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黄璐琦、张军喜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来源:小奈知识网
: : !堕垦竺鱼 查 008年第3卷第2期W。rld Journal of|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WestemMedicine 2008,Vo1.3,N。.2 生补肝肾而降血压。诸药合用,切合病机,故收良效。 6.2慢性盆腔炎 本方合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 环。恶心欲呕,加柿蒂、半夏、藿香梗降逆止呕。 6典型病例 患者,曾某,女,37岁,1999年10月13日初诊。患 者主诉带下量多而清稀已4个月,加重2 d。4个月以来 带下量多,西医诊为“慢性盆腔炎”。连日来有加重之 势,前来治疗。刻诊:带下量多而清稀,小腹胀痛,腰部 酸痛,尤以经期后和工作劳累后为甚,疲倦乏力,大便2 6.1高血压病 患者,张某,男,50岁,1999年3月22日初诊。患 者主诉头昏心动悸已半年,加重3 d。患有高血压病已9 年,常因感冒,夜卧不安,情绪刺激诱发头昏不适。近日 感冒,致头昏沉重,前来求诊。刻诊:头昏头重,项背强. 微恶寒,胸闷,多痰,痰色白而清稀,心悸不安,夜卧易 次/日,质稀溏,口不干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中医 诊为白带,证属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治宜调补脾肾.除 湿止带。方用苓桂术甘汤合缩泉丸、四君子汤加减为 醒,疲倦乏力,口淡不欲饮。舌质淡,舌胖大有齿印,苔 治:桂枝、台乌药、元胡、小茴香各9 g,益智仁、党参、海 薄腻,脉弦滑。查血压180/102 mmHg。胸部x线摄片 螵蛸、杜仲、川断各15 g,白术、茯苓、芡实各30 g,炙甘 示:左心室肥大。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西医诊为“II期高 草5 g。2剂,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2剂后症状稍缓. 血压病”。中医诊为眩晕,证属脾虚湿盛,痰浊上逆.兼 再以前方加减治疗1 W,诸症悉除。 风邪外束。治宜健脾祛湿,化痰降浊,兼疏风解表,方用 按:《傅青主女科・带下》有云:“夫带下俱是湿症”。 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化裁:桂枝、制半夏、苏叶、羌 脾虚湿阻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随着病情的发 活各9 g,白术、炒枣仁、天麻各12 g,茯苓、党参、桑寄 展变化,本病虚实夹杂的多。由于本病较缠绵难愈,气 生各l5 g,炙甘草、陈皮各5 g,生龙骨30 g。3剂,日1 滞日久则血瘀,因此,大多数有气滞血瘀阻于胞脉的症 剂,水煎服。服上方3剂后症状减轻.血压降至150/95 状出现。临证时,按中医的辨病与辨症结合用药,才能 mmHg,续以上方加减调治9 d,血压再降至140/90 使患者早日康复。本例患者由于脾肾两虚,脾失健运. mmHg,临床症状消失而愈。 湿浊内蕴。故治以调脾补肾,除湿止带。方用苓桂术甘 按:《丹溪心法・头眩》日:“无痰不作眩”。痰湿导致 汤健脾化湿、止带;加上海螵蛸、芡实健脾祛湿止带作 的眩晕时有见到,这是因为痰浊阻于中焦.气机运行受 用加强;四君子汤健脾补气,使中焦运化功能强健,湿 阻,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眩昏、 浊自消;小茴香、元胡行气血止痛:杜仲、川断补肾强壮 胸闷等。本例患者既有痰湿为患.又有脾气虚,还兼有 腰骨:缩泉丸有温肾祛寒之功.为小便频数或遗尿而 感冒。痰湿感冒为标,脾气虚为本。治当标本兼顾,在治 设,但其温肾祛寒的作用,若用于下元亏虚的白带尤为 痰湿的同时,还要培补后天之本,使脾气旺则痰自消 适宜,诸药合用,恰中病机,故能向愈。 也。故用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健脾利湿,温化痰饮;桂 枝、苏叶、羌活、天麻疏风解表,止眩晕以治其标;四君 作者简介:温桂荣,男,医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医经方的I}缶床应 用研究 子汤补中健脾益气,使生机旺盛以治其本;枣仁养心安 神;生龙骨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浮越之正气;桑寄 (收稿日期:2008一O1—14) ・学会动态・ 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黄璐琦、张军喜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在中国青年科技奖设立20周年暨第十届颁奖大会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临床药理分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研究员和骨伤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张军教授分别获奖并受到表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科协名誉主 席周光召等出席了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 李源潮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青年科技奖对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步所起的重要 作用 他要求。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放手使用、大批吸引、充分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努力造就千百万青年科技英才,各级科 协组织要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青年科技奖前身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87年9月由著名科学家、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提议设立。 1994年.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决定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两年评选一次,先后有998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1个青年科技 工作集体获此殊荣。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奖励办李劲松主任介绍,在今年109名获奖青年中有两名中医药人员,这是近年来中医 药工作者首次获得该项奖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