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创新与思考

来源:小奈知识网
苎! NO.4 T眦 EDUCAT10N Avril 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创新与思考 周璇 摘要: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是一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也是高职院校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第一 课”。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新生入学后将会面临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创新性地提出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2.07.155 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是一所高校的校风建设、学风 他们喜欢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但是又急需他人的认同和寻找归 属感,他们希望寻找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十分接近的“死 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奠基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 新生自身的发展。安排一定学时的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对大一新 生认识学校环境、认识专业方向和认识老师同学有很大的帮助。 高职院校新生应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节奏,使自己的学习方式、思 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全融入一个新集体,完成角色转变,为今后 的大学三年奠定坚实的基础。 1高职新生入学后面临的一些问题 1.1生活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党”,但青春期的自我封闭心理还是阻碍了他们之间相互沟通与 交流。再者,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思 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 异,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冲突。因此,对高职大 学新生来说,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环境的要求,也是逐渐走 向成熟和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 1_3学习方式方法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高职新生从进入学校报到那天起,就要独自面对很多全新的 情况,扮演全新的角色,独自去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些全 新的情况使得他们之前形成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被 打破而无所适从。与高中时期不同,大学生活的学习环境、住宿 环境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第一次远离亲人和家庭 的高职新生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高中时期,家长们为了 让子女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学习,对子女们百般呵护,事事 都帮忙包办,因此子女在面对各种问题特别是生活琐事等方面都 要依赖家长和老师,最终导致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处理各种生活 琐事的能力不够。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由于远离家乡、父母,他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理论学习、实训动手等方面都与高中 有显著的差异。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中则纯粹是为了高考而进行的三年理论知识储备。他们在高 中时期大体只有文科和理科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旦进入大学, 首先要面临选择的专业就有几十个,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也不尽 相同。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转变中学时期靠记忆应试的学习方法, 那么高职三年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无疑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从而导 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学习节奏上也比高中时 期要快很多,新生们在课堂上要接收大量的专业前沿信息,结合 课本的知识,只能选择在课外自己慢慢理解和消化。很多新生刚 开始会觉得跟不上,思维太跳跃抓不到重点,所以渐渐地开始慌 了,情绪开始不稳定。再者,在高中时期,任课老师会经常对学生 提出的问题进行反复辅导,学生接受知识很被动。进人大学,安 排了大量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吸收知识,或者根据自己喜好去 们失去了依靠的对象,大大d',tb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主,自己处 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职新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他们 觉得自己已经成人了,而且正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喜欢自己作出选 择和决策,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而不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意 见。然而高职院校大学新生毕竟涉世不深,对社会的认识不够, 为人处世的经验不足,在遇到全新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就会觉得 束手无策,脑子里想不出处理问题的方法,但是年轻气盛的他们 拥有强烈的自尊心,不轻易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容易出 现苦恼、烦躁和心不在焉等表现。 1.2人际关系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上选修课,拓宽知识面。不少新生不能一下子适应这样的学习方 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就会认为大学生活很空虚,从而产 生厌学情绪。 1.4个体心理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由于大学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经济压力和周围环 境等对刚踏入象牙塔的高职新生来讲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极易导 高职新生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容易紧张或友情、爱情和 师生情等不协调的问题。高中时期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更简单, 因为学习是他们的第一要务。来到大学,师生关系、同窗关系、异 性关系、舍友关系等一系列新的人际关系产生,这是他们自己无 法选择且必须要自己面对的全新人际关系圈。但是高中时期缺 致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这种心理失衡 的因素首先是高职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发生冲突, 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高职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 系、不同的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产生困惑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 决,最终心理失衡,严重者甚至发展成为精神抑郁和焦虑症。 2对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创新和思考 少交流和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大学新生,面对这个全新的人际关 系圈当然会感到束手无措。同学们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同的生 活习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心与心的交流并不容易。一些学生 在抱怨别人不对自己敞开心扉的同时,又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 于是产生种种不良心态。 精力旺盛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一代开始跨人大学, 2.1将传统的立志成才教育转化为感恩励志教育 感恩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一直被社会所奉行。但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占有主流地位的感恩思想日渐被 物质化的社会所遗忘,一些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感恩, 甚至不会感恩。在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感恩励志教育,使亲 (下转第214页) 。—208—. 堕 No.4 塞 April Ⅱ衄EDUCATION 3打破已有教育模式,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 维和综合技能。同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不应该仅仅存在于课 堂、教室,还应该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因此,拓宽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的空间理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题中之义。虽 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内容是层次多样的,但彼此又是 一系的主题思想,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在学生 获得成就了感的同时,又使个人思想素质得到提升,进而又为思 想理论课教学从传统模式向实践方式教学转化做了有益的尝试。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 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具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价 值体系教育的实践中,必须将其诸方面内容有机统一起来,使之 体系教育意义重大。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特别是思想政 形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且只有参与现实的社会实践生活, 才能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 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弄懂理论看清问题,丰富的实践教 学资源可以充实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学生 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观察社会、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知行 并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培养模式的一 治教育的整体过程和全部环节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真正为大学生接受,真正实现入脑、入耳、人心,还需要高校的思 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增强系统性,寻找 最佳途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学生思想有效对接, 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iK&4 ̄.[DB/ oL]. 个组成部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项目 制”实践教学方法值得探索和借鉴。项目制教学的基本理念是: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量为目标。在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同 时,首先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 课程的深入研究与周密计划上,包括课程设计、任务的精确细化、 明确的分工等,同时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创造性地探 【2]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思想理论教 育导刊,2011,(12). 索学习与实践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实践空问,以 及大胆尝试各种创新可能性的机会,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 智与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彰显团队协作的力量。实践证明, 『3邓卓明,31姜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作者简介:刘艳(1966一),女,广东人,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 政治理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项目制教学检验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锻炼 的是学生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实战能力与敬业精神、系统性思 (上接第208页) 情“真空”、漠视父母恩情的高职新生得以认知,让他们自觉自愿 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 对自己的关怀呵护,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在教育 实践中,我们可以在新生中安排一次“写一封家书”主题活动,集 中新生进行感恩励志教育以后,趁热打铁当场写一封家书,条件 允许的可以给学生备好信笺、信封和邮票,高职新生在接受感恩 教育以后所写的家书,不仅是自己心灵上的一次洗礼,同时也是 学生与父母感情的升华。新生带着感恩的心完成三年的学业,这 将是他们在学习上的最大的动力和源泉。 2.2将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化为学业生涯规划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安排了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但对于一切都充满新鲜感的新同学而言,何为职业生涯? 何为专业方向?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 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之过早,而应该进行大学三年的学业 进行一次集体心理辅导,但由于涉及面广人数众多,收效甚微。 我们应该结合心理大调查,对个别性格偏激、以自我为中心的学 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必要时可以安排适当的挫折教 育。高职大学生的学业生涯阶段遇到的挫折往往有以下几个方 面:学校不理想、专业冷门、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不好、家庭变 故、就业困惑等。在实践中,我们在高职新生入学当天就提倡家 长让新生自理,从注册、缴费、办理相关手续、入住宿舍铺床等都 让学生自己动手,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 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素质缺陷的最佳 机会。高职新生入学阶段是学生包括人格因素在内的各种个性 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特别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中学时代所欠 缺的综合素质,错过这个最佳时期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落后。高 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 导高职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对迈好大学生活第一步有 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生涯规划教育。高职院校的三年大学生涯基本为第一年的打基 础阶段,第二年的攻专业阶段和第三年的择就业阶段。引导他们 做好这三个方面的规划,指导他们学会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 趣,端正自己的学习动机,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信心百倍地 开始自己的大学学习。另外,不失时机地选择学习成绩优秀的高 年级学生,为新生作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读书 报告会等,使其在有自身体会的前提下进行有选择的借鉴,这样, 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使学生逐步适应大学学习的方法和特点,顺 利度过学习适应期。 [1]郭建平.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浅析U1.中国地质教育,2004,(1). 【2】王宇飞.如何做好新生入学教育t1].职业与教育,2004,(14). 【3】王志军,苏志强,冯剑.加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Ⅱ1 高教与经济,2007,(3). 【4]李建.探索入学教育模式U】.正德学院学报,2006,4(1). 作者简介:周璇(1982一),女,广西靖西人,法学学士,广西职业技 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业指导,广西南 宁530226 2.3将传统的心理辅导教育转化为个性化挫折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 在新生入学第一个月都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素质小游戏或者 —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