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o3月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Mar.2012 第18卷第2期 Vo1.18 No.2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傅剑冬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它的选择是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因此,通过会计政策的本 质、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及策略,对会计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探讨,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立场,并根据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149(2012)02—0084—02 1 会计政策的本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会计政策的认识上, 不同群体有一定的差异。为正确制定企业的会计政策,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会计工作的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会计政策的深刻内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政策的界定是:“会计政策 是企业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将会计政策界定 为:“报告主体所遵循的会计原则以及应用这些原则的方法”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8号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的定义是:“是指会计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 “政策”是人们的常用语。“政”的本意是“规范”,“策”的本意是“策略”。也就是说,政策是“规范的策略”。通过各国的界 定,我们不难看出各国会计政策的共性,实际上就是为实现一定的会计目的而制定的规范准则。 对于企业进行的会计政策的制定、选择和执行,不能简单看成经营的决策,实际上,它还涉及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 “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所以作出投资,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 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 。例如,很多企业在资产置换和债务重组中提高资产置换价格、不按规定确定 债务重组的条件,增加了企业的收入和重组收益,其本质就是操控利润,使很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就此,国家 为了遏制了这类现象,及时地修订了相关规定,其本质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和控制者的博弈。现有的会计准则实际上就是博 弈均衡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就相当于一个政治过程。 2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但有业务事项的初始选择,还有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二次选择,即选择新的会计政策。随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自主权有了充分的发挥。再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这都对会计工作有了 新的要求。另外,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多样性、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和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 等因素,形成了会 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的选择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政策”重在内容上,而“政策的选择”则重在过程上,从形成到调整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结果。企业 的会计行为是从收集会计信息到披露会计信息过程的总称,而企业会计的选择行为是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的效果。企业 会计政策选择,就是在选定好的范围之内,根据企业经营的目标、特点,对可选用的原则、处理的方法以及处理的程序进行分 析和对比,从而选用最适合的会计政策的过程。会计政策如何确立,需要选择;是否变更、如何变更,同样也是一种选择。 3 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和策略 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各方面的因素。因此,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可以简单地归类为 合法性、适用性、一致性、重要性及谨慎性。合法性:企业选择的有关会计方法、程序必须是国家有关会计法规所允许的,不 能违反和超出国家会计法规、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范围。适用性: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适应企业所有权的性质、企业 规模、企业的发展阶段及经营特点等多方面的要求,这是会计政策发挥其作用的必要保证。一致性:会计政策一旦被企业选 定,应当使前后期保持一致,不可以随意变更。如果需要变更会计政策,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企业的报表中 84 披露,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连续和可比。重要性: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对于重要的会计事项,应该分别核算,也应该分 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报告中重点说明;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简便的会计 方法进行处理,合并反映。谨慎性: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的时 候,应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尽量少计、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每个阶段,对于会计政策来说,企业都有不同的选择。事物的发展往往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从一无所有到建立,从建立 到成长,从成长再到衰退,企业的发展也不外乎如此。在每个发展阶段,企业的目标都不尽相同,由此导致会计政策的选择 也就各有不同。从一无所有到建立的过程中,生存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在选择企业的会计政策时,风险性小的经营策略是保 证企业稳步成长的必要条件;从建立到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选择收益性较高的经营策略,目的是拓展企业业务,扩大 经营规模。但是,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当企业进入从成长再到衰退的过程时,许多企业都会选择稳健经营的方针,避开 很多风险的袭击,保全企业的实力。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与国家的经济政策相协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球一体化的需求,公平竞争环境便 成了长久的发展趋势。会计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我们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明 确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关系——会计政策既受经济政策的制约,同时也是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保证。例如,税前利润与纳税 所得的差异,可以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这就是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协调的结果。 企业只有正确处理会计政策与国家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 4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管理理念的滞后,很多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上存在问题。其一,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不 够合理。由于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是由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决定的,所以,很多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利用会计政策 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主要手段。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损害相 关利益人的利益和企业的信誉,破坏市场秩序” 。比如,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少纳所得税的目的,刻意膨胀企业的成本和费 用,缩小利润;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刻意膨胀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虚假申报。其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得当。由 于一些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滞后,使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与企业的发展趋势不匹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通过会计政策 选择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几家企业真正懂得如何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绝大多数还没做到整体的优化。企业发展的 目标和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方法、程序缺少一致性,使会计政策选择的作用大为降低。还有一些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随 意性比较大,导致很多重要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地反映。 5 会计政策选择的发展趋势 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趋向于合理合法。在我国,私营企业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还处在低级 阶段。很多企业,为了逃脱纳税、推迟纳税,尽可能表现为账面亏损;为了助于筹资,往往粉饰财务报表。随着相关法律法规 的逐步完善、惩处力度的加大,再加上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必然向着合理合法的 方向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趋向于集团利益。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企业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企业不再是简单的 实物资产集合,而是一种法律的框架,它包括债务人、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他们各有各的投资方式。所有的投资方都会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尽力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投资方对企业所备选的会计政策,都要有所了解。管理当局在进行会计政 策选择的时候,必须权衡各方的需求,以求找到最适当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趋向于整体优化。企业的会计政策是一个整体,每个看似独立的会计政策都是整体发展不可或缺 的元素。因此,企业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受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选择。如果单单从一个方向进行选择,其效用 往往都很有限,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所以,企业需要全方位地分析自身的环境、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的未来前景以 及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结合会计理论,对选定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程序进行对比分析, 最终形成最优化的会计政策。 参考文献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K]冲文译本第2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中译本第2版,第1页 [2]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会计准则[K].霍博肯:WILEY—VCH出版公司,2009.124. [3]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K].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02. [4][美]玛格利特・M・布莱尔.共同的“所有权”[J].比较经济体制,1996,(3). [5]唐松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00,(3):18—23. [6]王瑞.论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I2):72—76. [责任校对高宇]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