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计算》word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能正确计算平均数应用题。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中总体情体,是一个虚拟的数值。

2.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中总体情体,是一个虚拟的数值。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周每天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统计如下:

只列式不计算

生:(46+52+37+23+58)÷5

师:如何计算平均数?

生:把5天的总人数加起来再除以天数。

出示:平均数=总和÷个数

二、出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板书:平均数的计算㈠

三、新课探索:

探究一: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值

1.计算结果

师:计算一下(46+52+37+23+58)÷5的结果

学生汇报:(46+52+37+23+58)÷5=43.2(人)

2.质疑并讨论

师: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人数会是一个小数?

师:小组讨论一下,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小组讨论

生:因为平均数是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所以它可能是一个小数。

3.小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的是这一组数据的人数的总体情况,所以人数为小数,在这里就不足为奇了。

跟进练习:下表是4月~9月参加“幸福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的统计表,4月~9月平均每月有几人参加“幸福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探究二:数据资料中有零值资料的平均数

师:下表是上周在“班级文库”借书人数的统计表,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在“班级文库”借书?(周一到周五都开放)

计算并汇报

情况一、(5+7+8+4)÷4=6(人)

情况二、(5+0+7+8+4)÷5=4.8(人)

讨论:那种方法是正确的?

生:平均数是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0”也是一个数值,所以要除以5.

小结: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这组数据中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四、课内练习

1. 试一试:选择正确的算式:

(请说一说理由,尤其是错误的原因)

⑴ 小亚在投篮比赛中的情况如下表:

小亚平均每次得分是多少分?

A.(12+20+10+5+15)÷5 B.(12+20+0+10+5+15)÷5

C.(12+20+0+10+5+15)÷6

⑵ 小胖踢毽子比赛情况如下表:

小胖平均每次踢几个键子?

A.(8+10+6)÷5 B.(8+7+10+6)÷3

2.书本P36试一试

交流汇报

(2+3+0+8+5+3)÷6=3.5(次) 或(2+3+8+5+3)÷6=3.5(次)

师:为什么结果是一个小数?

生:因为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值。

3.小胖在体育比赛中投掷铅球的情况如下表:

小胖平均每次投掷铅球多少米?

4.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图书馆借书情况:

4~9月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 ④ )

7~9月平均每天借书的有多少人? ( ③ )

第2季度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 ① )

①(143+136+138)÷3

②(143+136+138+152)÷4

③ 152÷3

④(143+136+138+152)÷6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谁来说说,在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在解答平均数应用题时,我们要从问题出发分析,找到总份数和它相对应总数,然后根据数量关

系来解答。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P37、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