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政 道 路 设 计 技 巧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姓名:谢强学号:
1107班 1104050712
市政道路设计技巧
查看google或baidu地图回答:
将我国31省(市,区)的省会(直辖市)城市路网形式进行归纳分类,要求: 1.完成数量归纳统计:
城市路网形式 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自由式 混合式 总和 2.绘制各类别的比重柱状图:
我国省市城市路网形式12108数量数量 6 6 11 8 31 64620方格网式6118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城市路网形式混合式
3.以每种路网形式的代表城市为例,查询资料分析出现该种形式的现实.历史原因。(4个例子)
1. 方格网式道路网:方格网式道路网是最常见的一种路网布局,几何图形为规
则的长方形,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适合的街坊。具有典型方格网路网布。
典型方格网式路网的城市——西安市
西安路网布局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西安城墙内是西安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客运中心,每天承担着巨大的人流,西安城墙的结构又限制着道路的承载能力,所以城墙内的区域是西安交通最为拥堵的地区。西安的城墙范围内的交通图是严格的方格网形式。
原因: ①方格网道路一般都是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形成,路网的布局和当时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城市大多都属于古城,在现在的路网建设和改造中,需考虑古城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协调。②方格网路网布局一般适于地势平坦地域宽阔的中小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方格网路网将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交通需求。如北京、南京旧城的方格路网都向混合式路网方向发展。③方格网式路网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土地规划和方向识别。开发土地在拆分组合上具有灵活性。④方格网道路布局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的组织交通,如在交通阻塞和道路改建施工时,将便于疏散和组织交通。⑤方格网路网的交叉口一般都是规则的十字交叉口,所以交叉口交通组织容易。
2.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一般都是由旧城中心区逐渐向外
发展,由旧城中心向外映出的放射干道的放射道路演变而来成放射式城市,再加环路形成。目前,这种路网结构的原始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及其发展速度的不同,路网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环形放射式路网作为一种路网的基本形式,对我们进行城市规划、路网评价等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典型环形放射式路网的城市——成都市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所在地,城市路网布局是“井”字加环状加放射“井”字形道路:东城根街、红星路、新华路、滨江路(中心区快速交通路网);环状道路:内环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外环路,外环路成放射状道路:成绵、成渝、成南、成雅、成邛、川陕、成仁、老成渝等。城市环形放射式路网的发展,促进城市交通设施布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良性互动,解决当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组织运行效率,适应城市经济增长和开发建设中的需要,使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原因:①环形放射式路网有利于使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非直线系数小。②环形放射式路网有利于解决过境交通问题,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减小过境交通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③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交通干线以市中心为形心向外辐射,城市沿干线两侧发展,易形成“指状”城市的布局。④现有许多大城市环形放射式路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环形放射,因为单纯的环形放射式路网已经不能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量的不断增长。所以环形放射式路网都有与方格网等形式路网结合的混合式路网的发展趋势。⑤环形放射式路网要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对外交通现状,不止于追求几何图形。环路可以是多折边式的,放射干道也可以与环路相连接。
3. 自由式道路网:自由式路网以结合地形为主,道路弯曲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我国许多山区城市地形起伏大,道路选线时为减少纵坡,常常沿山麓或河岸布置,形成自由式道路网。如我国的重庆市就是典型的山城,由于所处山岭地区,为顺应地势的需要就采用了典型的自由式路网。
典型自由式路网的城市——重庆市
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长江斜贯重庆市,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重庆现在特有“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重庆市道路网结构是枝状的自由式道路网络结构。
原因:①自由式路网一般都适于依山傍水的城市,城市道路的选线受限。所以现有沿海城市的这种路网较多。②自由式路网以结合地形为主,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节约道路工程造价。③由于受地形限制,道路弯曲无一定的几何形状,不利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建筑用地分散。④自由式路网的道路不规则,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易形成不规则交叉口,不便于交通组织和管理。⑤现有自由式路网随城市规模的发展,通常采用在局部以方格网布局结合的方式。形成“团组式”的城市布局。
4. 混合式道路网:混合式也称综合式,是上述三种路网形式的结合,既发扬了
各路网形式的优点,又避免了他们的缺点,是一种扬长避短较合理的型式。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北京、成都、南京等城市就是在保留原有路网的方格网基础上,为减少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而设置了环路及放射路。而无锡、温州等城市也是结合地势综合运用了方格网、自由式和放射式等多种路网形式而形成“指状”、“团状”等综合的路网形式。混合式路网布局一般适于城市规模较大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混合式路网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交通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不科学都会引起新的交通问题。
典型混合式路网的城市——北京市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北京市城市道路网为典型的“方格网+环形放射”式混合型。
原因:混合式路网特点混合式路网是大城市路网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各种路网的综合,而不是简单的组合。混合式路网具有以下特点。①适于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些城市一般都已经发展成了工业中心、交通
枢纽、对外口岸等,原有的路网布局已经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②基本都是由其他路网形式为基础发展起来,所以在混合式路网规划时必须结合原有路网的特征。城市形成初期路网单一,随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就形成混合式的路网形式。③形式多样不拘泥。综合式路网没有固有的形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顺地理环境地势的形式,而规划自己城市的路网。④路网布局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路网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可以发挥各路网形式的优点,通达性好、非直线系数小、利于城市扩展和过境交通分流。⑤一般都面临着旧城改造的问题。一些历史悠久城市的路网都反映城市的文化色彩,城市路网的发展,要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如北京、南京等城市的路网。⑥交通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是轨道交通的发展。积极鼓励公交优先发展,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已经被公认是当今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解决交通问题的良方。所以混合式路网的规划,已经越来越多地考虑轨道交通的规划。
总结:
不同路网的发展之间相互交叉和影响。方格网式的路网布局历史悠久,随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不能满足城市及交通的发展要求,一般加射线来增大路网间的通达性;自由式路网因地理或人工建筑(铁路、厂矿)的阻隔而形成,但是如果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该路网不能满足城市各行政区间的交通便捷需求,此时该路网将结合其他两种路网形成“团组式”、“星状”或“指状”等形式的混合式路网;许多大城市都采用环形放射式的路网形式,但是单纯的环形放射式路网布局,常常增加城市中心的土地使用率,交通压力随之增大,所以一般采取“多中心”路网布局的混合式路网。各种路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得路网的特征相得益彰,合适的选择和组合可以增加路网的便捷性和使用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