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单而易用的设计_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原则

来源:小奈知识网
简单而易用的设计——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原则∷许晓云 XU Xiaoyun  王艳敏 WANG Yanmin∷河北工业大学Design of Simple and Easy to Use——TheResearch About Principle of City public facility design摘  要:以前的公共设施设计考虑最多的是设施的位置布置,很少考虑到作为整个公共设施单体的系统性、功能性、易于识别等。但是,作为城市家具的公共设施对整个城市公共生活的便利性和整个形象的识别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法的分析,提出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遵循:简单而易用的设计原则,重点讨论一下这一设计原则的内容和意义。关键词:简单  易用  公共设施  原则Abstract:The before public facility design considered most is the facility position arrangement. Very littleconsidered took the entire public facility monomer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 the function, is easy todistinguish and soon. But, took the city furniture the public facility and the entire image recognition is veryimportant to the entire city public life convenience. This article based on to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oduct designmethod analysis, proposed the city public facility design should follow: Simple but Yi Yong principle of design,discusses this principle of design cont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with emphasis.Key words: Simple, Easy to use, Public facility, PrincipleInternet 检索:www.artdesign.org.cn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生活家具的公共设施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是城市形象以及管理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共设施是在公共场所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设备或物品,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设计师如何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公共设施,使之与现代化的大都市协调发展,使现代人的生活更加完善,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功能被强化、操作和操纵的语义明了、视觉效果突出、触觉状态舒适。造型形态的简化,摈弃无用的附加造型。产品的造型不是只为了好看而造型,造型形态的美感与功能相联系,并依靠设计美学和工程美学原则来得以体现。产品的每一个造型元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没有冗杂的造型堆砌。追求简洁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一种生活风格,以此为原则进行公共设施设计,与时代同步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简洁的造型,并不是造型越少越好,简单只是知道我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思想,产品的每一个形态应该具有自己的特殊使命,包含着一定的功能语义,整个产品的造型是一个功能化的形态。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迪特尔?拉姆斯认为:单纯的风格只不过是解决系统问题的结果,而不是为了风格而风格。从中一、设计是“简单”的在设计过程中,复杂问题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设计思路。“简单”的优越性14可以看出,所谓“简单”的造型形态不是指设计风格,因为造型形态只是表象,达到简化造型有多重手段。这就和战后的国际主义和战前的现代主义的比较一样,二者在形式上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但是,从意识形态和思想动机上则完全不同。现代主义“少则多”的设计原只是为达到低造价目的的一种手段,战后则成为国际主义追求的形式典范。原来的手段变成了现在的目的,虽然外在形式上很是相近,但产品表达的内涵已经大相径庭。

一个设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虽然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但逻辑条理可以帮助你作权衡、判断得失、合理取舍;追求严密并不是在主观上将设计复杂化,而是为了在逻辑的引导下使设计的思路更简捷有效。

(1) 易学性:指用户很容易能掌握如何使用产品;(2) 高效性:使用有效,能很快实现预期目标;

(3) 易记忆:隔一段时间(几天或几个月)后,再次使用,不需学习就能自如操作;

(4) 少犯错:操作过程不易犯错,即使有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5) 满意度:用户对产品表示满意并乐于使用它。易于使用的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易用性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易用性设计的基本思想。

二、设计是“简单”的,但不是凭空生造。

工业设计师必须做到对人们需求的了解、审美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受众认知共性的了解。丹麦工业设计师雅各布布?延森说“设计是一种语言,它能够被任何人理解”。产品是通过本身的形态语言来传达信息的,造型符号的语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既然设计是一种语言,那它的传达和交流就需要有受众,所以,设计语言的清晰明了,才能让人理解你的设计。设计中应该求的是全面地了解社会、环境、人,从符号学、语义学上去丰富产品的语言表达功能。

不能生造设计,由于设计本就不必故弄玄虚。那种自认为清高的设计、或者用许多晦涩理论来搪塞的设计,无异于闭门造车,这样做出来的“设计”恐怕只能束之高阁。经典的设计都是看似平淡而品味无穷的,

四、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特征

公共设施的设计看似容易,然而并不那么简单。

首先,产品的整体形态要和城市的环境相融合。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气候特征和文化风俗,产品在结构、造型或色彩、材质上应体现并符合所在城市整体风格。

第二,在使用功能上,要反映出使用功能的科学性,即人-机工程学关系。公共汽车站的坐凳,既要结实,能提供人们休息,又应考虑不便于某些不文明的人随意蹬踏;站牌的设计也应清晰美观,便于浏览,并且同时能提供多种乘车信息等。

第三,要能体现出现代文明的特征和需求。如在垃圾箱设计及处理方面,就应符合当今提倡的垃圾分类和袋装化的趋势;而在商亭或汽车站设计时,则可考虑提供报时和报温装置,这些成本低廉的现代化电子装置却能让人感受到时代文明的气息。

第四,还应考虑产品生产、制造的经济性。

三、设计是易于使用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曾任苹果电脑研究副总裁的 DonaldA. Norman 博士在研究日用品设计中,把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作为产品的两个并列的属性,并提出具备以上两种属性的产品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要提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式,使用户可预测行为的结果,不盲目操作;第二是提高可见性,即每一个操作对应一个变化,使用户得知操作是否有效。到九十年代初,针对计算机界面的使用日益频繁这一现象,曾被国际互联网杂志称为“易用性之王”的 Jakob Nielsen把对产品的使用分为可用和易用。而易用性又可分为五个属性:

五、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内涵

城市公共设施就好像城市生活的家具,生活在城市这个大

艺术与设计

15

家庭里的人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这些城市家具。

1. 系统性

城市公共设施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在局部环境中它是一个单独的产品,各自以其自身的孤立相貌占据着独自的空间,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体现出相互的内在联系。但是整体来看,它只是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一分子。在这个大系统中,独立的履行这一定的使命,同时又是整个系统不可分割的一员。如果从造型、色彩及功能等方面对这些公共设施进行系统的工业设计,这些相对独立的设施将会形成一张独具匠心的网,将整个城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烘托出该城市的色彩特征及风格特征,使整个城市显得错落有序、焕然一新,同时也能充分地显示出市政管理的内在水平和质量。

2. 功能性

公共设施的功能是为了满足公共场所中进行活动的各种不同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公共设施的功能性必须充分得以体现。对公共设施功能类型的确定要充分了解公共场所中人的活动形态,在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功能的界定上,要尽可能满足人机工学的要求,体现其功能的科学性。

3. 注重设计品质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重视环境设施品质的追求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环境设施而言,由于其服务对象不是设计师个人或少数人,而是社会大众,所以,设计师应关注在时代社会民族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美感以及客观存在的普遍艺术标准,将真正的美转化为使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作为信息的载体,环境设施在人与环境的交流中无疑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为人们通过环境设施的形状、色彩、质感、体量、特征等信息来理解和操作设施,所以我们应该让使用者一看就明白它的功能及操作方式,并以不断创造出的新的设施形态及文明形式显示出城市的生命力,给人以新的感受与思考。

一旦环境设施具备了现代人认同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其特有的视觉品质将潜移默化为现代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感受。由此,环境设施就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不只是占

据空间的某些形态。

4. 人的因素

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设计师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如何更好的进行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关注设计师这一重要因素。人性化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能够自觉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

其次,要求设计师熟练掌握人机工学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出设施功能的科学与合理性。

再次,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具有审美的眼光,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在渴望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精神文明的滋润,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尊重需求,更让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到一种舒适自在,并从体味生活的愉悦中转化为对美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 杨为渝.《大艺术》. 2004年8月

[2] 陈  、张凯华著《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中外建筑》2003年第三期。[3] 张东初著《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城市问题》2003年第3期。[4] 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红旗出版社,2002年9月版。

[5] 陈友华. 城市规划概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51- 60[6]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