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障碍的由来:
无障碍设施问题的最初提出在20世纪初,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当时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的出现,旨在运用现代技术履行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无障碍设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30年代初,联合国成立民后,曾先后发布《残疾人权利宣言》、《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等,均强调建设无障碍设施问题。1961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无障碍标准》。1974年,联合国召开了国际无障碍专家会议,对无障碍设计作了研究总结,并提出今后任务。
二、我国无障碍设计和无障碍建设的概况:
我国有5000多万残疾人,影响到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和数民亿计的亲属,做好残疾人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建设无障碍环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 1984年3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后,着手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工作。1985年4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部分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在建筑设计规范和市政设计规范中,考虑残疾人需要的特殊设置”的建设和提案。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指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协同有关单位制定‘节使残疾人通行的设计规范”。《规范》于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1990年5月,建设部、民政部、国家计委、中国残联联合发出《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_88)的通知=,这个《规范》及1998年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合的联合发文对规范进行的补充规定是目前推行无障碍的主要依据,主要内容有:1、加强工程审批管理,严把质量关;新建的城市道路,以及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建筑,必须执行本规范;2、上述城市中原有的道路、重要公共建筑,应按照本规范有步骤地予以改造;对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除主要入口处设坡道外,室内为公众服务的设施也应方便乘轮椅的老年人、残疾人使用;3、对新建道路和立体交叉的人行道进行无障碍设计,各道路路口、单位门口都要建道口缘石坡道;人行天桥和人行横道应进行坡道设计;居住小区内的各种道路等公共设施应方便乘轮椅的老年人、残疾人使用。4、在中小城镇中,凡有条件的,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应积极推行本规范。1990年间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批准执行的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三个五年计划,均提出了推行无障碍设施的任务与措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年-2000年)》规定:将执行《规范》纳入基本建设审批内容,制定相应规定;广泛宣传、逐
步推广无障碍设施。
表11-2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内容
建筑类别 政府及纪念性建筑(政府及司法部门办公楼,集会,纪念建筑场馆等) 执行本规范范围 基本要求 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1)集会场所应设残疾人席位 同上(1) 文化、娱乐、体育建筑(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活动区 文馆、影剧院、游乐场、体育场馆等) 主要阅览室、观众厅等应设残疾人席位,根据需要,为残疾人参加演出或比赛设相应的设施 同上(1) 商业服务建筑(大型商场、百货公司、零售网点、营业区 餐饮、邮电、银行等) 大型商业服务楼应设可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中小型商业服务楼出入口应设有坡边 同上(1) 宿舍及旅馆建筑 公共活动共及部分客房层 宿舍及旅馆根据需要设残疾人床位 接待部门及公共活动区 医疗建筑(医院、疗养院、门诊所、保健及康复机构) 交通建筑(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航空港、轮船客运站等) 病患者使用的范围 同上(1) 同上(1) 旅客使用的范围 提供方便残疾人通行的路线 注: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指:各类建筑为公众设的道路、坡道、入口、楼梯、电梯、座席、电话、饮水、售厅、厕所、浴室等设施。具体设施内容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确定。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建筑入口
7.1.1 无台阶、无坡道的建筑入口,是人们在通行中最为便捷和最安全的入口,通常称为无障碍入口。
7.1.2 在公共建筑和有残疾人的居住建筑入口设台阶,同时应设置轮椅通行坡道和扶手。室内外地面有高差的公共建筑和有残疾人的居住建筑,在入口只采用坡道时,其宽度除解决轮椅通行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其他人的通行要求。在坡道的坡度上也应该综合考虑使用效果,以小于1∶20的坡道比较适用。
7.1.3 建筑入口的平台是人们通行的集散地带,特别是公共建筑显得更为突出,入口平台要方便轮椅通行和回转,还应给其他人的通行和停留带来便利和安全。
7.1.4 在建筑入口设雨罩,是给人们在进出时的过渡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更为明显,对行动缓慢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就更为需要。
7.1.5 设有两道门的门厅和过厅,当轮椅在其间通行时,为避免在门扇同时开启后碰撞轮椅,因此对开启门扇后的净距规定了最小的限定,可缓解碰撞轮椅的现象。在医院建筑中则要考 虑到病床车的通行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