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西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题及答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山西中考文言文专练题(一)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公将驰之 辍耕之垄上

C.登轼而望之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望其旗靡 其真无马邪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本文详略得当,详写了 ,略写了 。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分)

5.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请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山西中考文言文专练题答案

1.(4分)(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1分) (2)通“遍”遍及,普遍(1分) (3)指祭祀有的猪、牛、羊等(1分) (4)倒下(1分)了,第

2.(2分)A

3.(4分)(1)(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了怀定按实情处理。(关键词“狱”“虽”“察”“情”翻译正确得1分,句意正确得1分)

(2)(2分)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没有了。(关键词“鼓”“再“翻译正确得1分,句意正确得1分)

4.(3分)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或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1分)略写双方的交战过程。(1分)重点表现曹刿的“远谋“,突出文章的中心。(1分

5.(3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关键(1分)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官员要为官居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才能健康和谐发展,最后中国才会梦想成真。(2分)(意思相近即可)

山西中考文言文专练题(二)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⑴权谓吕蒙曰( )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⑶孰若孤( )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B. 蒙乃始就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 结友而别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4. 从文章哪几处可看出吕蒙学有所成?(2分)

山西中考文言文专练题答案

1.(3分)(1)对……说(告诉) (2)推托(推辞) (3)谁(哪一个)

2.(2分)B

3.(2分)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4.(2分)鲁肃对吕蒙的夸奖(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