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粮食是每个公民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而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将这种传统美德继承下去。 本周是第24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一份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数据,值得每个人深思:全世界饥饿人口高达10亿。与此同时,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近千亿斤,相当于我国粮食总产的十分之一。据统计,每年国人在餐桌上倒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人震惊,千亿斤的粮食被白白浪费,可惜,更可耻。老一辈的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了江山。在战争年代,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成问题,他们凭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斗志在战斗。和平年代,存活下来的革命战士依然恪守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因为他们知道粮食的重要,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吃苦挨饿是多么痛苦。曾经我有幸在医院碰到一位革命战士,一身军装,看起来很旧,但是很整洁,左胸前挂满了勋章,那是他一生的骄傲,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战士,依旧穿着破旧的军装,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和学习的。
想想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我们,和平那个年代下,我们丰衣足食,不会忍冻挨饿,不能吃苦受累,餐桌上铺张浪费,完全不懂得勤俭节约,这是一种多么可耻的行为,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素质的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不要觉得贫苦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不要觉得这一生都会衣食无忧,看看非洲的难民,他们在忍受着贫困和饥饿,我们应该同情他们,也要从中觉醒,能吃饱饭是幸福的,我们更要学会节约,节约是美德,是品质,也是责任,作为中华民族的新一代,作为一名有担当,有素质的大学生,就应该从现在做起拿出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 我的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所以一些农活我都会做,深知干农活的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描述我曾深切感受到,父母教我做农活,我知道干农活的苦与累,所以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很尊敬我的父母,父母每日辛辛苦苦的劳作,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背后的辛苦。也许每个人都应该体验一下干农活,那样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浪费粮食了餐桌上来之不易的食物,是人们千辛万苦的劳作换来的,也是大自然给予人的馈赠,假如有一天大自然发怒了,停止了赠予,我们这样的浪费,那时,一切的后悔都于事无补了。就算不是为了别人,就算为了自己,为了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也应该珍惜我们的粮食,这何尝不是为我们自己的生活增加一生存的机会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去将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扬光大。确实,现在的生活富裕了,但是仍然有人挨饿,无止尽的浪费是对大自然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对生活的践踏//每天那么多剩下的东西被当作垃圾被倒掉,浪费金钱,浪费粮食,这种不必要的浪费难道我们不该停止吗?难道仅仅为了面子就可以在餐桌上肆意挥霍钱财,浪费粮食?勤俭节约的美德就这样被抛掷脑后了吗?泱泱大国,这种行为何其悲哀。
订立世界粮食日的目的旨在唤起人们对爱粮节粮的重视,希望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够节约粮食,勤俭节约。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更应该唤起换气每个人对粮食的重视,将爱粮节粮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个人,勤俭节约,减少浪费,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