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来源:小奈知识网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医务人员应接受院科两级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诊断标准、相关感染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2.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如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熟练掌握置管前、置管时、置管后的感染预防要点。

3.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1)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置管时间大于3d者,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3)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d~10d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 (4)置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5)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6)置管后

1)应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应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尤其是尿道口,,每日清洁尿道口,被血液、大便污染患者应当进行消毒。

4)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5)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4.更换导尿管时应将集尿袋同时更换。

5.可疑感染时,应做病原学检查,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在符合“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当及时进行治疗,72 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 6.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建立完整的动态评估记录。对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实施目标性监测,定期进行汇总、分析、评价预措施的有效性,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从而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7.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正确分类、收集、交接、转运、处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