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壤方法验证报告

来源:小奈知识网


方法验证报告

土壤元素测定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2020年03月04日

1

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名称 参考标准 适用范围 土壤元素测定法 写标准号 适用于测定土壤中元素含量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用硝酸和高氯酸加热氧化,然后用氢氟酸分解硅酸盐等矿物,硅与氟形成四氟化硅逸去。继续加热至剩余的酸被赶尽,使矿质元素变方法原理 成金属氧化物或盐类。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使钾转变为钾离子。经适当稀释后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再换算为土壤元素含量。 样品采集和保存 样品 按照HJ/T 166的相关规定采集和保存土壤样品,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应避免沾污和待测元素损失。 1) 实际样品:S030301 试剂/材料名称 规格 GR/500mL GR/500mL 生产厂家 广东广试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广试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备注 / / 试剂和材料 盐酸(ρ=1.19g/mL) 硝酸(ρ=1.42g/mL) 仪器设备 环境条件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AAS-55B,TG279,已校准) 温度:18℃~28℃ ,湿度:40%RH~70%RH 1)称取通过0.149mm孔径筛的风干土0.1g,精确到0.0001g,盛入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硝酸3mL,高氯酸0.5mL。置于铺有石棉布的电热板上,于通风厨中加热至硝酸被赶尽,部分高氯酸分解出现大量的白烟,样品成糊状时,取下冷却。用塑料移液管加氢氟酸5mL,再加高氯酸0.5mL,置于200~225℃沙浴上加热使硅酸盐等矿物分解后,继续加热至剩余的氢氟酸和高氯酸被赶尽。停方法过程描述 止冒白烟时,取下冷却。加3mol/L盐酸溶液10mL,继续加热至残渣溶解。取下冷却,加2%硼酸溶液2mL。用去离子水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此为土壤消解液。吸取一定量土壤消解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使钾离子浓度相当于钾系列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此为土壤待测液。定容前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钠离子浓度为1000mg/L。测定。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仪器参数 检测元素 火焰类型 波长 狭缝 2

钾 3)计算公式: 空气/乙炔 766.5nm 1.0nm 𝑊=𝐶×W—土壤元素量百分数; 𝑉1𝑉3100××10−4× 𝑚𝑉2100−𝐻C——从校准曲线查得的土壤待测液钾含量,mg/L; V1——消解液定容体积,mL; V2——消解液吸取量,mL; V3——待测液定容体积,mL; m——称样量,g; 10-4——由mg/L换算为百分数的系数; 100 ——以风干土计换算成烘干土计的系数。H100−𝐻为风干土水分含量百分数。 4)结果表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方法是否偏离 未偏离。 ……本页以下空白……

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Y= 1.2566X,R² = 0.9996 校准曲线 X表示样品浓度,单位为mg/L;Y表示样品吸光强度,满足标准中曲线相关系数应大于0.999的要求。 方法检出限 计算的结果(以取样质量g,定容体积为mL计)。 测定下限 计算的结果(以取样质量为g,定容体积为mL计)。 测定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8%~106%,在要求90%~110%范围内,准确度 (参考《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表3),准确度符合要求。 测定实际样品,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08%,低于要求(参考《重精密度(RSD%) 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表3)20%,精密度符合要求。 结论 本实验室能按照标准(写标准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完成对土壤元素的测定。 ……本页以下空白……

4

一 校准曲线

参考标准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配制成浓度为0.00mg/L、0.20 mg/L、0.40 mg/L、0.60 mg/L、0.80 mg/L、1.00 mg/L的标准系列进行测定,每个浓度平行测定3次,以3次平均的样品吸光强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应≥0.999,否则需要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表1 校准曲线各浓度吸光强度

样品 平行测定(强度) 0.00 样品浓度,mg/L 0.20 0.2665 0.40 0.5100 0.60 0.7640 0.9996 0.80 1.0134 1.00 1.2381 元素 相关系数r 数据 结论:上述相关系数R大于0.999,符合线性要求。

1.61.41.21y = 1.2566xr = 0.9996吸光度0.80.60.40.2000.20.40.60.811.2浓度mg/L 图1 元素的标准曲线

二 方法精密度

采集某地区样品S030301,全程序平行测定6次,对样品中的元素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即为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即为精密度。参考标准要求,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5

表2 方法精密度检测结果

样品 平行测定 元素 1 2 3 4 5 6 X 标准偏差(Swb) 相对标准偏差RSD(%) 样品元素量百分数 S030301 / 吸光强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 / / 结论:所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标准要求,因此该方法的精密度符合要求。

三 方法准确度

对S030301土壤加标,进行准确度试验。加标方式为分别取6份适量土样,分别加入多少ml 1000mg/L的标液,按照试样制备方法制备待测液,按要求,加标回收率应在90%~110%之间,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方法准确度检测结果

样品元素量百分数 样品 平行测定 元素 1 2 3 4 5 6 X 原始浓度平均值 加标体积,mL

S011001-加标 / 比值 / 0.7476 加标回收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 / /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 / / 6

样品元素量百分数 样品 平行测定 加标标液浓度,mg/L 加标量,μg 加标回收率最终值(%) 备注 S011001-加标 1000 实际加标量 计算结果 比值 / / / 加标回收率 / / / / / / / / / / / / / / / 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测得值浓度-原始浓度平均值)*取样质量/.加标量 结论:上述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满足要求的标准的(范围),因此该方法的准确度符合要求。

四 方法检出限

制备7个实验空白,测定浓度,计算空白样品的标准偏差,取3.143倍的标准偏差确定为方法检出限,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方法检出限

测试类别 试液编号 浓度(μg/L) 空白批内标准偏差S 方法检出限(mg/L) 方法检出限 C0-1 C0-2 C0-3 空 白 溶 液 C0-4 C0-5 C0-6 C0-7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计算结果 数据 数据 数据 计算结果以取样质量为多少g,定容体积为多少mL计)。 结论: 本方法检出限为0.02%

五 测定下限

依据HJ 168-2010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附录A中A.2:以4倍检出限作为测定下限。即本方法的钼测定下限分别为(计算结果)μg/L,当以取样质量为(取样量)g,定容体积为多少mL计时,方法测定下限为计算结果。

六 实际样品的分析

采集天河区某园区花园土壤样品,编号为S030301,测定元素的含量,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两次平行测定允许绝对值差不超过0.05%,满足要求。

7

表5 实际样品的分析

样 品 平行测定 1 2 绝对值差 S030301 结果 结果 计算结果 检测结果,% 七 结论

通过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测定下限及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室能按照标准(写标准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完成对土壤中元素的测定。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