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言而有信

来源:小奈知识网


“言而有信”与“言而无信”

我们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作为一名老师、一个人,言而有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都不能言出必行。

暑假里闲来无事便把孩子们的日记拿出来改改,有一位孩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语文老师说话不算话,每次都这样,明明答应了我们又反悔……”一直到吃晚饭,这两句话还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仿佛看到这个孩子那双委屈的眼睛。

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一个年段性的比赛,今年我们年段打算举行查字典比赛,当我一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有个别几个孩子便开始自己准备。黄婉婷是几个中最认真,每次我发下去的练习,他都能完成,且效果不错。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查字典比赛最后变成看图写话比赛,孩子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失望的表情溢于言表,为了比赛的“胜利”我只能“弃车保帅”,重新选了几个平时作文写得好的。而黄婉婷便是那一颗被弃了“车”,我一直以为孩子们的忘性大,对这件事情应该不会在意,可是当改到黄婉婷的日记时,蓦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然对孩子们造成伤害。

其实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我经常会向孩子许诺。比如:“如果你们乖一点,我们等一下就去看电影。”“如果你们……,就奖励你们……”而大多的结果是孩子们都做到了,活动顺利完成了,可是我却经常没有兑现诺言。

作为老师我们常给孩子们讲“狼来了”“曾参杀猪”的故事,我们不停地告诉孩子不能说谎,告诉他们要讲信用,说到做到,告诉他们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可是我们却为了达到教学中的目的也在过程中扮演着放羊孩子的角色,在这过程中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形中的错误教育,在无形中也给他们带来了伤害。

人们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作为老师更应该在言而有信方面作出表率,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如果我们长期对孩子采取的是哄骗,长此以来,孩子们会认为老师言而无信,而孩子也会受此影响。

所以我不能在对孩子们“失约”,我必须改变现在的“信任危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