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七中干训工作三年规划
(2013年—2015年)
为科学规划“十二五”学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推动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在“十一五”基础上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我校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实现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领导干部队伍,根据《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进修干训部中小学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我校领导干部培训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完善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我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全面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培育学校管理者“终生学习、团队合作”的观念,提高我校管理者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人文素养,发展学校管理者的依法自主办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真正形成教育民主化,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学校管理者队伍提供优质服务。
二、培训原则
1、立足岗位、着眼区域的原则。
2、立足常规,务求实效的原则。
3、立足现实,注重发展的原则。
4、立足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
5、立足国本,面向世界的原则
三、工作的目标
完善我校领导干部的培训制度与机制,提高校园整体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名优校长,促进领导干部专业化发展。
(一)总目标
根据干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干训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学校管理者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力求先一步、高一层,讲科学、重实效,不断完善培训机制,优化干训课程,创新干训方法,拓展干训功能,打造一支党性观念强、理论素养深、管理水平高,具有大视野,讲究科学思维,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学校领导干部队伍。
(二)分层目标
1、校级干部培训
通过培训,使校长(书记)、副校长提高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课程领导力,善于思考和探索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改革与发展方向,明确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创新实践学校发展规划。
2、中层干部培训
中层干部主要包括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团书记、科研主任、总务主任等。通过政治思想、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实务操作等课程的培训,着力提高中层干部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建设一支懂理论、会研究、善管理,具有创新执行力的学校中层干部队伍。
四、实施策略
为贯彻落实规划中我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目标和任务,切实提升学校各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在培训工作推进中,将坚持以下三项实施策略。
1、坚持培训工作的导向性。研究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我校基础教育实际状况,坚持前瞻性的干训工作导向,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干部培训的坚实保障。
2、提高培训实施的针对性。干训工作应遵循学校管理者成长规律,针对具有不同发展特点的学校管理者实施量身定制的培训,深入研究并尝试实行培训内容的自主选择,将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者的成长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励学校管理者自我发展的愿望,提高学校管理者的专业成熟度。
3、加强干训管理的规范性。加强干训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加强干训过程中对人、财、物、事、时间、信息等因素的有效管理,形成严谨的教风和学风,使各类培训达到预定的目标。
五、“主要任务
新一轮领导干部培训工作,要继续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全面落实干训工作的目标,今后三年我校干训工作将力求进一步实现理念操作化、课程系列化和方式多样化,努力打造一个“课程规范、模式创新、特色鲜明”的领导干部培训体系。为此,提出以下主要任务。
1、探索、完善培养机制。
在现有的“遴选、培训、任用、发展”一体化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培养流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干部培训与培养有机结合、互为一体的干部培养机制。在干部长远发展的培养目标下,使干部培训成为连续递进、循环上升的发展过程,不断探索创新干部培训培养一体化的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一套“彰显我校特色、具有推广价值”的干部培养模式。
2、研发、优化培训课程。
总结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其它学校的成功做法,干训课程设置一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发挥引领作用,体现服务意识;二是要考虑领导的需求,根据实际状况,科学分析,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及时反馈,总结评估;三是要在系统设计的前提下,重点建设以研究办学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课程。
3、研究、创新培训方法。
在深化和完善“分阶段多层次”培训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培训方法。一是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让领导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研究为抓手,多方面开展社会调查和资料搜集,从问题的提出逐步深入到应对的策略,在实践与理论的交叉体验中,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二是注重通识培训与易岗锻炼的有机结合,力求岗位安排高起点,模拟实战高要求,重实绩,达到确定时段内培训的最大成效。
4、学安排培训项目,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培训活动。
发挥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让领导干部成为培训活动的主体,从而促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水平,提升领导干部的实施素质教育领导力。
六、培训工作的实施保障
在校委会的领导下,干训工作在组织、制度、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得到有力保障。
(一)组织保障
建立干训工作领导小组。为干训规划的实施定方向、定目标、定项目,并且制定与此相配套的政策,使之成为干训体系正常运作的有力保证。
(二)制度保障
建立一套系统的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健全资格审查、培训项目申报、课程建设、学分核定、教务管理等培训管理制度。
(三)机制保障
整体规划,各有侧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者培训的评价方法,探索干训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改革干部培训考核和评价方式,探索在校级管理者任职资格培训的选拔办法上进行创新改革,采用组织推荐与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公平竞争上岗。
(四)经费保障
保障干训经费基本投入的前提下,重点项目重点投入,专项经费专项使用。加强学校干部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确保干训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之,在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管理,要明确专人负责培训考勤及对培训资料的
收集整理归档,培训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考评,及时查找问题,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培训思路,增强培训的科学性。
辉南七中
2013年3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