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班9月份科学教案(要)】
大班10月份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教案(科学) 活动内容
《恐龙是什么动物》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 探索恐龙的基本特征。 情感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有关恐龙的图片;影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播放恐龙相关影片 基本部分
一、了解恐龙及恐龙时代。
1.谈话引题:教师:在两亿多年以前,在地球上生活有一种爬行动物,样子很怪,猜一 猜它是什么动物?
2.出示恐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恐龙是什么样子的?恐龙生活在什么地方?
3.小结:恐龙是已经绝灭的史前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大家族中的成员,它们生活在湖滨、沼泽、森林、平原等地方,在中生代,恐龙的踪迹遍布世界各大洲,甚至南极、北极也不例外,中国曾经是“恐龙之乡”。
二、认识恐龙化石。
1.教师:现在还能看到恐龙吗?人们是怎么知道恐龙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
2.观看了恐龙图片。
教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小结:这些都是恐龙化石,有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化石及恐龙骨骼化石,科学家就是通过这些化石了解恐龙生活时代的一些情况。 了解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结束部分
让幼儿谈自己对恐龙的认识 活动 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搜集有关恐龙的图片、资料等 检查签字 闫丽红
大班9月份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教案(科学) 活动内容
《蛋和蛋巢》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让幼儿了解恐龙妈妈是如何下蛋的,丰富幼儿关于恐龙的知识。 情感
丰富幼儿对恐龙蛋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恐龙玩具、恐龙模仿蛋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让幼儿讲讲鸡是怎么下蛋的。 基本部分
了解恐龙妈妈是如何生蛋的。 1.出示幻灯片《蛋和蛋巢》。
教师:恐龙蛋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后回答。(恐龙蛋的形状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有圆形的、扁圆形的、还有椭圆形和橄榄状的,甚至少数恐龙蛋是长条条,像玉米棒似的。恐龙蛋的直径一般在10——15 厘米之间。)
2.小结:恐龙妈妈生蛋的时候,先会在地上刨上一个圆坑,然后趴在上面下蛋。恐龙妈妈还会在蛋上面盖上树叶和泥土,并守在一旁,以免被别的恐龙偷吃。
最大的恐龙蛋直径长达30.48厘米,师法国发现的。 结束部分
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活动 延伸
了解各种动物的下蛋过程 检查签字 闫丽红
大班9月份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教案(科学) 活动内容
《专门偷吃恐龙蛋的恐龙---窃蛋龙》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让幼儿了解决一些恐龙的特殊行为,开阔幼儿的视野。 情感
增强幼儿对不同种类恐龙的了解。 活动准备
窃蛋龙的图片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让幼儿谈在家的收获 基本部分
一、认识窃蛋龙。
出示窃蛋龙的幻灯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窃蛋龙———最喜欢偷吃其它恐龙的蛋,它先用自己特殊的尖爪子刺破蛋壳,然后再把蛋液喝完,吃完后迅速离开。 二、观看动画,了解恐龙世界 1、师播放动画 2、幼儿仔细观看
3、谈自己的所看所想
行为端正,不能偷别人的东西。 “窃”就是“偷” 结束部分
让幼儿说说今后的做法 活动 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继续搜集有关恐龙的图片、资料等 检查签字 闫丽红
大班9月份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教案(科学) 活动内容
《最大的恐龙----震龙》 1课时 活动目标
【篇二:光彩幼儿园大班九月份安全教案】
【篇三:大班科学教案9月】
九月第二周科学教案:神奇的紧身衣
活动时间:2015年9月7日—9月11日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主题:科学活动《神奇的紧身衣》 活动班级:大二班 授课教师:张晓燕 活动目标 :
1、了解皮肤的特点与作用,能凭借触觉及固有经验辨认触摸对象。 2、知道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
1、纸盒一只,内装棉布、金属制品、纸片、树枝等便于触摸感知的物品。
2、用于蒙眼的眼罩或长手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猜谜点题,引出皮肤。(神奇“紧身衣”)
(1) 我们身体上有一样神奇的东西,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2)教师讲述科学小品(神奇“紧身衣”)
“我们的身体上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冷的,什么是热的。它的上面有很多汗毛孔,汗珠儿从那里流出来。我们很小,它也很小;我们长大,它也跟着长大。它总是紧紧地裹住我
们的身体,身体弯曲,它也弯曲;身体伸直,它也伸直。它就像一件紧身衣,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跟着我们一起长大。”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实验操作,探索皮肤的构造及功能。 (1)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是什么颜色的?
(2)我们互相看一看、摸一摸身上的皮肤,说说感觉?
(3)用放大镜观察皮肤,初步感知皮肤上有汗毛和汗毛孔。 2、将幼儿分组,轮流触摸物品(不看也知道)
(1)皮肤有一样了不起的本领,它碰到一样东西,不用眼睛帮忙,就能“猜”出是什么。
(2)每组派一名幼儿来摸纸盒中的物品,并说出物品名称或种类,教师取出该物品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3)取出盒子中的物品,用其接触其他身体部位上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
3、两两结伴,记录感觉到的图形(好像长了眼睛)
(1)皮肤好像长了眼睛一样,我们来看看谁的皮肤更神奇。
(2)教师示范,请幼儿上来,在他的背上画简单的图形,请他告诉小朋友感觉到画了什么图形。连续进行几次。
(3)幼儿两两结伴,幼儿甲在幼儿乙背上用手指画简单的图形(可写数字、画图形等),乙说出甲所画的图形。然后,两人对换。
(4)连续进行几次,看看谁的感觉更准,能把画在背上的简单图形准确地说出来。
4、交流分享: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1)引导幼儿说说,皮肤有哪些“本领”,(它有触觉,能知道冷热软硬和痛痒,它能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
(2) 应该怎么样保护它(防止烫伤、划破??) 三、结束部分:
学会保护自己的皮肤,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有哪些保护皮肤的方法,学一学这些方法。 活动反思:
———————————————————————————————
————————————————————————————————————————————————————————————————————————————————————————————————————————————————————————
———————————————————————————————————————————————————————————————————————————————————————————————————————————————————————————————————————————————————————————————————————————————————————————————————————————————————————————————————————————————————————————————————————————————————————————
九月第三周科学教案:不一样的指纹
活动时间:2015年9月14日—9月18日 活动主题:科学活动《不一样的指纹》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班级:大二班 授课教师:张晓燕 活动目标:
1、观察指纹,了解其外形特点及类型,发现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重难点)
2、了解指纹的用途,尝试用“印”的方式记录指纹。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指纹画、指纹的种类图片
2、印泥、指纹收集单、擦手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指纹画,引导幼儿发现指纹。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那平时你们都会使用哪些材料来画画呢? 师:老师这边有几幅很特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这些图画漂亮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些画都是用指纹画出来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1)、引导幼儿对指纹开展猜想。
师: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呢?(指纹在手指肚上) 师:是每一只手指上都有的吗?
师:我们一共有几个指纹?(十个)
师:那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师:哪里不一样呢?
师:那么我们来请手指仙子来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手指仙子说话)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指纹,了解指纹的三种不同的类型。 师:手指仙子告诉我们说,每个指绞都是不同的。那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自己的指纹,像什么样的?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指纹像什么形状?
师:指纹的的形状各不相同,我们来和手指仙子一起认识认识吧o(出示指纹三种类型图片)
教师介绍三种不同类型的指纹,分别为弓形纹一一它的纹路中心就像是一把弯弯的弓箭一样;蹄形纹一一它的纹路像左或是向右偏,很像小马的蹄子一样;还有叫涡形纹一一它的纹路中心就像是水流湍急的小旋涡一样。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并看看每种指纹类型各有几个。
师:刚才手指仙子带着我们认识了三种不同的指纹类型,有弓形纹、蹄形纹和涡形纹。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手指纹,看看你自己有几个弓形纹,有几个蹄形纹,有几个涡形纹。 4、了解指纹的用途。
师:每一个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那这些指纹有什么用处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看看在这个故事里,指纹有什么用。 幼儿观看录像。
师:指纹起到了什么作用?是怎么破案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