸三、五、七、九壮,这是阳数)。
刺水泡,从皮侧水平刺入,不留疤痕。
隔盐灸(用于肚脐:神阙穴): 盐巴:采用海盐或青盐,需要炒过使用,
让热量变温后使用,将温热的盐放在肚脐里,将艾草放在盐上燃烧进行灸,一般治疗沥症。
寒沥(常使用隔盐灸)——不消化,吃什么排出来什么;热沥——排便很
臭。
隔蒜灸(用于肺,如咳嗽):采用一整颗就是一个的大蒜,切成片使用。色
白、辛辣入肺,放在舌头上灸,舌为心表,舌往前顶,心力量就加强,心肺最近,用急治法。
米粒灸(鼻豆炎、鸡眼):将艾绒揉成米粒大小,用凡士林固定于穴位处用香
点燃进行灸。
针灸的原则:病进——病沿着四肢的末梢向躯干、心脏走;病退:病从心
脏、躯干走向四肢的末梢。
带状泡疹:头尾隔姜灸; 古代用蜘蛛网盖住泡疹点之(一周左右愈); 现在可
用干绵花代替蜘蛛网,图凡士林固定,点火; 全蝎烤干,放入胶囊里吃,8-9粒。
针灸的禁忌
针而不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试患者炮烙刑。
针灸大全: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浓泡瘤,痛到不痛(到了好的皮肤);不痛灸到
痛—脂肪瘤,不痛到痛(到了患处)。
热症不灸(感冒、发烧、痔疮),多汗、津液的地方不灸(头、脖、腋下、
手掌、眼睛、阴部)。
针灸的急救法
1、针人中(嘴唇至鼻,三分之一处,从下向上倾斜剌入);2、手十宣放
血(大把抓住病人的手,快速针刺指尖放血);3、足十宣放血;4、双脚涌泉(针斜入一寸半);5、百会放血(清凉之感,凉到眼睛可睁眼,凉到嘴巴可说话)。
火罐的使用时机
蚂蝗吸血排毒。
用火罐:1、溃疡(化脓);2、淤血;3、关节扭伤,在痛的地方放血。
放血从暗黑色放到颜色变淡。
不上火罐:腋下、乳房、头部、痔疮,刺破后火罐吸出。
针灸01(第二篇)听课笔记
(2010-01-26 21:41:28) 转载 标签: 分类:国学学习
杂谈
针灸穴位的丈量法则
同身寸(对方中指弯曲,两横纹间为一寸;三指并拢为两寸;四指并拢为
三寸),一般用于四肢上或经络之间;胸腹有独立的丈量方法——均等法。
针刺的深浅讨论
下针注重节气: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较深。
病在肺刺皮毛,在肾刺入骨边。中医认为:皮毛——由肺来管理;肌肉—
—由脾来管理;血脉——由心来管理;骨——由肾来管理。
背薄似饼,腹深似井。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穴位的位置:肌肉间,肌骨间,肌筋间,筋筋间,筋骨间,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
成人与幼儿不同的入穴方式1.成人留针(留针20分钟左右);2.幼儿单
刺(14岁以下)
出针时,中指压于皮肤上,拇指与食指慢慢上提针,快要出针时,停留
3-4秒钟,可不出血。
下针的时候要求病人采用卧姿。
药不暝眩,疾弗蓼(药不产生暝眩,病不会好)
因姿势不好的晕针:可刺激人中。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针号:越小越粗,尺寸号小短。
一般用32、28号(硬),(15=一寸半),肌肉、四肢、身体
手、脚,用一寸针3210。
3230(32号3寸针)用于透穴。
黄帝时代的九针型式(见针灸大全图)
十二经纳天干歌
十二經納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
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白话:每一个天干代表一个(有的代表两个)脏腑和一条(或两条)经脉。其关系是: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与三焦,癸为肾与心包。
甲乙(阴木是肝,阳木是胆)属木,丙丁(阳火是小肠、阴火是心) 属火,
戊已(阳土是胃、阴土是脾)属土,庚辛(阳金是大肠、阴金是肺)属金,壬癸(阳水是膀胱、阴水是肾脏)属水。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古人把内脏分为五脏和六腑两大类:五脏(收藏
系统为阴)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消化系统为阳)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此外还有一个心包络,它是心的外卫,在功能和病态上,都与心脏相互一致,因此,它也是属于脏,五脏和六腑互为表里关系。
西医是看形,化学医学;中医(学中医悟最重要)是看神,物理医学(注重:速度、
时间、温度、压力)。
人的体温的来源是心脏。
倪海夏医生健康人的标准:1、 正常的胃口,不會超量吃,也不會沒胃口,飲食
津津有味,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飽與餓感;2、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大號,如果沒有就要注意了;3、一天小便五到七次,夏天出汗多自然小便就少些,冬天出汗少自然尿就多些,小便顏色呈淡清黃色;4、每天睡覺一覺到天亮,沒有失眠或無故會半夜醒來等现象;第五: 一年四季無論在北方或是南方,每天晚上睡覺時雙腳必須露在外面,一蓋被就熱的受不了,長年都感覺頭面冷而手足溫熱 ;6、每天早起時都有陽反應,男人要勃起,女人要感覺雙乳很敏感。
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地支歌(用于诊断、验证):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白话解】子午流注针法的开穴,分有纳干法、纳支法两种。纳支法又称广义的纳支法,它是以一天中的十二地支时辰配十二经来取穴。寅时(3点到5点)为肺经,卯时(5点到7点)为大肠经,辰时(7点到9点)为胃经,巳时(9点到11点)为脾经,午时(11点到13点)为心经,未时(13点到15点)为小肠经,申时(15点到17点)为膀胱经,酉时(17点到19点)为肾经,戌时(19点到21
点)为心包经,亥时(21点到23点)为三焦经,子时(23点到1点)为胆经,丑时(1点到3点)为肝经。
肺为白色;心为赤色的——产生手掌的颜色(肚脐以上的地方,肺和心的
颜色混合而成,健康为粉红色),肝是心脏的妈妈(木生火),肝病病人的手掌是暗红色。
有东西在里面中医成为实;没有东西在里面中医为虚。
睡觉到晚上12点就一定醒一般患胆结石,胆发病一般晚上11点1点钟。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十二正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
络属的主要特征。分六阳经和六阴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下针注意——手不过肘、脚不过膝歌:阳日阳时气在前,血在后兮脉在边,
阴日阴时血在前,气在后兮脉归原。阳日阳时针左转,先取阳经俯病看,阴日阴时针右转,行属阴经脏腑痊。
阴经五行的排行(属性):木火土金水。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
阳经五行的排行(属性):金水木火土。
经络: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原穴,每一个穴
道都有它的属性。
岐伯日: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荣;病时间时甚者,取之
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回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病得越深,下针刺井穴(手脚的末梢),治疗效果很快(心、肝、脾、肺、
肾均可采用)——厉兑穴(井穴): 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青色主肝,红色主心,脾主黄色,肾主黑色,肺主白色——病有颜色的变化时,
下针刺荣穴。
病以时间为规律发病,下针刺俞穴。
病人的声音发生变化,下针刺经穴。
女人面大,音沙,骨粗——孤独到老的相。
病在胃,因为饮食没有规律产生(暴饮暴食,喝酒等)的疾病,下针取合
穴。
保持七、八分饱训练胃气是对胃最佳的状态。
第四篇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原穴是安五藏(不平衡时)用,冬天刺井穴,声音主长夏取俞穴,味(味
觉和嗅觉)主秋取合穴,
春、夏、长夏、秋、冬。
长夏(一个月):节气在转换的时候,季节的交换。它的位置在春夏之交、
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冬春之交。(春夏之交——春天的最后两周,夏天最初的两周)。
春夏养阳(无形的,看不见的:气、力),秋冬养阴(有形的、看得到的)。
当有肝病时,先治脾或胃,将病停止在肝;得了肺癌初期,先治肝;治疗
肾脏,先固心;心脏好的手脚温热;心不好先去强肺。
任脉与督脉
任脉:女子任也(怀孕生子)。全身的阴之所在。
督脉:全身的阳之所在。全身的动能都在督脉,谨记:不要人碰你的脊椎
骨(龙骨)。
任脉和督脉交接在人中,
任脉:24个穴道——起于会阴穴、曲骨穴(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
陷处)、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神阙穴(肚脐)、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浆穴。
急救:用三寸的针对着会阴穴下针,对着心脏的方向。
对称治疗:会阴穴和百汇穴相对,会阴穴痛扎百汇穴。
中医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身上直走的为经,经与经之间有联系为络。
任脉是所有阴经的汇集。
曲骨穴和神阙穴平分成四段,每一段为一寸。曲骨穴上一寸为中级穴,中
级穴上一寸为关元穴,关元穴上一寸为石门穴,石门穴上一寸为阴交穴, 阴交穴上一寸为神阙穴,肚脐下一寸半为气海穴。
气血运行:后(督脉)升前降(任脉)——气血由督脉上升循环到任脉下
降。
道家练气:内视(耳朵闭、眼睛闭、嘴闭、鼻子闭)——打坐练气关键关
元穴。
脖子是冷却的枢纽。
下焦是水(肾)火(小肠)同源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