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所有医护人员均要做好标准预防,尤其呼吸道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进入医疗机构的病人、陪护、探视者,也应该佩戴好口罩;
其次,做好流程优化,主要是减少医务人员、患者聚集、交叉的可能,减少人员流动,保持1米线距离;加强室内通风与消毒,尤其是自然通风即新风,各医疗机构在医院改、扩建时需考虑其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如手卫生、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
落实四早措施,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及时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4小时内完成流调工作,并做好密切接触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与治疗。对污染的区域要划分至最小单元,全面终末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做到精准管控。
在救治方面,坚持集中患者、专家、优势资源,大大提高救治效率。为避免患者核算结果复阳现象,要求出院患者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
突出重点环节
开展风险评估,对重点人群、重点部门进行重点防控。
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分时段诊疗,严格探视陪护管理避免交叉感染,严格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和健康管理与监测。同时关注社区防控,尤其社区发热患者就诊流程以及管控措施。
强化支撑保障和组织领导
扩大人群检测范围,全国健康码互通互认,强化科研与国际合作,促进试剂、疫苗、药物研发;各地政府落实党委和政府责任,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响应级别。
门急诊预检分诊感染防控要求与重点
门急诊预检分诊感染防控要求应当符合传染病、医院感染、新冠防控等相关文件中的要求;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提供必要的保障,如预检分诊处位置醒目、标示清楚、通风良好,备有相应的物品及合适的医务人员,医护人员能做好个人防护;
制定预检分诊制度与流程,认真落实,没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将患者转诊至就近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门急诊预检分诊感染防控重点是做好预检分诊,做到四早。分时段预约挂号,减少人员聚集,设置1米线;
对门、通道进行监管,医患通道分开;
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不能过度依赖发热门诊;
急诊入院患者均应核酸检测,不能排除新冠且需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宜在负压手术间进
行,并按要求防控;
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同时,应进行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筛查;
加强人员健康教育,如呼吸卫生、戴口罩、社交距离等。
发热门诊感染管理要求与重点
对于发热门诊的设置和感染管理,发热门诊应当合理规划,平战结合,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科学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
在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制度、流程、消毒隔离等改进措施弥补硬件的缺陷;
完善设施,在选址、布局、分区方面也应符合相关要求,并配备感染防控相应的设施设备。
针对发热门诊感染管理重点、难点,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宣传培训,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接诊,首诊医生负责制,医生不得拒收发热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症状的问诊,包括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必须进行血常规、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和胸部CT检查;
患者采取全封闭就诊流程,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上报,疑似患者应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以集中收治,严禁探视;
医院各科室应加强信息互通,建立终末消毒登记制度;
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做好消毒隔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