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今后的会考和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历史必修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常规教学:
1、备课: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教材的处理必须合理,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针对教材的特点,做出取舍与整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每次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单元甚至于某一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备课,我们将做到四个落实:课件、教学设计、配套习题(课内课外相结合,可以是自己拟的,也可以是拼版的,但不要随意拿来一份充数)、相关资料(有形的材料)。我们每周都要搞一次集体备课。研讨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课例研讨,教材质疑,经验交流。
2、教学:本学期所有班级的教学都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特别是通过课前提问和周练督促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研:本学期备课组要多听课,在教研组听课的同时,备课组之间还要经常性听课,多借鉴吸收,多取长补短。计划每周上一堂研讨课,自己定课题,定时间,大家评议,共同提高。其次,将本学期发现的突出的教学问题,上升到要研究的必要,并申报课题。
四、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20xx-20xx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 间 教学内容 引言 一 8.31-9.5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 1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二 9.6-9.12 第一、二课练习讲解 第三课 从元到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1 1 1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 9.13-9.19 第三、四课练习讲解 第五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四 9.20-9.26 第五、六课练习讲解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五 9.27-10.3 第八课 美国联邦制度的建立 1 1 1 1 1 1 1 第九课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扩展 第七、八、九课练习讲解 六 10.4-10.10 第十课 鸦片战争 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七 10.11-10.17 第十二课 中日甲午战争(上) 第十二课 八国联军侵华(下) 第十、十一、十二练习讲解 八 10.18-10.24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上) 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下) 九 10.25-10.31 第十三、十四课练习讲解 第一至六课测试讲解 第七至十四课测试讲解 期中试题模拟练习 十 11.1-11.7 期中迎考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十一 11.8-11.14 期中试题分析 十二 11.15-11.21 第十五课 国共十年对峙 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十三 11.22-11.28 十五、十六、十七课练习讲解 2 1 1 1 1 第十八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十四 11.29-12.5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八、十九课练习讲解 第二十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十五 12.6-12.12 第二十一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二十二课 祖国统一大业 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练习讲解 2 1 1 1 1 1 1 十六 12.13-12.19 第二十三课 新中国的外交 第二十四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十七 12.20-12.26 二十三、二十四练习讲解 第二十五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十八 12.27-20xx.1.2 第二十六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1 1 1 2 第二十七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练习讲解 十九 1.3-1.9 一、二单元复习总结 三、四单元复习总结 五、六单元复习总结(上) 二十 1.10-1.16 五、六单元复习总结(下) 七、八单元复习总结 二十一 1.17-1.23 期末模拟测试与讲解
1 1 2 2 1 1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