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O・ 年2月第30卷第1期BMU Journa1.Feb.2007.V01.30.N0.1 糜胸,治愈率达83.3%(5/6),红霉素的乳糖酸注射 剂饱和稀释液呈碱性(pH 8.0~10.5),具有强烈的 参考文献 化学刺激性,能使浆膜腔内白细胞增加,浆膜表面出 现炎症/纤维细胞增生 J。胸膜腔注入红霉素后, 引起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破坏细胞的 内分泌功能,阻碍各种病理性积液的产生,促进纤维 粘连,使胸膜腔闭塞,达到治愈目的。 用红霉素溶液注入胸腔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用 药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胸痛或低热,尚未发现其他 异常,因此,对乳糜胸患者可使用胸腔内红霉素溶液 注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该治疗方法简便、经 1.Mikroulis D,Didilis V,Bfimk ̄G,et a1.Octreo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ylothorax[J].Chest,2002,121(6):2079~2081 2.Olivares—tortes CA,Laniado—Lahorin R,Chavez.Garcia C。et a1.Iodop— ovidone pleurodesis for relarrent pleural effusions[J].Chest,2003,122 (2):581~583 3.王延明,臧玉林,陈志霞,等,10%甲醛胸内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乳 糜胸[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3):129 4,何建行.微创胸外科手术与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6,66~69 5.Carvalho P,Kniisht LL,Olson RD,et以Effect of erythromycin on the rabbit pleura.it potehtial role as a plenral sclerosant[J].Am J Re— spircfit Care Med,2O00。156:1228~1234 济、可靠,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 方法。 (收稿日期:2006-09—12)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 郑洪泽 曲翠娥 1滨州市人民医院【关键词】 肿瘤;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 滨州市 256610;2滨州市中心血站 【中图分类号】 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9510{2007)01-0070-02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而防治 肿瘤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此,肿 瘤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肿瘤防治的重点和热 点。笔者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现 报告如下。 1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③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即具 有器官特异性;④与病情严重程度、肿瘤大小或分期 有关,即肿瘤越大或越晚期,肿瘤标志物浓度越高; 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即肿瘤标志物浓度增高或降 低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⑥监测肿瘤的复发,即肿瘤 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浓度降低,肿瘤复发时明显升高; 肿瘤标志物(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 ⑦预测肿瘤的预后,即肿瘤标志物浓度越高,预后越 差,反之亦然。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能完 全满足上述要求。 2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 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 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 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TM存在于病人的血 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 子生物学等方法测定,且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 断、观察疗效、监测复发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 值。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尚未完全统一,体液 中的肿瘤标志物一般分为胚胎抗原类、糖链蛋白类、 激素类、酶和同工酶类及癌基因产物等。①胚胎抗 原类:如AFP、CEA等,是从肝癌、结肠癌的组织中 发现的,而胚胎时期的肝、胃肠组织也能合成,并存 在于胎儿的血清中,因此成为胚胎抗原。②糖链抗 原类:是用各种肿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来识别 的肿瘤相关抗原,大多是糖蛋白或粘蛋白,如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以下特性:①灵敏度 高,使肿瘤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②特异性好,即肿 瘤患者为阳性,而非恶性肿瘤患者为阴性,因此能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2月第30卷第1期BMU Journal,Feb.2Oo7.v01.30.No.1 CA125、CA15-3、CA19-9等。③激素类:正常情况下 不产生激素的某些组织,在发生恶变时能产生和释 诊断,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主要依据;也不提倡对无 症状人群进行普查。筛查试验阳性者并非临床确 放一些肽类激素(异位内分泌激素)导致相应的症 候群,因此,这些异位内分泌激素升高也可作为肿瘤 相关的标志物,如小细胞肺癌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 诊,只能视作高危者,进行继续追踪观察。②TM用 于高危人群普查的原则:a.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肿瘤 的发现有较高的灵敏度;b.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 性高和重复性好[如甲胎蛋白(AFP)和前列腺特异 性抗原(PSA)];c.筛查费用经济、合理;d.筛查时肿 激素(ACTH),患甲状腺髓样癌时降钙素升高,患绒 膜上皮细胞癌时hCG明显升高。④酶类和同工酶 类:当机体某个部位发生肿癌时,肿瘤细胞代谢异 常,使某些酶或同工酶合成增加,或由于肿瘤组织的 压迫和浸润,导致某些酶的排泄受阻,使肿瘤患者血 清中酶活性异常升高。酶是较早发现并用于临床诊 断的一类肿瘤标志物,如患肝癌时卜GT升高,患前 列腺癌时PAP升高等。⑤蛋白质类:B 微球蛋白、 铁蛋白等在肿瘤发生时会升高;多发性骨髓瘤时本一 周蛋白可呈阳性。⑥癌基因产物类:癌基因的激活 和抑癌基因的变异,可使正常细胞发生恶变,导致肿 瘤的发生。因此,癌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作为肿瘤标 志物,如I'a8基因蛋白、myc基因蛋白、P53抑癌基因 蛋白等。 3影响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因素 ①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的数目:肿瘤越大、细 胞越多,肿瘤标志物的浓度越高。②肿瘤细胞合成 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 瘤标志物的速度越快,血液循环中肿瘤标志物的浓 度越高。③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好坏:若血液供应 好,血液循环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高。④肿瘤细胞 是否有坏死和坏死的程度:肿瘤细胞坏死后,释放出 大量肿瘤标志物,使肿瘤局部和血液中肿瘤标志物 的浓度升高。⑤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分 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差,恶性程度越高,越晚期, 产生的肿瘤标志物越多。⑥肿瘤细胞是否表达和合 成肿瘤标志物:有些肿瘤细胞不表达、不携带肿瘤标 志物,则在血液和体液中就检测不到 ⑦肿瘤标志 物在体内的降解和排泄速度:若肝、肾功能差,排泄 速度慢,则肿瘤标志物在体内可异常升高。 4肿瘤标志物检测的I临床应用原则 TM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观察疗 效和监测复发的指标。①TM对肿瘤的辅助诊断价 值:由于目前临床常用的TM在诊断恶性肿瘤时,灵 敏度和特异性不够高,故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 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但无症状和体征,必须复查和随 访。③TM器官定位价值:由于绝大多数TM的器官 特异性不强,因此,TM阳性不能对肿瘤进行绝对定 位。但少数肿瘤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甲胎 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等对器官定位有一定价值。④ TM在判断肿瘤的大小和临床分期的价值:大多数 情况下,TM浓度与肿瘤的大小和临床分期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关联。但各期肿瘤的TM浓度变化范围 较宽,会有互相重叠,因此,不能根据TM浓度高低 来判断肿瘤的大小及进行临床分期。 ̄TM在肿瘤 监测中的价值:TM的主要临床应用价值是判断治 疗肿瘤治疗疗效和复发检测。临床可通过对肿瘤患 者治疗前后及随访中TM浓度变化的监测,了解肿 瘤治疗是否有效,并判断其预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 参考依据。为确定何种TM适用于肿瘤患者进行治 疗监测,在患者治疗前应做相关TM检测。@TM浓 度变化对肿瘤的疗效判断价值:恶性肿瘤治疗后 TM浓度的变化与疗效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治疗 前TM浓度的变化,常用三种类型:a.TM浓度下降 到参考范围,提示肿瘤治疗有效;b.TM浓度下降但 仍持续在参考范围以上,提示有肿瘤残留和/或肿瘤 转移;C.TM浓度下降到参考范围一段时间后,又重 新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⑦TM的联合检测 原则: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 种TM异常;同一种TM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 为提高TM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TM可作为 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联合检测,但联合检 测的指标须经科学分析、严格筛选。在上述前提下, 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TM构成最 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经过临床应用,以循证医学 的观点来评价和修改联合检测的TM组合。 (收稿日期:2006.-05—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