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 提升核心素养
谢红煜
(湖南省长沙市第六中学 410001)
摘要: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文章通过教学实例进行阐述,如何通过化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优化教学一、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通过对学科课程的学习,通过社会实践、动手实践、技术实践等活动而逐步形成的。在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学科特性相关的核心素养,我们称之为学生的学科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课堂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并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充分展开,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对任何问题分析处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可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社会的各种影响。
三、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为载体,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实现核心素
二、化学核心素养的探索意义养发展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同时,核心素养的化学是生活中的科学,学生化学素养培养尤为重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新,更是对学习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养,是学生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达到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案例: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表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节《卤代烃》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背景分析:卤代烃是学生系统学习的第一种烃的性质反应结构”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衍生物,也是有机化合物中能同时表现取代反应和消去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反应这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的少数有机物之一。让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也是化学素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由无机到有机的良性过渡,培养学生发的根本目的。散思维,使其举一反三,对实验发生的条件、过程及
在对最基本现象观察的基础上,化学素养的深入培机理建立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变化养,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收集各种信息,对的思路和方法,体会物质性质及其变化在促进社会发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分析推展方面的应用。理、证实;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内容分析:以溴乙烷为代表来研究卤代烃的水解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反应和消去反应,能很好地体现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象与模型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多种模拟实验来描述和解的桥梁作用,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纽带。通过在不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化学素养同条件下反应生成物的不同,了解有机反应的复杂性。培养的关键目标就是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由表及学情分析:通过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里地分析事物,是对学生化学素养培养的更深层次要求。合物”的学习,对有机物的官能团有了初步了解,但
学科素养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立足于生活,官能团对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影响没有系统学习过,
27
践行纪2017年第17期引导学生关注碳溴键,关注溴原子,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教学流程设计
引入→理论预测→方法指导→实验评价→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步骤1:设定切入点,实验探究,培养能力
1. 引入卤代烃:以在足球比赛中,球员受伤后医生使用的喷射药物为例,引入氯乙烷,让学生感受卤代烃与生活的联系。
创设意图: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探究。
2. C2H5Br结构特点的分析
展示C2H5Br的球棍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C2H5Br的结构、化学键,关注官能团。Br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Br,当遇到OH-等带负电的基团时,该基团就会进攻带正电荷的C原子,所以C2H5Br发生化学反应应围绕着C-Br键断裂去思考。
3. 设置问题:已知CH3CH3性质比较稳定,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CH3CH2Br在强碱性环境下能被诱发C-Br键的活性,预测CH3CH2Br在NaOH水溶液中怎样发生反应,并设计实验验证CH3CH2Br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反应。
创设意图:展示模型,分析结构,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4. 学生活动:推测反应 CH2CH2Br+NaOHCH3CH2OH+NaBr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证明CH3CH2Br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实验用品:大试管、长玻璃管、试管夹、小试管、长胶头滴管、烧杯、溴乙烷、NaOH溶液、稀HNO3、AgNO3溶液、pH试纸。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评价,优化实验设计:用AgNO3溶液检验Br-来证明反应发生,注意先加稀HNO3排除碱性的干扰。
加热能极大地加快反应的进行。CH3CH2Br沸点38.4℃,为了防止CH3CH2Br的挥发,应水浴加热,而且试管口插长玻璃管来冷凝回流。
学生实验:按照优化后的设计完成实验并展示。创设意图: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的意识和能力。
5. 理论指导:NaOH的乙醇溶液也能提供强碱性环境,在加热条件下使CH3CH2Br的C-Br键断裂,同时
28
还使相邻碳原子上的C-H键断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消去反应的反应特征。
6. 设置问题:设计实验验证CH3CH2Br与NaOH的乙醇溶液发生反应,而不是与NaOH的水溶液反应。
实验用品:大试管、长玻璃管、小试管,烧杯\\溴乙烷、NaOH的乙醇溶液、酸性KMnO4溶液、Br2的CCl4溶液。
7.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评价优化设计方案:判断CH3CH2Br发生消去反应,可以检验产物乙烯。用Br2的CCl4溶液可以直接检验,操作简便,而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先要通过水洗气。
创设意图: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和消去反应,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共同探究,突出体现化学实验在构建有机物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介质的重要作用。
8. 拓展提升:验证水解反应的反应程度,引导学生设计验证性实验,利用化学反应物质守恒的思想,通过AgNO3与反应后的溶液反应,称量所得沉淀。这种学生自行设计的定量实验,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深刻领会了守恒思想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化学思想的精髓。
(二)教学步骤2 :学习联系生活,培养责任意识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调查研究,完成“卤代烃的功与过”小论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感受生活中的卤代烃无处不在。卤代烃能给人类造福,如四氯化碳做灭火剂、冷冻机(氟利昂)、塑料、干洗剂、农药等。但卤代烃也给人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危害,如中小学生最喜欢用的涂改液,对学生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卤代烃农药“666”危害很大,已经禁止生产使用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场所,教材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文本,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课本内容的同时,必须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设置灵活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创新解决方案,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等方式,均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明.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J ].学科教育,1999(8):24-26.
[2]王传娥.化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91-93.[3]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5):78-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