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中年馍的阅读答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山中年馍的阅读答案

【篇一:看山老爹 阅读训练及答案】

了。

②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地爽快。

③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④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⑤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⑥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⑦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⑨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⑩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衫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⑾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⑿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

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荫。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二 我们往往不缺乏为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于丹)材料三 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些人,他们普通得常常被我们忽略,可是这个

18.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1分)19.老爹一天的活动 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3分,每空1分)20.略(3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可从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入手。)

【篇二:看山老爹——阅读答案】

。看山老爹醒了。

⑵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地爽快。

⑶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⑷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⑸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⑹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⑼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⑽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衫揩

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⑾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⑿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荫。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⒀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结合语境,品味语言。(4分)

⑴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十一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山老爹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 ___________,暗线索是 ,其中插叙了 __ 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3分)

6.再读上文,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看山老爹的认识。(3分)

材料一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让我们感动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是因为一天落日一天太阳又再度升起之中所累积的力量??于是,岁月就在孤独的行走中慢慢流逝,我们终于被感动。(白岩松)

材料二我们往往不缺乏为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于丹)

材料三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些人,他们普通得常常被我们忽略,可是这个世界,却因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善和暖,一点一点美好起来。(丁立梅) 答案:

16.(1)运用比喻、排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不同季节和景色特点,表现了看山老爹痴迷于这么山林。(2)形象写出的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4分,每小题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7.不矛盾,“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8.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1分)

19.老爹一天的活动老爹对山林的爱 山林被砍伐(3分,每空1分) 20.略(3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可从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入手。)

【篇三:2015秋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class=txt>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 答卷时间:100分钟 拟卷人:潘华斌得分 一(32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④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⑤,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蒹葭》) ⑦《醉翁亭记》描写山中春夏季节景色的句子 , 。 3.选出下列各句中有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 )

a.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我们就得深读精思,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b.鲁迅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文化,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判。

c.为了考取理想中的高中,他焚膏继晷,刻苦勤奋。

d.为了我班能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班主任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目前,美国宇航局公开一项计划——将发送机器人至月球,这将作为人类重返月球计划。②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声称,仅用1000天便能安全发送并制造一个人形机器人进入太空,抵达月球。③预计这项机器人项目耗资不超过2亿美元,相比之下,发送一名宇航员抵达月球的费用将接近1500亿美元。

第 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6.名著阅读。(任选其中两道小题完成,4分)

(1) 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普特小人国举国称颂的英雄?(2分) 答:

(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

的故事情节。(2分) 答:

(3)请简述格列佛是如何离开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回到祖国的。(2分

答: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 分)

班级开展“气象物候”专题活动,你积极参与其中:

(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成因。(3

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ctv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黄山解说词) 答:

识,说说其中蕴含的物候规律。(3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8~11题。(12分) 说 勤 林家箴

○1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

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2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

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

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3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

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

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

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

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

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

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

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4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

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

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

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

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

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

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5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

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

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

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

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

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 含意的。

8.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9.请你为分论点二“勤出聪慧”再补充一个论据。(3分)

得成功,单单有勤奋是不够的,请你联系实际,说说除了“勤”,还需要些什么(至少说出 两点)?(4分)

11. 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本文作者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我的麦子熟了

(1)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因为一次电视活动的策划,他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2)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坐椅

上,不说话,认真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

(3)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开朗活泼的孩子,对城市已经有过多次设想。他曾经

在作文里写:“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4)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

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了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 (5)在气派的理发店理发时,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充满眼泪。 ....

(6)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7)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超大尺寸

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掉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

(8)此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9)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报童里有个8岁的男孩,圆脸蛋,稚气未脱,但是

卖报非常熟练。他告诉占喜,他的妈妈生病了,他要为妈妈挣钱买药,再辛苦也不怕!那天分别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 (10)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

他在稻田之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要靠自己。乞讨的人,为什么不学学那个8岁的小弟弟?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但当晚的短信预测,大多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

(11)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的阿大(爸爸)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 要求赶回家乡。

(12)“为什么急着要走?阿大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13)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14)阿大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

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顾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15)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

(16)回到农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饭,学习之余割

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17)占喜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享用过从未经历的物质生活,却始终未曾忘

记自己是个映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

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朴实的箴言。(选自《意林》,有删改)

12.通读全文,你觉得占喜是个什么样的男孩?(4分)

13.(1)文中第2段和第5段分别写到了占喜的流泪,请你揣摩他当时的心理,说说他为什么会流泪?(2分)

(2)说说“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这句话的含义。(2分)

14.文章第9段和第10段详细详描写了占喜卖报的情形,这有何用意?(4分)

15.文章以“我的麦子熟了”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0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解释文中加点词意思。(2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心: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17.翻译(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文中“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进_____________ 退____________

20.“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