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握文意了解12岁周恩来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 2、读正确词语理解“崛起、帝国主义、灯红酒绿、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

3、积累课文中的四字成语

4、在说文意的过程中感受少年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学会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梳理“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事情”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教学流程】 一、简介周恩来 1、出示图片 2、简介周恩来:

1920~1923年赴法留学求得马克思主义参与建立共产党; 1925~1949年献计献策建立新中国;建国以后担任国务院总理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1972~1975年晚年的他仍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二、揭题、解题 1、读正确题目 2、解词:之、崛起 3、说课题的意思

4、师点明:这题目是引用周恩来说的话

5、问:谁能用上题目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小结:读好课题用好课题能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课文的大意 三、梳理文意整体感知

1、师:到底经历让少年周恩来有了如此远大的志向?出示初读专题:

认真读课文划一划周恩来来到什么地方听到(想到、看到、说了)什么?

2、交流:

⑴下车时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

⑵进学校时想“中华不振”结合理解“疑惑不解” ⑶帮助学生理解:

闯租界时看到的情景随机出示结构图引导学生说事情的经过: 洋人、围观的中国人(紧握拳头)、轧死不惩处、妇女、中国巡警、训斥

⑷修身课上说“抱负” 3、形成板书: 下车时听

进学校想 闯租界看 上修身课说

4、对照板书简单地说说周恩来经历的事情 四、学习字词 1、过渡:

我们在理清了课文的大意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读懂了好多词语这是学习的收获

再读课文用小问号标出不懂的词语呆会儿我们一起解决 2、指名上台书写不理解的词语 3、预设:

⑴读词语结合正音、正形

⑵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圈出:帝国主义、灯红酒绿、衣衫褴褛、耀武扬威

⑶师引领学生分别用“讲解、联系上下文、、读词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落实词语教学

⑷小结解词方法出示解词方法

⑸自学、讨论:学生尝试用这些方法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⑹汇报交流 五、积累词语

把文中四字的词语抄下来 六、课堂小结

下节课将由徐老师引领我们继续去感受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 【课后反思】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力求为第二课时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感悟扫清障碍奠定基础因而本堂课的主要任务是以“12岁周恩来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为脉络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路充分感知文意其中梳理“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情景”是教学的一大难点于是我借助结构图指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言语实践”然而所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多了些这样课堂是显得扎实了可第三板块的词语教学未能全部完成留下了一定的遗憾但我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因我们本着“求真、求简、求实”的教语文态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