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答案详解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1. A 棱角 léng/菱形 líng 窒息 zhì/对峙 zhì 稽首 qí/稽查 jĪ

B 侥幸 jiăo/阻挠 náo 绚烂 xuàn/驯服 xùn 称职 chèn/职称 chèng

C 塑料 sù/朔风 shùo 叫嚣 xiāo/发酵 jiào 本末倒置 dào/倒行逆施 dào

D 延伸 yán/筵席 yán 瓦砾 lì/罹难 lí 挑三拣四 tiāo/挑拨离间 tiăo

参考答案:B

A 项中的 zhì,C 项中的 dào,D 项中的 yán。A 项中稽字的读音为易错项,D项中筵席(yán)易误读为宴席(yàn)。

2.参考答案:D

A 项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B 项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C 项名不见经传,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偏正式,作谓语。

D 项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1

其中 ABC 三项使用正确,D 项不容置喙应为不容置疑,即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3.参考答案:C

分析:A 项语义重复,“禁止”与“不得”意思相近,应删除“不得”或将“禁止”改为“要求”。

B 项成分残缺, 发现”后缺少宾语“……的现象”。

C 项正确。

D 项搭配不当,“维护”不能搭配“合理要求”。

4.参考答案:A

分析:解答乱序排列衔接题,首先浏览句子,把握语段的大意,然后根据主语、关联词等找出行文逻辑,从而作答。从选项可以看出,句首为 2)或者 4),并且2) 与 1)、4)与 6)相衔接。其中 2)1)陈述了社会上存在的某种观点,并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反对);4)6)陈述反对的原因,“首先……其次”是较为典型的关联词;3)是明显的结论句,应放在最末;而 5)以“但”为转折,进一步陈述了反对 2)观点的原因。因此其逻辑为提出现象——表明态度——论证原因——得出结论,语序为 2)1)4)6)5)3)。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5.参考答案:C

2

分析:娴,娴熟,熟习;危,危楼高百尺,可知“危”有高的意思;督,应为总领,掌管的意思;次,驻扎。可将选项逐一带入原文,可知 C 项与上下文不合。

6、参考答案:B

分析:第一空“因”可理解为“因为”,“为”理解为“被”,“为……挠”上下文连贯,排除 AC;第二空与第三空一致,答对一个空即可,其中第三空“以”和“乃”都有“才”的意思。第二空“而”表因果,符合文意,故选择 B。

7.参考答案:A

分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顾”、“而”、“要之”的理解。“顾”表示轻微的转折,可译为“只是”、“而”;“而”表示递进;“要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

类似于现代文的“总之”。因此句子可翻译为“在危险动荡的世道,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人才)往往不能得到完全的重用,用了,也许又束缚其手脚,并逼死他,像这样,人真的做了,总之也是天意吧。因此因选择 A。

8.参考答案:D

分析:原文为“象昇上疏救,不得”,并非赶去救援。

9.(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①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4 分)

3

参考答案:卢象昇指挥士兵打仗,呼喊的声音(大得)震动天地,从上午到下午(或译为从辰时到未时),炮弹发射完了,箭矢也用尽了。

分析:该句关键字为“麾”、“辰”和“未”、“矢”,其中麾原指供指挥用的旌旗,这里作动词,翻译为指挥;辰和未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辰时指上午七到九点,未时指下午一到三点,如不知道具体时间,也可直接译为“从辰时到未时”;“矢”指的是箭矢。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3 分)

参考答案:百姓们因此而痛惜侯弘文(的遭遇)而赞许卢象昇(的义举)。

分析:天下代指天下人,百姓;可以看出,“多象昇”与“惜弘文”为同样的句式,因此“多”在这里是动词,意为赞许、推崇。注意将原文的意思补全。

(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3 分)

参考答案:原因有:受到议和派的阻挠;敌军兵力强大而我军兵力不足;求援而援军不至。

分析:根据分值可以看出,此题应答出三个要点。

10.(1)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 分)

参考答案:此处“软”字形容词用作动词,一语三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晨风的温柔吹拂,微风吹拂下江水的柔波荡漾和诗人此时愉悦的心情。

4

分析:又是一道考查炼字的题。

(2) 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过”字意为经过、路过。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时间、景物的变化,表现了其清晨乘船经过大通驿时的情景。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初升,景色难辨;颔联写晨雾初散,远处市镇依稀可见,转眼船驶过了江湾;颈联写晨雾散尽后风吹江水,云绕山间的场景,侧面表现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诗人乘舟江上,一览景色变化的场景,写出了“过”字之意。

分析:此题为主旨考查题,考查了诗眼“过”字。首先点名“过”字的意思,然后逐联分析,抓住景色的变化过程。

11.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_明明如月_,何时可掇?_忧从中来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2)_渔舟唱晚_,_响穷彭蠡之滨_;雁阵惊雁,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昨夜闲潭梦落花,_可怜春半不还家_。江水流春去欲尽,_江潭落月复西斜_。

(4)夫夷以近,_则游者众_;险以远,_则至者少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12.参考答案:B、E

分析:B 项从原文“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

5

可知,古人使用石刻、竹简,现今人使用磁带、光盘,古人与今人的信息载体不同。E 项原文指出“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因此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是组成文化的一部分,E 项错误。

13.参考答案:D

分析:原文指出,“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因此,经过不断地修正和创新,今天的社会基本结构已经与唐代不同。

14.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本文回答。(4 分)

参考答案:因为文化的传递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经过积累;并且在文化积累后,每一个新生命都会接受这种被创造、积累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历史性。

分析:“文化的历史性”一词出现在文中最后一段,而该段主要谈的是历史性的意义,因此我们回溯到上文中去寻找答案。可以看到,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二段涉及到关键词“文化”和“历史”,总结段落大意即可得出答案。

15.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 分)

参考答案:这个例子说明了文化的传承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的存在,人们可以把在世记录下来,即使社会中断了,文化也不会断了传承,如同在这个例子中,通过新发现的古籍,现代人可以跨越时空,更好地理解千年前的道家思想,传

6

承道家文化。

分析:要求考生理解例子的意思指向,并把握文章各段的主旨,即文化可以跨越时空、文化的传承具有历史性。这里的例子指向前者。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16.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划线的词语。(4 分)

参考答案:凝固本是指由液态变为固态,这里运用通感的手法,写动作的停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邻人被小狗愚弄后的诧异与尴尬。迟迟疑疑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小狗屡受愚弄后的不信任和走路缓慢的姿态。

分析:这里的两个词语均运用了修辞手法,点出修辞手法得 1 分,适当分析修辞效果得 1

17.对人们采摘紫苏,老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不同?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分析。(5 分)

参考答案:先前,老人热情招呼、微笑注视着邻居采摘,看到邻居行为节制,感到迷惑不解;后来老人不再主动邀请邻居,只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原因:先前老人怕邻居不好意思,所以热情鼓励邻居采摘,后来老人发现过度的热情反而让邻居心生尴尬,因此改变了态度。

分析:回到原文找出答案,并组织语言即可,考查的是学生整合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7

18 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参考答案:柯基犬重新信任欺骗它的老人;老人受到柯基犬感染,种下紫苏供邻里采摘;老妇人受到老人的感染,种下白杏为紫苏遮阴,供邻里采摘;老人和老妇人的行为使邻里间气氛和睦友爱。

分析:考查了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找出具体的善行,并按照时间和逻辑的先后顺序列出,稍加整合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

19.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4 分)

参考答案:句子 1 的语言生动形象,将种子的发芽比作分娩,通俗易懂,诙谐而形象地表现出种子发芽的不易和发芽过程的不可逆。句子 2 语言用词严谨,逻辑清晰,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分析:逐一点出两个句子的不同特点即可,重点把握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总体来说语言严谨科学,但某些例子或修辞往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等)。

20.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6 分)

参考答案:扁蓄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羊腿藜在年初结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雀麦草在秋天发芽,抢先一步发育成长。

8

分析:考查了考生归纳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回到原文总结即可,难度较小。

21.许多杂草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这些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他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于是这些种子就会发芽。因此,翻动过后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

分析:根据题目回到原文中寻找答案,考查考生抓取信息的能力。

五、22.参考答案:①如果商品没有配备产品说明书

②产品说明书中不可出现文字错误

③但关注产品说明书却很少

分析: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出答案,注意观察主语。

23.参考答案:“我介意”通过受众的不适感来因其吸烟者的自觉克制,委婉含蓄,

劝阻效果较弱;“不可以”则明确禁止吸烟者的行为,直截了当,劝阻效果较强。

分析:分别指出两组手势的效果得 2 分,并进行简要分析得 4 分。

六.作文

立意参考:(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感知自然,就要亲近自然,只有全

9

身心融入其间,方能感受其中之美。(2)信息时代的,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便捷,更是丰富的知识,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丰富的资源当中方便快捷的丰富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因为这种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我们应予以坚决摈弃。(3)读万卷书,可以丰富思想,行万里路,可以开阔视野,二者可以有机结合,知行合一,方能成就真正的学问。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