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探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城市建筑l设备・安装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探析 Analysis on Common Failures and Repair Method of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一闭奋安●Bi Fenan 1)使用性后果,设备故障使企业在生产工作方 面受到了影响,则属于使用性后果。 2)环境性与安全性后果,设备故障导致企业未 【摘要1在日常工作中若要确保机电设备处于正常有效的 工作状态,则需要结合设备的常见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及时维修,不影响日常工作。本 性能的~项技术活动外,还属于企业机电设备的一 项投资,属于企业在发展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研宄通过阐述机电设备在维修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机电 设备在运行期间较为多见的故障事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 策略,为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维修措施 lAbstractl In their daily work to ensure mat the electir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normal working state,it needs the common fault binding equipment,takes corresponding meas- ures,to ensurethat equipmentfailuretimely repair,do not aft- ect the daily work.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the repair,analyzes /HOle common fault events of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du— ring oper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 easules,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le- ctircal equipment. IKeywordsl electrical nad mechanical equipment,common fa— ults,repair measures 对于施工过程而言,机电设备是当中的重要环 节之一,机电设备在运行期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均 会引起相关的故障事件,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例 如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 所以,为了使机电设备在使用年限方面得到有效延 长,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则不得不对设备采取维 修措施,进行故障排除。 一、机电设备在维修方面的重要作用 机电设备中的维修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 维护及修理。其中维护方面的工作是对设备性能采 取维护措施,以改善设备性能。修理方面的工作是 对设备进行修理,以恢复设备性能。从本质上看, 维修是通过排除与消除设备中的故障与安全隐患, 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维修工作不仅可有效 节省材料消耗,还可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从 而提高的经济效益,获取更大的利润。此外,又可 预防由于设备故障而影响日常工作的进行,保障了 曰常工作的效率。 从维修作用看,对机电设备采取维修措施,除 了可排除设备中的故障之外,还可保障企业的正常 运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认真做好 设备在维修方面的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生产量而言 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使企业的发展情况呈现稳 定、健康的状态,进一步优化设备的运行质量以及 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机电设备在运行方面仍具 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企业应就此问题认真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设备的维修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维修工作除了是优化机电设备运行 1.机电设备在运行期间常见故障 在运行期间,机电设备中出现的故障有多种, 其中以损坏性故障、失调性故障、功能失效、性能 退化、渗漏性故障、堵塞性故障、松脱性故障等较 为常见。 (1)损坏性故障,机电设备在此方面的故障可 表现为多种情况,例如烧蚀、龟裂、断裂、开裂以 及变形等故障。 (2)失调性故障,此类故障是由于机电设备的 间隙存在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导致其承受的压 力也出现过大(或过小)的现象,从而导致设备在 运行期间出现失调性故障。 (3)功能失效性与性能退化性故障,此类故障 是由于设备的性能衰退或是消失所引起的。 (4)渗漏性与堵塞性故障,此类故障是由于出 现渗漏或是堵塞情况而引起的,例如漏水、漏气与 漏油等。 (5)松脱性故障,此类故障是由于设备中的配 件脱离导致设备松动而引起的。 2.机电设备故障分析 引起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多种,且不同 的原因所引起的后果也有所不同 (1)引起机电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 1)外因方面 从外因方面看,引起故障的相关因素主要有4 点:①设备维修人员的行为、操作方面与要求规范 不符合,因此引起新的故障问题;②机电设备在运 行期间,由于多种环境因素而引起故障,其中包括 蒸汽、粉尘、有毒气体以及温度等因素;③机电设 备所承受的电压不协调,或是电动机所承受的负载 量过大,导致馈电导线发生断电现象而引起故障; ④电动机无法正常启动,或是机电设备的控制设备 存在问题而引起故障。 2)内因方面 从内因方面看,引起故障的相关因素主要有: ①机电设备在运行期间,电动机的转动部分处于不 平衡的状态;②机电设备具有异常磨损、老化、开 裂、拉伤、变形以及断裂等问题;③机电设备具有 堵塞、漏水、漏气与漏油等问题;④电动机的配件 (如绑线、铁芯等)出现松散情况;⑤动机组的电 刷、转向器、滑环等集流装置具有损坏现象;⑥机 电设备的轴承、轴颈、支架、端盖等零部件具有损 坏情况:⑦转动机械的摩擦情况过于严重,导致电 动机发热。 (2)故障后果分析 由于机电设备在故障原因方面的种类较多,故 障原因存在差异,那么其所引起的故障后果也有所 不同。 能执行该行业或是国家、地方等所制定的相关规范, 则会引起环境性后果。若由于设备故障导致人员伤 亡的结果,则属于安全性后果。 3)隐蔽性后果,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当下不 会直接产生明显后果,然而其隐蔽性后果所带来的 影响更为严重。 4)非使用性后果,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对生 产工作及其安全性无影响,仅对修理费用有相关影 响。 三、机电设备进行故障排除与维护修理的有效性措 施探讨 1.合理操作机电设备 对于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而言,设备操作 人员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应注重人为 因素对设备产生的影响。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 应首先对机电设备采取综合检查,尤其是设备中的 冷却液、机油等,需确保无缺失情况。若检查中发 现问题,应及时针对问题进行处理。在低温条件下, 机电设备不应进行超负荷运转,因此在启动设备至 设备正常工作期间,需给予设备一定的预热时间, 以避免设备在低温条件下工作。设备处于正常工作 状态时,需全面检查温度表数值,确保其承载量在 自身负荷范围内,均匀加减油门,保障设备负荷变 动的稳定性,以减少设备的磨损情况,排除故障, 预防故障事件的发生。 2.合理润滑机电设备 在机电设备中,由于润滑度缺乏合理性而引起 故障的比例在半数以上。机电设备中不少零部件的 精密度均比较高,所以,若要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 性、健康性,则需要确保设备润滑工作的合理性。 合理润滑机电设备属于预防故障的一个有效手段, 不仅可保障设备工作温度的稳定性,还可防止杂物 进入设备内部,减少部件的磨损情况。在设备的润 滑方面:(1)在选择润滑剂时,需结合设备的结构 以及环境因素等进行选择,且需保障所选润滑剂的 质量,不应采用其他材料替换;(2)润滑剂库存不 足时,应及时补充,需准备充足的润滑剂,尽可能 避免缺乏润滑剂的情况。此外,在应用润滑剂期间, 需检测其应用效果,若润滑剂效果未能达到预定要 求,应及时更换润滑剂。 3.掌握灵活的设备维修手段 (1)零件的弃置,若设备中的零部件己损坏, 需丢弃受损部件,连接电路及管路,确保设备性能 可迅速恢复;(2)零件的更换,对现场的可用材料 充分利用,为设备更换新的零部件,尽可能缩短维 修时间,使设备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3)零件的 修理,即通过各种手段(研磨、加工以及焊接等) (下转第116页) (2)积极采取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技术措施, 做好变压器安装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变电站中,主变压器属于核心设备,直接关 系着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变压器安装之前, 定要进行变压器及其相关附件的检查工作。其大 致包含有变压器的型号核对,相关的附近数量清点, 相关仪表等外观质量检查,各个附件的清洁度检查 等。注意,通常情况下,在选择变压器安装的天气 时,要选择干燥晴好的天气。因此,检查变压器是 否受潮,保证绝缘罐的密封性,是变压器检查工作 的关键。而且,关于上述文中提出了变压器安装中 遇到的风险以及故障,做好变压器安装控制是当前 工作的重中之重。 1)绝缘油处理 在变压器安装之前,当储油罐运抵现场,首先 要放完油罐残油,继而检查,在确认清洁之后进行 储油,严格避免出现绝缘油污染。另外,如果遇到 绝缘油品质不合格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 高真空净油机或者是压力式滤油机进行处理,最后 在试验合格之后,方可注入变压器。 2)附件清洗检查与试验 因此,在进行油箱检查时,一定要保证油箱清 洁,利用合格的变压器油进行油箱冲洗。注意,在 变压器出厂之前,油箱底部往往会残留有水滴或金 属粉末,因此要严格进行主变吊芯检查检查,保证 一这些杂质清除干净。另外,如果变压器安装施工时 间在夏季,一定要做好检查人员的防护工作,且检 查人员要穿戴防汗滴工作服。 3)排氮以及器身检查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关于充氮的变压器 检查之前一定要进行排氮,其中,常用的排氮方法 有注油排氮再干燥空气排油、真空注油再干燥空气 排油以及真空注干燥空气排氮等方法。但是需要注 意的是,无论任何一种方法,操作人员在进入时, 都要保证器身内氧气含量达到正常水平。其中,关 于注油排氮的方法,首先将变压器内的气体全部置 换成绝缘油。注意在置换之前一定要排尽残油。然 后,打开变压器放气孔,诸如合格的变压器油,直 到铁芯被绝缘油淹没为止。另外,在进行变压器器 身检查时,采用内检方式,首先在油箱上打开两个 入孔,然后内检人员根据内检项目和要求,进入油 箱进行器身检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变 参考文献 [1]王家章.大型电力变压器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的 处理方法[J].电力建设,2009(04). [2]何文虎.电力变压器安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新闻天地,2010(06). [3]孙爱斌,高广伟.变压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处理 及预防措施[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 1(O1). [4]张志刚.浅谈电气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关问题 [J].科技与企业,201i(07). [5]周世雄.11O kv变压器的安装及运行中的注意事 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6]白国强.在变电所高压分间、高压设备配电柜内 安装感应型有电报警装置的论述[J].内蒙古煤炭经 济,2010(04). [7]郭钊.当前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1). [8]张继华,房毓灵,朱润生.变电站主变冷却风扇变 频调速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10(24). 压器的数量也在不断激增,变压器安装的技术和观 念也随之更新。只要做好变压器的安装的质量控制, 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变压器安装风险,保证变压器安 全稳定运行。因此,改进安装工艺,做好变压器安 装的风险监测和控制,在当前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具 有重要意义。 变形,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 蒸发,闭合收水裂缝,促进混凝土养护。在终凝前 再进行抹压,要求抹压3遍。最后1遍抹压掌握好 [9]许进华,吴玉红.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性[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2). (作者单位:广西建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南宁 530022) (上接第103页) 制砼温升峰值。在对砼级配管理的同时,做好骨料 的质量检测工作,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坍落度。出 的显示数字稳定后(一般每点≥3 min)读取数据, 并与前一次测试温度数据对比。当温度升降变化确 机坍落度为10~13,出车坍落度为1O~14,严格限 制用水量。上述要求在砼浇筑前,由商品砼拌站提 供。 2.砼浇捣时间控制 根据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流淌铺摊面及 收头等应考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控制在6 h以 上。同时,要求砼的面上下层覆盖时间间隔不得超 过2 h,混凝土从搅拌后4 h内必须下料入模。 3.泄水孔处理 为防止浇筑好的结构底板在侧墙、顶板尚未完 成或项板上尚未覆土之前,受到地下水浮力的不良 影响,拟在底板上将降水井点设置为泄水孔,降水 井点停抽。但保证自由释放地下水对结构底板所产 生的浮力。 (1)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后,即 可割除基坑内井点,并利用割除后遗留于底板中的 井点管制作泄水孔。井管位于底板中部处焊接止水 片,待顶板覆土后管内灌满混凝土时,顶部焊接封 头盖板。 (2)当结构全部完成,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在 顶板上覆土后,间隔对泄水孔进行封堵。 (3)泄水孔的封闭应结合总包单位的施工大纲 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 4.表面处理 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5.砼的试块及坍落度测试 砼浇捣过程中,一方面按大体积施工规范要求, 在监理见证下,由现场专职试块员抽样制作试块; 另一方面,每1 h测定坍落度指标一次,并作好相 应记录。对砼的质量状况,要及时通过现场指挥与 拌台联系,并按标准调整级配用量。 砼试块制作及养护:同标号每100 m、31组标 养试块,每组3块;每500m、31组抗渗试块,每 组6块。试块制作24h后方可拆模,拆模后及时送 现场标养室内养护。底板同条件养护试块每次浇筑 不少于2组。 定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才予以记录。如发现温度数 据异常,应在该测试之后0.5 h进行一次复测。 7.砼养护措施 在大体积砼浇捣完毕后的最初3 d内,砼出于 升温阶段,砼内部温度可达6O℃~7O℃。因此,必 须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减少砼表面热量的扩散, 防止表面裂缝产生。为了严格控制大体积砼的内外 温差,确保砼的质量。在底板表面砼浇捣结束、待 其初凝开始,基本可上人行走而无脚印时,(浇至标 高打平不超过6 h),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作蓄水养 护,上面再盖一层草包起保温作用。 在塑料薄膜、草包覆盖条件下,保温保湿(不 要浇水即保水养护)可充分发挥砼徐变特性,降低 温度应力,减少砼降温梯度,控制有害裂缝出现。 另外,现场应有备用草包。加强砼早期养护,要求 养护时间不小于14 d。 五、结语 6.混凝土测温控制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须在 混凝土初凝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这可使上 部骨料均匀沉降,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 (上接第l11页) 修理零件。例如,水泵的进水管在工作中出现漏洞, 可灵活应用树枝,将其加工成漏洞形状后堵塞漏洞, 使水泵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4.对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加强,构建 全面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对于设备操作人员,企业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 本工程混凝土底板浇筑量大,且要求一次连续 浇筑。浇筑后,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水 化热。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容易产生较高温度应 力和收缩应力。处理不好会导致温度裂缝,影响结 构使用性能。因此,对塔楼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 温监控成为本工程的难点之一,必须予以重视。 测温时应记录表面温度(即覆盖层和混凝土表 面间温度)、20 cm处温度、中心温度、底部温度。 测温时,升温阶段(一般在浇筑后72 h内,具体以 测温数据为准)2 h测量一次,降温阶段每4 h测量 次 当混凝土内部最大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25℃时,可以停止测温。 先用温度计测试环境温度及混凝土表面温度, 然后用测温仪按测温点的编号顺序测试。待测温仪 一经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综合运用后,浇捣的底 板混凝土没有产生裂缝,表面平整,强度也达到了 要求。由此证明,该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S]. [2]高波,姜继岩.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 及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O4).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建筑安装管理处。南京 210016) 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提 高专业素质。此外,为机电设备的操作构建全面的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其中应包含维修技术、维修管 理、维修人员等多方面相关内容,为设备的全面、 科学维修提供依据,以保障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落 实。 参考文献 [1]王苗.浅谈机电设备安装中异常现象的原因与对 策[I『].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2). [2]郝冉,冯茂强.浅谈机械设备故障的诊断及维修 [J].装备制造技术,2010(04). (作者单位:广西永泰钢结构有限公司,南宁 530221 1 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