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4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f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pr.2008 第5卷第4期 Vo1.5 No.4 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状的思考 张华娟 (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既是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当 前我国深化财政改革的现实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预算及评价体系目前存在一些实际问 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成了当今财政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在我国财政支 出绩效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及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对策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 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所确定的目标而使 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和评价。 随着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财政支出规模的日 益扩大,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摆在了各级政府 及财政面前。 相对一些西方国家而言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方面我 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各类具体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办法.但 是这些办法和方案对绩效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标准设计、绩效 评价的操作规程、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规定得不详细.还存 在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2.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中各主体的职责缺乏明确划 分。虽然各地出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中规定参与主体 有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人事部门、主管 国发展较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 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非常迅 部门、预算单位等,但各主体具体承担哪些职责没有明确规 定,以至于在具体实施中出现各主体互相推责任,使某些财政 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难以有效展开。甚至受某些利益的局限而 得不到实施。正是由于职责没有明确划分,使一些地方的财政 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预定目标。 3.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不完整。首先,忽视效益评价,侧 重于合规性评价。目前各地进行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带 有明显的审计特征。重点审核项目支出行为是否符合现行财 务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往往忽视项目效益的评价,使评价指 速。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2003年起,财政部陆续出 台了《中央经济建设部『1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 《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等财政支出绩 效评价制度。广东省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发挥了 先锋的作用。该省于2003年8月至2005年l2月问先后组织 了130多个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试点,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省 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基本建立了良好的财政支出绩效 评价制度。2004年广东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人事厅联 标的设置不完整、不合理。其次,评价对象仅限于项目本身。忽 视项目内外部效益的综合评价与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 仅涉及项目过程审核和投资与回报的评价,而且包括项目产 生的外部效益的评价,而且包括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 合制定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2006年广州 市财政局制定了《广州市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 行)》。 虽然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经拉开了可喜的序幕. 境对投资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目前的财政支 出绩效评价过于单一,不够全面。 4.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置不规范。尽管各地都在 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改革,但是各地设计的绩效评价 指标都不一样,不仅给上一级财政的支出绩效评价的汇总增 加了难度,也不利于不同地区同类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 比较,难以找出支出绩效的差距和问题,不符合支出绩效评价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预算及评价体系目 前仍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因此出现不完善、不规范及地方具 体操作差异大等问题,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相互之间也存 在一定矛盾,诸多方面尚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 改革的客观需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指导。虽然我国财政法制 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但迄今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规范财政 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财政部虽然制定了一些具体财政 工作的要求。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具有单一性, 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性质支出等方面进行综 合、客观评价的要求。 5.评价结果难以应用。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对 支出领域的绩效评价办法。但在法律约束力等方面还存在很 大差距,而且中央政府尚未来得及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上提供 明确的指导,各个绩效评价办法的要求不尽相同,造成了一些 地方财政部门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无法可依,工作开展不 普遍、不规范。目前,我国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主要依靠的是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做得不够,往往是绩效评价工 作完成后束之高阁,或者即使交给被评价对象,部门和单位对 绩效评价结果并不重视,主要是因为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 ・4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不强。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财政部门在分配财政资金中很少 参考绩效评价结果调整各部门的预算,绩效高与低的政府部 门或单位在获得财政资源配置上没有大的差别,使用绩效低 的单位与责任人很少为此承担责任。 如上所述。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源 于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因此完善我国地方财政 据项目的性质选择成本一效益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因素分析 法、专家评议法、查问询证法等。特别是在评价地方政府财政 支出总体绩效和一些社会事业项目绩效上,更要注重运用非 公式化的绩效评价方法。 4.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一方面要尽快研 究制订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管理办法。使评价 结果应用制度化:另一方面绩效评价结果应体现激励与约束 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应当在合 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成功经验和做法 相结合的原则。使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好的部门和单位得到相 应的奖励和激励,使财政支出绩效差的部门和单位得到相应 的限制和处罚,调动地方、部门、单位自觉节约使用财政资金, 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探寻针对性的完善思路及 解决方案。 1.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完备的 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的积极性,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 法律法规是西方国家绩效评价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 权威性。 此,我国尽快出台一部全国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律法规, 5.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数据库。选定不同行业、不 作为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各地财政支 同类型的财政支出项目,作为绩效评价数据库的数据源,同时 出评价工作。 要做好数据信息的分类管理,尽可能扩大数据库在财政资金 2.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明确各评价 类别和支出项目上的覆盖面。数据库要涵盖政府财政支出总 主体的职责。地方政府可以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 绩效评价、部门和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等: 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组织实施;同时制定和执行地方财政支 在财政支出的类别上,要涵盖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建设、社会 出绩效评价办法和实施细则。负责监督绩效评价过程和应用 保障、农业和农村、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各级财政部门建立 绩效评价结果。财政部门受地方政府的委托。负责组织和管理 的绩效评价数据库要依托财政信息网实现信息共享,最后形 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全过程。不仅承担对地方财政 成以财政部为中心,各省、市、县互联的共享数据库,使各级财 支出进行综合评价的责任,还要负责组织和指导部门和单位 政部门都能使用数据库,服务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工作。 及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提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审 综上所述,完善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对我们 计、监察、人事部门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 财政工作者来说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从我国 作,参与制度制订、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处理等。主管部门 的具体国情出发不断研究新的问题并寻求符合实际的解决措 和预算单位主要是自行组织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 施。 评价,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 3.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在设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上。要围绕财政支出活动 【1】朱桂丽.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啪.财政监督,2007,(7). 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设计,在具体的评价中,这些 【2】施琚.美、英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借鉴与启示忉.财政监督, 指标本身都是相对的概念,无法直接度量,我们必须要寻找其 2007,(7). 他间接指标。包括投入类、过程类、产出类和成果类指标。从四 【3】黄聆.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分析【J】.集团经济研 项单一性评价指标上不能直接判断一项财政支出活动的绩效 究。20o7. 高低,但是这些单一性指标是复合性指标产生的基础,通过单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支出评价课题组.公共支出评价【M].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6. 一性指标评价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复合性指标,进而对财政支 【5】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健全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出的绩效进行评价。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上,要根 的建议『Z】.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