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徙知徐州》原文及译文
《苏轼徙知徐州》原文及翻译
原文: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 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 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遂筑东南长堤。轼 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 ① 以守,卒全其城。(《宋史 ?苏轼传》) 【注释】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 在梁山泊泛滥, 从南清河溢出, 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 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 “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 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 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 把卒长叫出来说: “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 力。 ”卒长说: “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 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 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 戏马台起, 末尾与城墙相连。 雨日夜不停, 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 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 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