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12.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
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 13.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致
14.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15.19世纪60年代的“体用之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体上局限于“是否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B.冲击传统“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C.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D.促使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16.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盂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17.xx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
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C.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连任
B.“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D.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18.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
援助 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 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B.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符 C.改善了中美关系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19.在古罗马,私人法学家起初多是元老院的贵族,后来为受过专门训练的法学家所代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替。 法学家可以有多种形式表达他们的主张,他们的见解被国家法官所引用采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后来还被收人《民法大全》……私人法学家解释法律的权威,这表明罗马法具有
A.灵活性 B.形式主义特征 C.包容性 D.抽象性
20.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
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国会众参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
C.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21.下列对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22.美同《读者文摘》I988年1月号曾评论说:撒切尔夫人“代表了这个时代——也是任何时代一桩伟大的成功事迹。她在1979年就任首相时,英国国势日衰,民气消沉,她主要凭她个性的力量――斗志昂扬,固执己见,甚至冷酷无情,从而促成了空前的转变”。撒切尔夫人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A.放弃了凯恩斯主义 C.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D.推动中英关系正常化
23.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肖像画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38.(28分)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材料四: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 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世界观”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外交成就。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世界观”有何认识?(6分)
39.(24分)理性原则对近代法国的政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材料一 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伏尔泰和哲学家们曾经期望所有的民族沿着理性和启蒙思潮的相同道路,朝着相同的文明前进。赫尔德(18世纪普鲁士哲学家)认为所有的民族将按照本民族的方式发展他们自己的特质,各自以像植物生长的那样必然性缓慢地展开来。
——R·R·帕尔默《理性与激情》
材料三 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大众只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就可以实现人们美好的制度愿景。因此,在法国充斥各种理念,与之相对的是各种固执己见的政治派别。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
——肖艳银《从历史看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1)材料一认为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不是孤
例,试以中国近代的史实举例说明。(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伏尔泰和哲学家们”所设计的“理性和启蒙思潮的相
同道路”包含哪些主要原则?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和赫尔德主张的不同之处。(8分)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3)根据材料三中对“理性是有限的”这一认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对政治制度进行
了怎样的设计?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理性主义对法国政治文明的积极影响。(8分)
文综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 38、(1)变化: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对西方认识的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4分,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转变: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2分)
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B D A D D A B A B C A D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3)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和邦交正常化。(4分)
措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坚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缩小与外部世界的差距;加入APEC 和WTO,融入全球化进程;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满分。)
(4)认识:(分层次评分,每个要点2分,仅从一个角度回答不超过4分;从两个以上的角度回答可得6分)
角度1:“世界观”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如:“世界观”的变化是中国和世界的客观形势变化的反映;“世界观”的变化是伴随着中国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的;
角度2:“世界观”变化的特点。如: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简单(片面)走向成熟;由被动转向主动;
角度3:“世界观”变化带来的影响。如: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有利于各国(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39.(1)主要原因: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被征服地区的觉醒。(4分)
史实:1915年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出卖了中国的利益;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4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分)(能写到“新文化运动[导师]—巴黎和会[背叛]—五四运动[反对]”之间的联系即可)
(2)原则:自由平等、分权制衡、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社会契约。(4分,
写到其中2点即可)
不同:伏尔泰认为所有的民族都应有相同的发展道路;(2分)赫尔德认为要根据
本民族的方式来决定发展道路。(2分)
(3)赋予总统和参议院极大的权力。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
有权解散众议院。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4分,任意两点即可)
积极影响: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法国的建立和
发展。(4分) 24225 5EA1 庡35749 8BA5 讥 28244 6E54 湔!M10 20291 4F43 佃32347 7E5B 繛G
实用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