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M

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索生奇,刘 秀

(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山东 招远 265400)

ineral resources

矿产资源

黄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国金矿开采相应的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研究对于黄金开采较为关键。摘 要:

本文将会挑选金矿开采中的典型地区,进行充分的阐述说明。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关键词:

P618.51 文献标识码:A 11-5004(2019)05-0077-2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于黄金的需求更加旺盛,而相应的金矿开采技术也不断的提高。金矿对于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阿勒泰地区、山东蓬莱的西石硼金矿与哈尔科金矿储量巨大,是在全国内相当典型的金矿代表,这也是此文重点研究对象。

1 金矿地质特征——以阿勒泰地区为例

阿勒泰地区的金矿地质特征相当典型,本文也以此作为金矿地质特征的分析对象。

阿勒泰地区的金矿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偏南侧的分水岭地区,以新金构等地区为代表,分布是相对较多的。因为阿勒泰地区属于高寒地带,冰冻时间相当的长,这就造就了金矿明显的冰渍特点,相应的冰渍物质较多。相应的金矿所呈现的层次性以长带状为典型,因为沉积而处于冰渍层的深层[1-3]。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纵向与横向角度来分析相关的问题,首先,从纵向上来分析分布这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此地区的中下游地带,金矿的储量是较大的,相对应的是上游的金矿储量是小的;而从横向分析分布问题可知,上层的金矿储量较小,中下层相对应是较大的,尤其是底部的储量更大。有一个问题去要特别地指出:此地区的矿层棱角是较多的,这是此地区地质较为特殊的特征。

2 矿体地质特征分析——以哈尔科地区金矿为例

在相关的矿体地质特征分析中,哈尔金地区金矿的矿体特征是相当典型的,应当予以相应分析。2.1 Ⅲ号金矿体

对于Ⅲ号金矿体地质特征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呈现相应的

收稿日期:

2019-05作者简介: 索生奇,男,生于1990年,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地质助理工程师。

数据。方向度数方面是西北方向300°,长度在1200米左右,矿化体厚度在0.6-8.18米之间,AU品位为0.77-2.72g/t不等。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此矿体的长度与厚度是较为可观的,AU品位也是很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碎裂岩型品味是有些低的,这需要关注。2.2 Ⅳ号金矿化体

此型号的金矿化体与Ⅲ号金矿化体相离是较近的,在整体的重要性方面仅次于Ⅲ号金矿体。通过与Ⅲ号金矿体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Ⅳ号金矿化体的长度远远没有达到,体厚的数值较为可观,AU的品质也更好一些。相应的岩石样本中,相关的金值较高,自然浮存金的概率是有的,不可忽略的。2.3 其他金矿化体

除了Ⅲ号金矿体以及Ⅳ号金矿化体之外,也是存在I号金矿体与II号金矿体,I号金矿体和II号金矿体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矿体地质特征分析。

而在I号金矿体与II号金矿体中,矿体砂岩层在裂缝中进行相关作用,矿化蚀变相关变化相当突出。相关的厚度与III号和IV号金矿体相差不是很大的,但AU品位远远地不如III号与IV号金矿体。

2.4 矿石特征及自然类型

矿石矿物包含着许多的品种,如黄铁矿、黄铜矿等,它们都以不规则的形状零星分布于金矿体内,自然金的分布与以上的分布特点相差无几,相关的可见粒度较低。脉石矿物的种类同样相当的多,包括石英、方解石等,对于相关脉石矿物的研究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岩石的破裂、碎裂等作用也是应该给予重视的,他们的相关作用在岩石的具体演化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岩石的发育主要在裂缝中进行,这是需要被指出的。而在相关的结构构造作用中,具体的包括星散、团块状、侵染状构造等结构类型,相关的结构类型研究对于矿石特征研究重要性相当突出,总结好相应的结构特点对于相关研究是必要的、有大意义

的。而矿石的自然类型主要以石英脉型、破碎、破裂岩型等类型为主,进行相应研究是很必要的。

77

M矿产资源

ineral resources

的,这就让此标志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志,参照这一个标志可以找到矿体。再者岩浆岩标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这与花岗岩以及相应的富集作用有密切的联系。围岩蚀变标志中的蚀变与找矿作用是有巨大的联系的。相关的作用下让此标志发挥了巨大的找矿作用,是找矿中不可忽略的标志。

2.5 矿化蚀变及矿床成因

矿化蚀变作用是很多的,其中硅化、孔雀石化等是很有代表的相关意义,进行相关的重点研究对于矿化蚀变及矿床成因的了解相当有帮助,也是很有必要的。赋矿岩性是很突出的一点,它相关破碎的作用与研究的相应领域是很密切的。石英相关的细脉发育,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矿化体的相关内容也应该被纳入研究范围,不可以仅仅局限于具体的作用。而相关研究的重点都与矿化蚀变作用有密切联系,矿化蚀变作用中的重点内容应该予以分析出来,这对于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

4 结束语

在上文中介绍的三个典型的金矿中,我们可以分析出金矿地质的典型特征与找矿的相应方向,这对于今后的金矿开采有很重要的意义。而随着金矿开采相应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金矿开采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以后的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工作的相应分析会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应用于我国金矿开采的相关的工作发展,为今后我国的金矿事业添砖加瓦。

3 找矿标志和方向——以蓬莱的西石硼金为例

蓬莱的西石硼金在找矿方向工作上是比较典型的,所以将此地区的金矿找矿标志与方向工作上来分析。而在方向分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从以下的标志来具体分析。首先是地层标志研究,此地区在地质运动中分生了相应的地质变化,而相应的矿源层也随之诞生,在相应的条件下,矿源层中的金因为具体的条件作用富集成矿。

我们来分析构造标志,这一地区中断裂构造是有一定分布

参考文献

王伟;刘继顺;何美香.豫西金矿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探讨[J].西北地

质,2014(03).[2] 董小涛.山东蓬莱石家西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环球人文地理,

2016,(12):164.[3] 杨生德,王彦,任家琪等,青海省第三轮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及找矿靶区预测

[R],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3.[1]

(上接76页)

(3)近EW-NWW向构造。区内较发育,从北到南主要见有4条,编号F201-F204,走向NW-NWW,局部近EW向,倾向N-NE,受NE向主干断裂构造限制,长度1.5km~5km,规模中等,断裂带中及其旁侧局部见有金矿脉和矿化体,南边部麻子坡至枚咀冲一带由4条规模较大的含矿破碎带组成,矿脉延长400m~1000m,宽2.0m~3.5m,产状10°~35°(170°~200°)∠30°~55°,工作区范围内地表控制了3个矿(化)体,编号1号、2号、3号,厚度0.30m~1.50m,品位0.95g/t~7.45g/t。(4)近SN向构造。工作区范围内较少见,东部谭家坡见有1条,规模较小,长度约1km,厚度0.6m~1.5m。2.3 岩浆岩

矿区内暂未见岩浆岩出露。2.4 矿脉特征

矿区内发现主要的金矿脉有近东西向的3条,北东向的4条。1号矿脉位于矿区南侧的枚咀冲,有TC3、TC5、TC2501、ZK1702控制,长约860m,不连续,形状不规则,被断层切断,大致倾向北东(320°~60°),倾角30°~55°。属硅化破碎蚀变带型,主要由硅化破碎板岩夹石英脉及石英团块组成,含矿体为顶板粉砂质板岩。具褐铁矿化,接触围岩绢云母化强烈。矿体平均厚度为1.03m;金平均品位3.04g/t。

2号矿脉,有TC3、TC502、TC1702、ZK101、ZK902控制,长约750m,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8°左右,属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石英脉中褐铁矿化一般,与围岩接触处绢云母化较强。矿体平均厚度为0.78m;金平均品位1.82g/t。

3号矿脉,有TC3、ZK902控制,长约800m,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5°。属硅化破碎蚀变带型,主要由硅化破碎板岩夹石英脉及石英团块组成,石英脉较破碎,局部呈团块状,硅化

较强。矿体平均厚度为1.14m;金平均品位4.58g/t。

4号矿脉位于矿区南西侧,有BT24、ZK401控制,长约660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275°~310°),倾角47°~61°,厚度0.5m~1.6m。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主要由硅化破碎板岩夹石英脉及石英团块组成,具有较强的褐铁矿化,围岩为具较强的绢云母化粉砂质板岩。矿体平均厚度1.05m,金平均品位:1.25g/t。

5号矿脉,由BT23、BT30控制,出露长约480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5°。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矿体平均厚度为1.03m;金平均品位2.65g/t。

24号矿脉位于矿区东部的牛头坡,有TC16、LD22、BT28、ZK2001、控制,长约1000m,走向北东,倾向315°,倾角45°,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石英脉与碎裂板岩中见较强的褐铁矿化,围岩绢云母化较强。矿体平均厚度为1.37m;金平均品位6.92g/t。

30号矿脉,由BT22、ZK2002、󰀃ZK2401控制,出露长约800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5°。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矿体平均厚度为2.32m;金平均品位1.76g/t。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矿区金矿主要赋存于黄浒洞组和雷神庙组;北东向、北北西及近东西向构造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类型主要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根据前期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判断该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 [2] [3]

阳卫华.湖南省浏阳市大官冲矿区付家冲矿段金矿地质特征[J].湖南地学新进展10,2013,12( 1):126 ~131.朱奉三.中国金矿产成因类型的划分及基本特征研究[J],黄金,1989(6):11~19.罗献林.湖南金矿产成矿特征与成因类型[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11(1):22-29.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