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就10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有40例出现了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0%,对其进行护理。结果:40例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经过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32例(8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7例(17.5%),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5%),总有效率97.5%。结论:要善于发现潜在问题,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才能提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率,才能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标签: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护理
恶性淋巴瘤是结外部位淋巴组织和淋巴结的免疫细胞肿瘤。由于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化疗之后很容易出现骨髓抑制。再加上恶性淋巴瘤本身就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较为严重、较为直接的损害,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因此,一旦患有恶性淋巴瘤,就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甚至还有可能会让患者受到较为严重的感染而死亡。本文就10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为9.67岁,最大年龄为18岁,最小年龄为0岁。其中83例患者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7例患者为霍奇金氏淋巴瘤。
1.2 医院感染分析
(1)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部位构成比
本组10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有40例出现了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0%,远远高于医院平均院内感染率。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三重感染,10例患者出现二重感染, 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2次感染,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消化道、皮肤、呼吸道,以呼吸道最多 (见表1)。
(2)病原菌培养情况
本组4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17例在病程中血标本、伤口、痰、便、咽拭子分泌物送检,共计34次。其中1例患者采取阴道拭子培养,1例患者采取血培养,3例患者采取伤口分泌物培养,咽拭子培养5次,痰培养20次,共有37例致病菌培养阳性。其中15株为真菌,16株为G-细菌,6株为G+细菌。最常见
的致病菌为20株不动杆菌,3株阴沟杆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绿脓杆菌,7株霉菌,8株白色念珠菌。
1.3 护理措施
(1)应该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主诉进行认真听取
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症状进行仔细地观察,如呼吸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出汗、痛苦面容等,以此来评估患者镇痛效果如何,疼痛是否加重或者减轻。一旦发现患者的疼痛较为明显、较为严重,那么应该定时给药,特别是第1次给药后,应该对患者的动态变化和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以便确定其用药剂量。观察其身体状况、体形、肢体活动情况,血管充盈情况等,并对其心理状况及病情予以评估,告知患者术前术中注意事项,解除手术顾虑,安心休息,迎接手术。
(2)据统计,13%~53%的恶性淋巴瘤患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常常会由于搔抓皮肤、皮痒而出现皮肤感染;此外,消化道上皮细胞会受到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毒害。恶性淋巴瘤患者会由于多种因素而出现肠道感染、肛周感染、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大便、口腔粘膜、皮肤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应该给予饮食指导,定时为长期卧床患者做口腔护理、清洁皮肤、翻身。
(3)不同于其他疾病,恶性淋巴瘤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直接损害,并且造成患者白细胞下降、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很容易就会出现医院感染的问题。所以,应该减少空气中致病菌含量,大幅度提高病房内空气洁净度。另外,还有一些恶性淋巴瘤患者由于长时间进行雾化吸入、吸氧,如果雾化罐、湿化瓶及管道没有经过及时的更换和消毒,即便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细菌被吸入到患者肺部,也会使得感染的危险性大幅度增加。所以,对于恶性淋巴瘤住院病房应该严格加强空氣消毒及管道消毒, 严格无菌操作,对于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出入频率要进行严格控制。此外,还应该避免尘土飞扬、保持空气湿度、扩大床间距、减少患者间接触。
2.结果
40例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经过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32例(8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7例(17.5%),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5%),总有效率97.5%。
3.讨论
只有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建立健全的各项制度,严把护理质量关,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转变服务观念,善于发现潜在问题,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才能提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率,才能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魏雪芳, 吕雄文.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安徽医药 , 2008,(07):123-126.
[2] 席春生 , 钟建庭 , 刘丽 , 陈菁 , 叶夏云 , 王璇 , 丁永刚.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对策[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2,(02):152-158.
[3] 韩佳音, 卢次勇, 林立丰, 包青松.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 2008,(04):250-253.
[4] 韦秀芳.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广西医学 , 2010,(03):152-156.
[5] 夏祥碧, 刘力克, 张倩, 刘亮, 汪勇. 恶性肿瘤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03,(04):147-150.
[6] 曲海燕.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的调查分析[J].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 1998,(01):152-1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