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革地方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函 民革地方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徐 波 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共中央 建设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 够的问题。就行业或社会覆盖面 (89)14号文件颁布以来,中国 要求民革组织在汲取近代以来人 来看.一些民革地方组织发展党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在一 类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成果的前 员仅限于文化、教育、卫生等行 个新的起点上不断巩固发展 民 提下.率先整饬.推进自身的民 业.在文教系统中又只限于在中 革作为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 主化建设 学、小学发展党员,大大限制了 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各 其次.地方干部队伍素质存 自身的发展 由此可见.组织发 地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 在参差不齐的问题。民革地方组 展工作尚有较大空间。笔者个人 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织干部群体总体素质较高.但也 认为.可以研究组织发展空间尝 事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方 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主 试向基层延伸的问题。以滇西为 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在 委、支委熟悉和擅长自己的专业 例.这里是中国抗战的重要阵地。 取得大量成绩的同时.笔者认 知识,但缺乏相应的组织、协调 有很多人与原国民党人士、英美 为.民革地方组织建设还存在着 和政治活动能力:有的地方领导 盟军人士乃至与海外华人华侨和 一些与民革作为参政党的定位和 班子成员多数年龄偏大.缺乏活 国际社会颇多渊源和联系.在这 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 力:个别地方基层干部参加组织 些地方开展组织发展工作.有利 有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应 活动少.只是将在民革组织中担 于促进国家和平统一的工作 当予以关注 任职务作为“政治资本”:等等。 2.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需要以 1.组织建设工作需要探索新 从这些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民革 人为本。勇于创新。一些民革基 形式.开拓新空间。首先,民革 地方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除考 层组织存在活动方式单调、呆 地方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民 虑自身的一些特点之外.应该将 板,党员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 主不够的问题 目前在于部的安 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作为发展 出现这种问题.有一个主要的原 排上民主不够和选举流于形式的 方向.注重能力,重要干部的后 因是因为开展的活动与社会、与 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在一些地方存 备人选应当物色和争取发展那些 党员实际脱节。笔者认为,基层 在。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 具有潜质的地方政治家、组织 组织有必要改变长期以来的那种 许多基层党员认为民革应当在推 家、宣传家。 一味读报、传达之类的“茶馆式”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 第三.组织发展存在力度不 学习活动方式.工作的内容也宜 1 4> 参政党研究f 2ANZttENCDANGYANJIL 由专一务虚.转变为虚实并举, 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这是民革地 局限性.在一些地方.社会对民 可以发挥内部党员人才、技术以 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 革了解甚少 这就要求民革各级 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组织 要制约因素 目前.经费问题的 组织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和进入到 党员参与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 解决.可考虑对供给渠道进行一 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发 中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关 定的调整疏通.如直接由财政 挥作用,扩大自身的影响:另一 注国家发展、民生疾苦,监督裁 划拨到各个地方甚至各个支部 方面要增强政党形象意识.加大 量国是.担当道义,为民鼓呼。 等.以减少中间环节问题。从 对外宣传的力度 加强理论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干部、党员的 长远看.经费问题是否可以设 工作是一个现代政党发展的必要 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意识.增 想从完全伸手等、靠、要,完 前提。笔者认为,民革作为参政 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依靠财政拨款.逐步转变为 党.需要在理论研究工作上.注 从长远看.只有如此.一个组织 部分自筹乃至主要依靠自筹。 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阔眼 才能永葆生机并不断发展。为适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率先 界.勇于创新 第一步,可以设 应这一变化, 《团结报》、《团 尝试迈出这一步.包括争取各 立一定的研究基金.开展若干课 题的专题研究项目。囹 结》杂志以及各地民革自办报刊 种社会捐款等 的内容.也宜在原来基础上虚实 3.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需要 (徐波,昆明学院教授、民 并举.逐步变得更加关注社会生 加强.扩大影响 目前,民革地 革云南省委会理论委员会副主  活 还有.许多民革基层组织存 方组织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一定的 任/责编 陶相宁1b l,~最 莩薛 …一~ ^ 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首先正式使用“政治 ◆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 体制”的概念 此后.这一概念在中国逐渐推广开 来 学术界对政治体制概念的解释存在着分歧.有 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 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 即为使国家机器正常运 人认为.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 具体化.是政治制度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和 实施方式,它包括政治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管理形式.机构设置以及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公 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工作方式等具 体制度和规范.如领导制度、选举制度、中央与 地方的行政制度、人事制度、人民行使政治权利 的制度、政策制订制度等。它是政治制度在组织 形式和活动方式中的具体化,同政治制度相比, 民权利和公共舆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和运行方式等一系列具体制度 有人认为.政治体 制是比政治制度更广泛的概念,它涵盖国体、政体 和具体政治规范 它不仅包括政治制度.还包含政 政治体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整个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其合理性和 科学性的程度影响着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学 术界对政治体制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美国学术界通常将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政 治体系、政治系统等概念混用,指社会的结构、 文化、行为、态度、信仰、价值观念等。它不仅 包括政府的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而且包括政 治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方式 它的具体内涵包括社会 的政治设置(国家、政党以及各种政治性的组织, 它们各自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各种政治规 范(法律、法令、行政命令等),政治运行机制 (政治管理方式和原则、决策程序和立法程序、政 治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还有人认为,政治体制就 是政治的决策机制 它涉及到影响决策制定和实行 的各个方面.包括了政治结构、政治功能、政治制 度、政治过程和政治文化等政治的基本方面。中国 学术界对政治体制概念的含义仍在进一步探讨中。 党、利益集团和大众传播丁具等非政府性的组织 以及所有与政治有关的结构 在中国.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 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指出.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国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民革中央网站www-minge.gov.cn <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